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的第二次課完全戳中我的痛點,怪不得之前寫不出來,而且寫得很痛苦,完全是因為自己積累不夠,也不懂得素材積累,不懂得隨手收集的重要性,所以寫起來自然磕磕巴巴,花的時間也不少……
一、觀點
1、眼界和格局很重要,眼界決定境界.
2、如果你不寫點東西,你永遠是個讀者,你的思考也很難深刻,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
3、怕,就輸了一輩子.
4、讓我們變得牛逼的,不是天賦,而是習慣.
5、需求往往是最好的老師,在具體實踐中需要用到的,學起來會更快.
二、 金句
1、不行動,然并卵.
一盎司的行動勝于一噸的理論.(愛默生)
2、你不能出類拔萃,是因為你沒有珍惜時間;
你不能出類拔萃,是因為你不懂得專注(一次只做一件事,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你不能出類拔萃,是因為你想太多做太少(只有行動才能讓計劃變成現實).
3、在想太多的時代,做個果敢的行動派.以大多數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在堅持如此之難的年代, 通往牛逼的道路一點都不擁擠.
4、選擇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努力根本不是成功的充分必要條件,成功地充分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做對的事情.努力固然重要,但最好不要傻傻地努力.
5、成長是自己的事情,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到現在都沒分清觀點和金句之間的區別,但是觀點和金句都是戳中我自己痛點,自己很贊同的.
三、例子
1、剽悍一只貓(自媒體大咖)
2014年,連續聽VOA一個月(全書所有音頻每天至少一遍)
2015年,堅持清晨3件事打卡100天
自2014年9月起,堅持練演講16個月,曾分享《400天,演講達人養成記》
以上只是貓叔成長過程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指向一個方面:不停學習,堅持學習。
2、彭小六(簡書一哥)
他來自三線小城,在過去的一年多里,他用三個月成為了簡書頭牌簽約作者,用1年出版兩本書《讓未來現在就來》&《顛覆平庸-如何成為領先的少數人》,寫出500000+字,但篇文章閱讀量最高240000+,僅用5篇文章就拿到原創。小六哥死磕學習,最終成為超級大IP。
3、買了很多書,囤了很多課,卻沒有學習,沒有行動,只停留在了買這個動作上。
4、哪有沒時間這回事兒,只是你不懂得如何利用時間。吉田穗波,婦產科醫師、哈佛公衛碩士,是一位四個孩子的母親。2004年取得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隨夫留學歐洲,返日后任婦產科醫師。2008年8月,帶著三歲、一歲和一個月大的三個女兒,與丈夫一起前往波士頓,兩年便取得哈佛學位,厲害的是留學后期還懷了第四胎。2012年4月起擔任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生涯健康研究部主任研究官,鉆研母子照護議題。
5、匠心:一生只做壽司的小野二郎 才是真正的餐飲匠人。被譽為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他那間位于銀座辦公大樓地下室、只有十個座位的壽司小店(數寄屋橋次郎)成為了世界上最小的“米其林三星“餐廳,沒有豪華的裝潢,空間也略顯逼仄,甚至連廁所都在店外面。匠人精神”大概源自人最本能的好奇心和敬畏心,小野二郎律己甚嚴,他向往進步,從不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事實上,小野二郎被稱為“壽司之神”是有其道理的,米其林評價說:“二郎壽司總是令人驚艷,只有三星才配得上。”不得不說二郎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并且執著到讓人感動。上映于2011年的紀錄片《壽司之神》呈現出了餐飲匠人的執著精神。當時80歲高齡的二郎說自己不喜歡假日,也沒有退休的概念,而今天,年過90的他依然早出晚歸,在那片不大的空間里演奏著“壽司交響曲”。二郎捏壽司時,表情嚴肅,目光有神。他觀察自己的每一位顧客,比顧客觀察他更仔細。如果是女士,他會把壽司捏的略小;如果顧客是左撇子,他放壽司的位置也會有改變;他同樣會提前安排顧客的位置,并記住這些,以不打亂用餐的節奏。他太認真了,以至于很多客人都說在小野二郎面前用餐會感到緊張。小野二郎對壽司傾注了全部的熱情,壽司就是二郎的生命,他做夢都在捏壽司,點子多到半夜驚醒。他對著鏡頭說:“我們不在乎錢,只想做出最美味的壽司。”
四、故事(小故事蘊含大道理)
1、坐井觀天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飛來呀?” 小鳥回答說:“我從遠處飛來.我在天空中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最怕你坐井觀天,還樂在其中。格局和眼界很重要,走出去,遇見更多可能性。
2、溫水煮青蛙
“溫水煮青蛙”來源于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緩慢加熱(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當青蛙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覺被煮死在熱水中。這個故事告知了人們,在優越的環境自己也要隨時保持警惕否則可能會樂極生悲,在對待對手或者要有目的性的達成某件事物時,如果不掌握方法的魯莽行事反而不容易成功,可以先采用諸如此類的類似方法麻痹對方,這樣成功率將會更高。
寓意
001 大環境的改變能決定你的成功與失敗。大環境的改變有時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多學習,多警醒,并歡迎改變。
002 太舒適的環境往往蘊含著危險。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對你最具威脅。要改變這一切,唯有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
003 覺察到趨勢的小改變,就必須“停下來”,從不同角度來思考,而學習,是能發現改變的最佳途徑的。
3、后來居上的小董
想讓自己成功,先得了解人性,先得為別人著想
自從知道王副校長要回國,小丁、小石和小董就興奮起來。
雖然王副校長已經退休了,但誰不知道那個“東山實驗室”是他一手搞起來的。天哪!談到東山實驗室,哪個研究激光的人,能不豎起大拇指?
當年在研究所的時候,三個人就夢想有一天能去“東山”,卻又聽說東山只接受自己人推薦,外人根本打不進去。
現在機會終于來了!
王副校長回國跟著女兒住。那女兒“把關”把得很嚴,說她老爸身體不好,不能被打擾。三個人撥了許多次電話,又寫了幾封信,才終于有回音。
“不要談太久。”進門時,那女人冷冷地說,又指指鞋柜,意思是:“你們的禮物,就放在上面好了!”
王副校長倒是位和藹可親的老人,顫抖著手,招呼三人入座,還親自打開糖罐,請大家吃。
“我這老關系,還不知管不管用喲!不過作重要的是論文,你們把過去寫得東西都拿來,我幫你們寄過去,試試看!”老先生豪爽地笑道,又抬頭看看站在門口的女兒。
“您該吃藥啦!”女兒拉長了聲音說,跟著過去把老先生扶了起來。
“把東西送來,把東西送來。”老先生邊走邊回頭。
第二天,小丁就把厚厚五本著作,跟重重兩籃水果,送交王小姐。
第三天,小石也備齊了一摞論文和專著,交給王小姐,并奉上一千塊錢郵費。
又過了一個多禮拜,小董才總把資料弄齊,他自知東西有限,比不上那兩位同窗,所以臨時又湊了些,釘起來,倒也是四大本。拿到郵局稱了稱,買了個航空包裹的紙盒子,先貼足了郵票,送去給王小姐轉交。
“你可真慢,你兩個朋友的東西,我早寄走了,你才來。”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小董直賠禮,心想:“這下完蛋了!”
沒想到,小董不但沒完蛋,而且不久之后,就收到了回音,說東山正缺一位研究員。
“一位?”小董愣了一下,“難道小丁和小石都沒入選,卻選上了我這個最弱的?”他照信上的電話號碼,撥電話給東山的主任。主任對他表示了歡迎之意,還請他代向王博士致意。臨掛電話,小董好奇地問:“不知道我有兩位同學。”
“哦!石先生和丁先生是吧?”主任停頓了一下,嘆口氣,“唉!他們真杰出,只是東西寄到,已經太晚了。”
為什么小董的東西先到呢?道理很簡單--
小丁的水果,她已經收下了,水果不能換現金,王小姐要寄,就得自己掏錢(或用她老爸的錢)。能為他“水陸”寄去,已經很不錯了!
小石的錢,他已經收下。入了口袋就是她的,想想,這么厚一摞論文,能省省,用水陸寄不也很好嗎?
小董的東西,還真體貼,用盒裝好,連貼航空郵票的功夫都省了,推薦函往里一塞,扔到郵局,就成了。
結果,當然是小董的東西先到。
想讓自己成功,先得了解人性,為別人著想。
4、 老板靠邊站
{不懂得工作倫理,在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不該做主的時候做主,是社會新鮮人常犯的毛病。}
“糟了!糟了!”王經理當下電話,就叫了起來,“那家便宜的東西,根本不合格,還是原來林老板的好。”狠狠捶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寫信把他臭罵一頓,還罵他是騙子,這下麻煩了!”
“是啊!”秘書張小姐轉身站起來,“我那時候不是說嗎?要您先冷靜冷靜,再寫信。您不聽啊!”
“都怪我在氣頭上,想這小子過去一定騙了我,要不然別人怎么那樣便宜。”王經理來回踱著步子,指了指電話,“大電話告訴我,我親自打過去道歉!”
秘書一笑,走到王經理桌前:“不用了!告訴您,那封信我根本沒寄。”
“沒寄?”
“對!”張小姐笑吟吟地說。
“嗯。”王經理坐了下來,如釋重負,停了半晌,又突然抬頭,“可我當時不是叫你立刻發出嗎?”
“是啊!但我猜到您會后悔,所以壓下了。”張小姐轉過身,歪著頭笑笑。
“壓了三個禮拜?”
“對!您沒想到吧?”
“我是沒想到。”王經理低下頭去,翻記事本,“可是,我叫你發,你怎能壓?那么最近發南美的那幾封信,你也壓了?”
“我沒壓。”張小姐臉上更亮麗了,“我知道什么該發,什么不該發。”
“你做主,還是我做主?”沒想到王經理居然霍地站起來,沉聲問。
張小姐呆住了,眼眶一下濕了,兩行淚水滾落,顫抖著,哭著喊:“我,我做錯了嗎?”
“你做錯了!”王經理斬釘截鐵地說。
張小姐被記了一個小過,是偷偷記的,公司里沒人知道。但是好心沒好報、一肚子委屈的張小姐,再也不愿意伺候這位“是非不分”的主管。
她跑去孫經理的辦公室訴苦,希望調到孫經理的部門。“不急!不急!”孫經理笑笑,“我會處理。”
隔兩天,果然做了處理,張小姐一大早就接到一份緊急通知。
打開通知,她臉色蒼白地坐下。張小姐被解雇了。
這是個“不是人”的公司?王經理不是人,孫經理也不是人,明明張秘書救了公司,他們居然非但不感激,還恩將仇報,對不對?
如果說“對”,你就錯了!
正如王經理說的—“你做主,還是我做主?”
假使一個秘書,可以不聽命令,自作主張地把主管要她立刻發的信,壓下三個禮拜不發,她豈不成了主管?如果有這樣的“黑箱作業”,以后交代她做事,誰能放心?
再進一步說,自己部門的事,跑去跟別的部門主管抱怨,這工作的忠誠度又在哪里?
如果孫經理收了她,能不跟王經理“對上”?而且哪位主管不會想:“今天她背著主管來向我告狀,改天她會不會倒戈,又跟被人告我一狀?”
所以張小姐不但錯,而且錯大了,她非但錯在不懂人性,更錯在不懂工作倫理。
5、何必欺人太甚
{避免正面的沖突,是處事的重要技巧}
陳教授才進場,王主編就沖了過去:“太好了!太好了!我一直在等您的稿子。”
“糟糕!”陳教授一拍腦袋,“抱歉!抱歉!我留在桌上,忘記帶了。”又拍拍王主編肩膀,“明天,明天上午,你派人來拿,好吧?”
“沒關系!”王主編一笑,“也不必等明天,我等會兒開車送您回去,順便拿。”
陳教授一怔,也笑笑,“可惜我等會兒不直接回家,還是明天吧!”座談會結束了,送走了學者。專家,又叮囑下面人收拾會場,王主編到停車場開車回家。才轉過街角,就見陳教授和賀律師在等計程車,大概車少,一直等到現在。
“到哪兒去呀?”王主編搖下車窗問。陪陳教授回家。”賀律師說。
“我送二位。”王主編立刻跳下車,打開車門。陳教授猶豫,賀律師倒不客氣,一把將陳教授推進后座,自己上了前座。一邊開車,王主編一邊回頭笑:“太好了!太好了!我順便拿稿子。”
“我家巷子小,尤其這假日,停滿車,不容易進去。”陳教授拍拍王主編,“您還是把我們放在巷口,我明天上午叫女兒把稿子給您送去,她也順路。”
“唉!我現在不是更順路嗎?”王主編硬是轉進小巷子,一點一點往里擠,開到陳教授的家門口。
“我還得找耶!這巷子不好停車。”陳教授說。
“沒問題,您不是說就在桌上嗎?”正說著,后面已經有車子按喇叭。
“您還是別等了吧!”陳教授拍著車窗,“告訴您實話,我還沒寫完呢。”
我們常批評人“不識相”。
“不識相”就是不懂得看面子,別人給臉的時候不要臉,別人給臺階的時候,又不順著臺階下。同樣地,當別人要臉、要臺階的時候,你不給他,也是“不識相”,因為你造成彼此的尷尬--當別人說笑話時,你因為早聽過,于是半路泄他的底。當別人變魔術時,你看出馬腳,于是半路戳穿他。當別人在高速公路上錯過出口,故意說“我為了避開剛才那個出口的擁擠,所以繞一點路”時,你說“我看剛才一輛車也沒有”。凡此,都是不識相。
當陳教授再三找借口推辭,又答應第二天交稿子的時候,王主編就不應該繼續追。即使送陳教授回家,也該識相地,送到巷口為止。搞不好,陳教授根本忘了寫,你既然沒法立刻逼出來,不是存心戳穿陳教授“忘在桌上”的托詞,明著指他說謊嗎?要知道,每個“吹牛”都是一種謊言,每個魔術都是一種騙術;每個托詞,都是一種謊話。
這些“謊騙”,多半沒有惡意,而是為了表現,為了面子。你何必去戳穿呢?他知道你有數,卻不去戳穿,一定心存感激。相反地,他希望找個借口開脫,你硬是擋著不讓,他也一定加倍恨你。
成長,使人能看透謊言,看穿騙局。成熟,也使人能知道什么時候不戳穿謊言,什么時候不戳穿騙局。
如同用兵,你只是留個缺口。你可以追殺他,使他全部落網;也可以放他走,讓他感激你,成為未來的朋友。
避免正面的沖突,是處事的重要技巧。
五、圖片
身材不好就去鍛煉,沒錢就努力去賺。別把、窘境遷怒于別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夠努力的自己。 ???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那么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一樣,自己的選擇。——余秋雨
成功的秘訣是,聽多數人的意見,與少數人商量,最后自己做決定。 ???
如果覺得生活是一種刁難,一開始就輸了。如果覺得生活是一種雕刻,遲早都會贏的。
媽媽就是那個幫你縫衣服上掉下來的一顆扣子的時候還會把其他扣子全部縫緊的人。
六、視頻
1、偉大的領袖如何激勵行動
http://m.open.163.com/movie?plid=M78065A8E&rid=M7806OF0A
2、TED演講:誰說讀書沒用?不讀書的人到底輸在哪
http://m.weibo.cn/2901804343/4103464680874800
3、TED演講:盡力了還是做不好,為什么?
http://m.weibo.cn/2243807243/4102884192384367
4、你有拖延癥嗎?
http://m.weibo.cn/1875333245/4103745497146829
5、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http://m.weibo.cn/1711690131/4103597254299314
七、《非暴力溝通》中的三個黃金法則
1、 說清你的具體請求和請求原因,越詳細越好,讓對方真正了解要幫你做什么。
2、多問一句,我剛才表達的,清楚嗎?這樣一旦對方理解偏了,我們還有機會補充。
3、就算請求沒有得到滿足,嘗試理解對方為什么拒絕,幫你不是本分,是情分。溝通是雙向的,你也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