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大不了一本書,還不值得這樣精巧地不老實,因此罷了。
—— 如果用一句話評價錢鐘書,可能這句最合適了。
一
回國船上發生的事情,方鴻漸先是和鮑小姐纏綿,下船之前和蘇文紈的關系又迅速升溫。
二
方鴻漸初回國,他花錢買來的假博士文憑被家人登報炫耀,鴻漸覺得好不丟臉。被人請到學校里去做演講,公開講抽煙狎妓,可憐的校長喉嚨都快要咳破了。被家人安排相親,過程很是尷尬。
三
方鴻漸的“初戀”。這段時間,先是因為春心難耐,主動去找蘇文紈,沒成想遇到了唐曉芙,一見傾心,展開了追求。但是因為方鴻漸此時還是排在蘇文紈男朋友候選名單第一名的,或許是愛情讓女人變得糊涂,她一直以為事情按照她的想象發展,誤以為她的鴻漸的關系一直在升溫,以她讓鴻漸吻她達到最高潮。雖然期間她也不是沒有另一手準備的,因為曹元郎來而推掉和方鴻漸的飯局,所以當方鴻漸提出心里另有其人的時候,她馬上反擊:1)挑撥方鴻漸和唐曉芙的關系,最終陰差陽錯導致他們分手; 2)迅速和曹元郎訂婚結婚。這段時間,趙辛楣出場,褚慎明、董斜川出場,三閭大學發來聘書。
方鴻漸請蘇文紈和唐曉芙吃飯,但是蘇文紈因為“身體不舒服”沒去,她本來也不想讓唐曉芙去,但是連著打了三通電話,把唐曉芙給惹煩了,所以唐曉芙還是去了。后來才知道,應該是曹元朗(草原狼?)那天去看蘇文紈,蘇文紈不能脫身,所以說自己不舒服,沒有去見方鴻漸。
方鴻漸和蘇文紈攤牌后,向唐曉芙表白,但是蘇文紈添油加醋對唐曉芙說方鴻漸的壞話,導致方鴻漸和唐曉芙分手。可能是天意吧,唐曉芙兩次打電話給周家找方鴻漸,周家一直以為方鴻漸在和蘇文紈談戀愛,所以把唐曉芙錯當成了蘇文紈,第一次方鴻漸還沒回去,第二次方鴻漸聽說是蘇文紈打的電話,因為她對唐曉芙說自己的壞話導致他們分手,一肚子的氣,根本沒聽清對方是誰就一通臭罵,這個電話也徹底了斷了他和唐曉芙的關系。所以接電話時一定要弄明白對方是誰,再有的放矢,否則的話可能抱憾終身啊!
蘇文紈也覺得曹元朗的詩讓人厭惡,但是他喜歡曹元朗對她的恭維,因為曹元朗喜歡她寫的詩,所以他覺得曹元朗懂自己?在方鴻漸和她攤牌之后,她火速和曹元朗訂婚,結婚。嫁給一個自己并不喜歡和欣賞的人,是女人成熟的標志?
四
方鴻漸和周家關系鬧僵,辭職回老家準備去三閭大學報道。蘇文紈和曹元郎訂婚,趙辛楣斷了念想,和方鴻漸化敵為友。其實方鴻漸三閭大學的聘書是趙辛楣的主意,本來他想支走方鴻漸,這樣他好和蘇文紈拉近關系,但是現在蘇文紈已經訂婚了,所以他留在上海也沒什么意思,就在學校里為自己謀了一個差事,和方鴻漸一起去內地了。這段時間,李梅亭、顧爾謙、孫柔嘉出場。
方鴻漸與自己未來妻子孫柔嘉的第一次見面是在茶室的早餐上,當時方鴻漸暗地里笑她管趙辛楣叫“趙叔叔”,哪能想到后來他倆會結為夫妻!
五
方鴻漸、趙辛楣、孫柔嘉等一行人開始了去三閭大學報道的內地之旅。一路上李梅亭、顧爾謙丑態百出。孫柔嘉在船上的時候,已經展現了心深的一面,只是方鴻漸沒有看出來而已。有驚無險,他們終于到了三閭大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去三閭大學的船上,趙辛楣已經看出孫小姐是很心深的人,但是方鴻漸全不以為然,在他心中,孫小姐好像一直都是個小孩子,從來沒有、也不可能長大似的。
人皆有虛榮之心,方鴻漸也不例外,他不明白為什么說話坦白算是美德。
六
方鴻漸被降格為副教授,校長高松年、各系的主任、副主任、講師等分分出場,大學校園內的“宮斗”開始。無巧不成書:韓學俞和方鴻漸居然是克萊登大學的校友!孫柔嘉受學生的氣,方鴻漸幫她代課。上學期結束,寒假前,汪處厚找到趙辛楣和方鴻漸,說汪太太想給他們做媒。
七
有雞鴨的地方,糞多;有年輕女人的地方,笑多。汪太太做媒,把范小姐介紹給趙辛楣,劉小姐介紹給方鴻漸。有意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趙辛楣和范小姐的關系沒有成,反倒是他和汪太太私會時被汪處厚和高松年撞見,逼得沒辦法,連夜逃走了。方鴻漸和劉小姐的關系沒有成,反倒是他和孫柔嘉的關系坐實了。
八
方鴻漸比孫柔嘉大六歲。孫柔嘉不但是很有主見的人,而且主見的很牢固。方鴻漸被學校解聘了,孫柔嘉和他一起取道香港回上海,到香港后,孫柔嘉吐得厲害,他們怕有別的事情,提前進行了婚姻登記。期間蘇文紈正好到香港,在趙辛楣的住處,方鴻漸再次遇到了蘇文紈。孫柔嘉總覺得方鴻漸不愛自己,兩人之間的吵架逐漸多起來。
九
方豚翁看完兒子報告訂婚的信,叫得像母雞下蛋。方鴻漸開始了在上海的嶄新的夫妻生活,不過報社的工作不好做,生活的瑣事,自己的妻子和父母、親戚的關系也不好處理,夫妻之間的關系也逐漸走到了崩潰的邊緣。趙辛楣也結婚了,娶了一個年紀比他小的女學生。
記錢鐘書與《圍城》— 楊絳
錢鐘書:我寧恨勿悔。
楊絳:《圍城》里寫的全是捏造,我所記的卻全是事實。
? ? 《圍城》的重點在“圍”而不在“城”,不管是在城里還是城外,只要你有“圍”的心態,在城外的時候你想擠進城來,在城里的時候想要逃離出去。所以有沒有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是否被“圍”住了。如果心被圍住了,你的默認想法就是要逃離,不管你身處何處,都有一股要逃離的沖動。
? ? 很多時候,我們根本都沒有意識到,是我們內心的渴望驅使我們逃離,我們總是把問題歸咎于環境和他人,是環境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所以我這樣的不幸運、不成功、不幸福,所以我要擺脫現在的環境、我要離開身邊的人。
? ? 清醒一下吧!看清你周圍的環境、你身邊的人、你自己的內心。逃離和逃避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不要再幻想什么紅彤彤的新世界,不要再指望這個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好;面對現實,面對殘酷的現實,面對血淋淋的現實;面對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面對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
? ? 想起了《亮劍》里楚云飛的一句臺詞:不怕死的人,才配活下去。這才是一個自由的人應該有的態度,如果沒有這樣的態度,再多的自由也是無用的,甚至是多余的,有害的。
? ? 前些年,“逃離北上廣”這樣的觀點觸動了很多人的心,而且真的有人這么做了,可是現在又怎么樣了?在逃離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又逃了回來;在沒逃離的人群中,依然有人正在逃離。
? ? 前幾天,聽“每天聽見吳曉波·第二季”,其中有一句話:讓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有片刻的逃離。這句話表面看起來給人感覺很舒服,但仔細想一下是經不起推敲的。你現在在哪里?為什么要逃離?要逃到哪里去?怎么逃離?逃過去之后怎么辦?
? ? 這背后的問題和圍城是類似的,很多人不愿意哪怕花一秒鐘去深入的思考,思考一下我們現在在哪里?為什么會在這里?我們想要到哪里去?為什么要到那里去?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過去?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方式?上面這些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思考,不停的思考,逃離是沒有用的。從城里逃到城外是沒有用的,從北上廣逃到老家是沒有用的,從自己的生活中逃離也是沒有用的。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唯有直面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
? ?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直面問題是解決問題最高效的方法。那么兩點之間有沒有最長的距離呢?是有的,而且它的名字還很好聽,很多人都喜歡它,終此一生追尋它,它就是走捷徑。逃離就是一種捷徑,它讓我們的內心有片刻的安寧,甚至是喜悅,雖然緊隨而來的是更多的痛苦和遺憾,我們也在潛意識里相信,我只是運氣不好而已,只要我有那么一點點的運氣,只要我堅持努力不松懈的繼續逃離,下次一定會成功的,生命就在這樣的下次中慢慢的流逝,不知不覺。
? ? 努力和堅持本身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她們并不能幫助我們,重點是我們努力和堅持的事情是什么,是這些事情讓我們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強大,這些事情加在一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意義。意義不像海盜的寶藏一樣,按照藏寶圖的指示,經過各種艱難險阻,最終一定會找到她;意義也不是公主嫁給了王子,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意義就是各種事情的不斷累積,點點滴滴,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一股可以穿透人心的強大力量。
? ? 不管你現在是在城里還是城外,是準備擠進城里還是逃出城外,都祝愿你能獲得屬于自己的意義。
2018-04-26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