聽著屋外的鞭炮聲,看著一次比一次絢爛的煙花,這才發現一個期待了許久的新年就這樣過去了。然而這種感覺就像是滿懷期待地開啟了一壺埋藏已久的美酒,入口時卻是淡薄如水。
突然地就想起了老屋子厚重的的年味。
農村的年似乎是來得格外地早。那個時候奶奶還在,每年都提前了許久到集市上去,買了一包又一包的吃食,帶回來鎖在正屋的柜子里。雖然提前囑咐了過年之前不能吃,但我們這些小孩子還是喜歡每天趴在柜子上,研究著柜子中有什么吃食,數著日子等著過年。爺爺奶奶也最是疼我們,許是看我們每天數著手指頭的樣子太過可憐,爺爺奶奶總是每天開了柜子,拿一點什么給我們解解饞。一塊糖果,幾把瓜子便足夠快樂一整天了。
老屋子的窗戶上總是貼滿了窗花,有倒著的福字,有年畫中的娃娃,還有各種各樣我記不得名字的圖案,雖貼得滿,卻并不顯得俗氣,晚上開了燈,有些昏黃的燈光透過窗花,輕輕地鋪在在院子的地上,更是好看得緊。屋中的大人們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一臺小小的電視機。我們這些小小年紀的人兒便被派到院子中放鞭炮,我和妹妹只敢點些花炮,提在手中轉著圈圈。哥哥姐姐膽子比我們大得多,拿著香,對著鞭炮的捻子便是一按。不多時,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便震得人耳朵嗡嗡地響,潔白的雪地上也被炸出一條紅毯來。那個時候,周圍的空氣似乎都是紅色的,現在想來,那時如果不是捂著耳朵的該多好,便可以多聽一聽過年的聲音了。
電視機中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奶奶便端上了剛剛煮好的餃子,全家的人圍在一張又小又舊的桌子周圍,有的站著,有的坐著。剛剛進屋子的小人兒們,不顧身上的雪花,端著瓷碗,咬一大口餃子,再灌一口餃子湯,寒氣便驅散了。緩緩上升的熱氣蒸騰著家人們的笑臉,我想,那該是我過過的最好的年了。
今年,看著鄰居掛上的大紅燈籠,似乎我還是有那么一瞬間覺得我是在過年的。但那個時候的家人的笑臉依舊是清晰而明亮的。還是想再看一次從前那昏黃的燈光,紅色的雪地,還有端著餃子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