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吳逨荊蠻立國,開拓新土2020-06-03

嵐湖閑云齋尋夢

一 山川氏族篇

(四)天虞山吳岳

05吳逨荊蠻立國,開拓新土

《海外東經》“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虹虹北兩水間。其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黃”。

吳逨裔東遷朝陽谷,朝陽谷在海外東(無錫梅里),朝陽谷在虹虹北兩水間。

虹虹是指南方魚圖騰族,虹又即魟,是魟魚圖騰族的一支所建魚yu國。

朝陽谷在虹虹北,虹虹南鄰朝陽谷,西依寧鎮山地,北臨大江,東瀕大海。

兩水間在今太湖(古震澤)和大江之間。

朝陽谷的范圍應包括今丹徙、丹陽、江陰、常熟大江南岸一帶。

吳逨裔駐足丹徙,章人居三天子鄣山,苗、傜人居茅山西側;雷人在震澤西、茅山東側,在吳西,今宜興、溧陽吧,雷神隨遷至此。故太湖古稱震澤,震即雷,震澤即雷澤。今常州,古有奄國。

泰伯、仲雍裔南遷梅里北,與魚yu國為鄰,建句吳國(從母系)。

因居地在兩水間,麌圖騰吳逨部落改以鸑鷲鳥為圖騰,由麌身鹿頭變鸑鷲鳥身。祭神天吳水伯。

泰伯裔不忘故土,又遷東方為色青,故神天吳色青黃。神天吳由虎身十尾,衍變成八足八尾鳥身的神天吳,為水伯。

句吳有八個氏族組成:周人、吳人、章人、傜人、雷人、苗人,他們由西北而來。也許還有東南的虹虹、皋陶裔八族。比起在崇吾山時少了四尾,即減少了四個氏族;增加了兩尾,即皋陶裔和虹虹。

吳逨裔仍居丹徙,扼守西北;仲雍裔居虞山,扼守東北;與成犄角之勢。

泰伯衣冠冢葬鴻山,鴻山古有兩處:一處是黃帝臣大鴻鬼臾區死后,葬在雍州的鴻山,稱鴻冢;一是帝鴻死后,葬在洛陽的鴻山,也稱鴻冢。泰伯裔南遷,即無鬼臾區的槐鬼氏隗姓人跟隨,他們遷北方,為赤狄;又無鴻雁圖騰族的銷姓人跟隨,他們已西遷。

這里的鴻山應是虹山,虹虹圖騰族的人所居之地。鴻、虹音通,鴻山即虹山。虹又即魟,是魟魚圖騰族的一支。虹、魟、紅音通,是紅色的魚圖騰。他們與彤魚氏是近親,彤即紅色,亦是紅色的魚圖騰。

虹虹是不是原始居民,還是從彤魚氏分支而來?先于貍(貙)圖騰吳權部落遷于東南?這些人即不同于越人,也不同于楚人。

泰伯無后,成了開山始祖。虹山應是吳姓的圣山,魟山有泰伯道觀,稱至德祠,在今錫山市梅村鎮的伯瀆河畔,泰伯廟列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清.齊彥槐贊曰:“志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功同開 辟,一杯萬古江南”。

據說農歷正月初九是泰伯的誕生日,為紀念泰伯“三讓”的高風亮節和開辟江南的豐功偉績,每逢這一天,四周的百姓都要來到泰伯廟,焚香 參拜。

2月4日-6日成了今天的泰伯廟會,又成了錫山區梅村鎮無錫國際梅文化節。而且每逢清明節前后附近百姓和泰伯后裔便會自發祭祀泰伯,由此形成一年一 度的吳文化節。

 ? 廟堂外寂寞地等待的日子里

  誰在默默地呵護著孤寂的花蕊

  紛紛揚揚飄飄灑灑的雪花

  迎來了驕艷傲香綻放的嫵媚

  雪舞風歌的欣喜是煙云般的陶醉

  春的腳步俏俏地羨慕冷艷的美

  雪姿風影靜靜地靜靜地走了

  留下了一顆令人憂傷的心碎

  懷著美好的等待等待的期許

  深深地藏著一份傷心的記憶

  玉瘦香濃的冰雪纏綿歡愉的夢

  輕輕地吻著心中的那一朵不離不棄

? ? ? ~《梅花》

仲雍衣冠冢葬虞山,仲雍是傳代始祖,虞山或可稱吳姓的祖山,虞山山麓下有乾隆年間所建仲雍墓墓門,刻“敕建先賢仲雍墓門”,其后為“清權祠”,專祀仲雍。第二道牌坊橫額“南國友恭”,背刻“讓國同心”。再上面的牌坊橫額為“先賢虞仲墓”,背刻“至德齊光”,均建于乾隆年間。墓穴留有三塊墓碑,居中者書“商逸民虞仲周公墓”,為明代遺物。

周武王封周章于吳國,周章開吳氏之始,尚未賜姓。周章弟封于虞阪姬姓。從此虞、吳始分,西北曰虞,東南曰吳。周章是吳氏開脈始祖,從母系曰吳,以別周氏、虞氏。周章墓亦在虞山東嶺。

據記戴泰伯裔曾派苗民東渡日本,或許在上古日本曾留下苗民后裔,同時將太陽鳥帝俊神神話傳入日本,演變成日本的天皇。

周章裔壽夢稱王,為第一個稱吳王,壽夢筑城曰昆山。

壽夢長子諸樊南遷都于木瀆鎮,稱穌,建吳國。穌地有魚有稻禾。穌為新地名,穌、蘇同音,概因朝陽谷是魚米之鄉。

穌在今蘇州吳中區近太湖,原吳縣木瀆鎮。西北有靈巖山,東南有上方山,西南有東洞庭山。

封四弟季扎于延陵,季扎為壽夢第四子。今丹陽西南12公里九里鎮有季子祠,稱嘉賢廟,有孔子銘文:“"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

諸樊背靠大江,南臨百越。二弟余祭居虞山,扼守東北;三弟余昧居丹徙,扼守西北(據考丹徙有余昧墓,丹徒北山頂墓出土余昧矛)。四弟季扎居延陵江陰地,扼守西方。

諸樊子闔閭墓在今虎丘山,闔閭弟夫概居吳興,扼守西南(湖嘉杭)。歷七王。

早期吳逨裔的吳國集居地有勾吳(無錫、蘇州、常熟)與延陵(丹徙、丹陽、江陰)。

吳國人從公元前473年夫差王滅國后,至東漢恒帝永興二年(公元154)敕令吳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廟。滅國后其間六百余年,吳人消聲匿跡。

故夫差王滅國后,吳國遺裔尚有留居常熟、無錫、蘇州,散遷渤海、婺源。留居丹徙、丹陽、江陰,散遷濮陽、長沙。

闔閭子夫差王滅國后,吳人才以國為姓,吳人散處吳楚(皖贛)、閩越間。亦有流向日本、越南,越南吳權王朝是吳國之裔。

秦漢之際有波陽令吳芮,東漢有吳芮裔南陽吳漢。

直至魏晉隋唐時吳姓有了郡望:

在《元和姓纂》載吳姓郡望有三:濮陽、唐渤海、陳留。

在《天下姓望氏族譜殘卷》載吳姓郡望有二:濮陽、唐渤海。

在《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載吳姓郡望有五:濮陽、唐渤海、吳興、長沙、汝南。

在《太平環宇記》載吳姓郡望有三:濮陽、唐渤海、武昌。

前后共七個:濮陽(陳留、汝南、吳興);唐渤海;長沙(武昌)。

綜合只有三個,后續郡望為三個郡望之胤所遷之地:

1濮陽郡望:裔遷陳留、汝南在今河南;裔遷吳興在今浙江。

2渤海郡望:在古代包括海河以南,靜海、青州、滄州、南皮以東,吳橋、寧津、樂陵、無棣以北地區,東臨大海。是較早的一個聚居地,以滄州吳橋為中心,后裔遷閩臺。

3長沙郡望:在今湖南,裔遷南陽;武昌(湖北)。

隋唐宋明時代已改郡治為道、路、省治,也就無郡望了。

對吳姓來說,郡望只是吳人的第三階段。(第一階段是有虞氏氏族,第二階段是周章建吳國,第三階段七個郡望。)

明代進士楊繼盛為吳氏所撰譜序中,吳姓散居,楊繼盛將天下吳姓分為“文武功德忠孝信義禎祥和順”十二大宗,實指泰伯開山始祖以來,吳人的第四階段以吳氏立德立功者為大宗。

如今筆者按方言可分成四大支:

1北方話方言為北方濮陽支(晉、渤海、衛、豫東南等為聚居地)

2吳語方言為東部延陵支(蘇浙閩皖贛粵為聚居地)

(1)徽方言以徽州六縣為聚居地(含婺源)

(2)贛方言以饒州、洪州、撫州為聚居地

3閩南話方言由東北渤海遷閩臺為聚居地

4粵方言粵瓊為聚居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96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7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870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742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52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010評論 1 322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08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5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6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5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5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71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0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7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717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8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15評論 2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