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今正是春天,東風來了,吹進了有情人的心扉:任你是愛意正濃,還是心下一點若有若無的朦朧,都不要緊。重要的是總有人在偷偷張望,目之所及,或者是羞紅了的面,或者是令人迷醉的倩影,總之一個字——美。
從古至今,作家也好,畫家也罷,甚或是菜場叫賣的小販,沿街乞討的浪兒,對于“美人”之“美”的贊許,從來都是不吝筆墨、不惜口舌和目光的。
《詩經》有云: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復又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佳人難得,相遇的地方要足夠浪漫,笑起來要有酒窩,最好一笑傾人城,二笑傾人國,目光里滿是溫柔嬌羞,讓人如沐春風,溫暖而不失平和,潤澤而不至甜膩。
李白的說法似更令人浮想聯翩:美人如花隔云端。似遠還近,初聽虛幻得很,揭開那神秘的云霧,恐怕也定要橫波目、點絳唇、柳葉眉、桃花面,手若柔荑、膚若凝脂、發如烏金才夠完美。
如此這般,大概就能引得一眾迷哥迷姐迷弟迷妹駐足凝望,忘乎所以,承繼《陌上桑》里那個名為羅敷的女子遺風:行者見之,下擔捋須而觀;少年見之,脫帽整裝注目;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02
女人自己呢,則樂得在一旁接受溢美,時而羞赧時而欣悅,而后自顧自地修面描眉,理出一副好容妝。
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從古至今,無論自身條件如何,對于人皆有之的愛美之心來說,似乎不精心打扮一番,總是不太好意思出門的。
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多少人夢想著自己生來就是一副國色天香、儀態萬方的尊容,若是先天不足,更要靠后天的修飾彌補一番。至于緣由,愉悅心愛的人之外,恐怕也是越有人夸贊,越熱衷于用心雕琢、著意化妝,以期在別人心里留下自己最美的樣子。
那顆拳拳的愛美之心啊,一不小心竟成了生產刻意之美的助推器,用我家先生的話說,此時的化妝已成功升級為喬裝,奧妙就在于你根本認不出本尊的初始相貌。
當然了,我們并非反對化妝。過猶不及,順勢而為、彰顯氣質便是淡妝濃抹總相宜,否則就多少有欺瞞他人之嫌了。其實,因化招致禍事并不鮮見,梁朝的徐氏昭佩,當年不喜夫君元帝獨目,竟以“半面妝”示之,其下場不言自明。
03
這樣的例子或許略顯極端。其實說一千道一萬,貌之于美,可謂蕭何之于成敗,究竟與時運和命數脫不了干系,若是佐以性情和順、笑靨如花,大概可以堪稱是個“完人”了。
其實這“美”從來都不是一個人事,塑造“美”也絕非一人之功,再奪目的容顏,沒有幸福的滋養,恐怕還是會如靈魂虛無的空殼,美則美矣,卻空洞得很。
猶記某位友人出嫁那日的情景:郎才女貌,備受矚目,想來他們一直是被祝福的那一對。背景墻投映出過往流連,婚禮現場吟誦的是他獻給心愛之人的曼妙詩句,是承諾一生的不離不棄、相依相伴。
那一刻,她姣好而又略施粉黛的面容,自是很美,可那雙眼里的微芒、嘴角不經意的上揚,才足以動人到令眾人艷羨和駐足欣賞。要知道,她的身旁,原本站著的,不是他啊。
還好有他,還好她足夠堅強,終于守得云開,看到了命運之神眷顧的光亮。
站在時間的節點靜靜回望,眼前浮現的是卞老(卞之琳)《斷章》里的畫面:
翩躚少女立于橋上欣賞美景,有心人透過窗子靜靜凝望,那少女的既是在看風景,也被人當成了風景的一部分,那個倩影面龐或可神秘,可舉手投足間散發的獨特氣質,已足以令人傾心了吧?
04
歲月或可奪走美人面,卻終帶不走一份由內而外散發的氣韻。偶爾停下來回望,你會不會感嘆有一種美驚艷了時光?她內外兼修,讓人忍不住思索:這如花美眷,昔年有著怎樣的過往?
重要嗎?現在,她至多是別人生命里的裝點,卻成為了你的獨家珍藏。美乎?美哉!
本文內容純屬原創,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