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摘記
? ? ? ? 思考與學習不可分割,思考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法國著名思想家帕斯卡爾說,一個人不過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蘆葦,但這是一支會思考的蘆葦,人因思想而偉大。的確,人的肉體像蘆葦一樣脆弱,就像狂風巨浪足以摧毀蘆葦一樣,任何東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間任何東西都更加高貴,因為人擁有一顆能思想的靈魂,人生而平等,但因為思想而偉大,所以一個人是高貴還是平庸,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思想的高度決定的。
? ? ? 作為教師,當然沒有必要要求自己成為思想家,哲學家,但是應該能夠成為一個熱愛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因為我們從事的工作,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世界上最為復雜的現象,最為復雜的對象。
? ? ? 怎樣算是善于思考呢?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善于思考,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思維的深刻性,幾思維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夠深入的思考,抓住事物的特點,本質和規律,預見事物的進程與結果。思維的深刻性與人的知識面有著直接的關系,與人的閱讀水平也有著直接的聯系。思維深刻的人,往往不滿足于一知半解,而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非把問題搞清楚。如教師在備課時遇到文本中的許多難點,不敷衍了事,得過且過,而是把問題搞得水落石出。
二是思維的敏捷性,即思維具有一定的速度,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當機立斷,做出決定,快刀斬亂麻的解決問題。所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更是思維敏捷的一種表現,他與草率莽撞不同,往往表現為教育機制,在遇到復雜困難的教育問題時,能夠撥開迷霧敏捷而妥善的處理。
三是思維的靈活性,即思維具有一定的變通性,能夠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而隨機應變,教育是世界上最為復雜多變的事情。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每個學生每天都是新的。同樣的方法不能用在不同的學生身上,甚至同樣的方法在不同的時候也不能夠用在同一個學生身上,孔子針對不同學生提出“聞斯行諸”(那就要去做嗎?)問題就給予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建議。
四是思維的獨創性,即視為具有一定的新穎創造性,能夠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思維獨創性的老師,往往不唯上、不唯書,不人云亦云,不依賴別人的思想和原則,不尋求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案,而喜歡別出心裁,獨具匠心,提出與眾不同的意見與主張。獨創性與批判性是一對孿生兄弟,具有批判性的人,往往容易提出獨創性的意見。
? ? ? 作為教師,應該主動的鍛煉自己的思維,培養自己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和獨創性,讓自己成為一個善于思考的人。
? ? ? 思維的訓練有許多方法,如思維導圖,就是一種訓練思維的有效方法,幫助自己建立對象間的內在邏輯與結構關系,清洗地把握自己學習的知識體系等,但最主要的一條是我們新教育實驗提出的“師生共諧隨筆”。
師生共寫隨筆是教師和學生在生活中相互編織,用文字記錄生命的成長。單獨對教師而言,就是要求教師通過教育日記,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使自己更自覺的成長。
? ? 一個人的專業寫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我一直說真正的思考是從寫作開始的。常生活中隨著發生的大小事件,我們隨時會產生各種想法,這些想法伴隨著問題的出現、對抗、解決,最終形成經驗,如果不講這些經驗進行總結歸納,并以相關理論進行更為清晰明確的反思提升,這些經驗就會成為懵懂的習慣,在下次類似事件發生時,指導著我們繼續重返之前的模式。簡單地說,經驗是璞,是藏玉之石,是未雕琢之玉。不能將其打破雕琢,璞和石頭就沒有太大不同。有的老教師認認真真教了一輩子,之所以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就是因為經驗未得到提升。教師的專業寫作,是將粗疏的經驗提煉為精確的專業能力,將淺層的教學感受深化為內心的實踐洞察的最好手段。在這樣行動和書寫的過程中,老師日復日復一日的打磨自身,提高自身,成就自身,同時意味著要寫的精彩,不僅要做的精彩,活的精彩,更要思考的精彩,思考有深度、廣度、速度。
師生共學隨筆,是新教育的十大行動之一,也是最早取得成效的實驗項目之一,記得在新教育早期2002年的6月22日,教育在線網站開通的第七天,我曾經發表過一個《永新成功保險公司開業啟事》……
? ? 這個帶有玩笑性質的廣告,在教師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0月12日,一名來自蘇北偏僻水鄉小鎮,叫張向陽的老師,在網吧里寫了他的第一篇教育日記《在理想的家園中實踐我們的教育理想:放棄霸權》,到了2003年六月這位江蘇鹽城的農村小學教師竟然在200多個夜晚寫出了近30萬字的教育日記!肆意的是它的教育日記一在十余家省級以上教育報刊發表了50余篇近七萬字。
? ? ? 這樣自覺的專業寫作,對教師而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甚至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們的行為境界,這是許多一線教師的真實體會。比如昆山市葛江中學的于潔老師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在他的班上有一個安靜,又有考試恐懼癥的男孩子小志,他曾在作文中寫到,每次總是滿懷信心的去迎接考試但是迎來的卻總是失望,而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幾次下來先不報希望對于學習也冷淡了。看到小志的狀況,開始定期寫信,鼓勵他而曉芝在一封封信的作用下,也開始發生變化。半年后成績一直處于班級中等偏后的他考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
? ? ? 用信件與學生交流,是于潔找到的最適合的教育方式,說與學生相處時難免會說出不得體的氣話,而采用書信的方式寫的時候是比較冷靜的,措辭會有理性,這樣也可以避免和學生發生正面沖突,而導致師生矛盾激化。而且“文字可以滲入人心,書信可以長久保存,言有盡而意無窮,”這些都是書信交流的,妙不可言之處,在09到11年一屆學生,于姐就為他們寫下了27萬字的書信并編輯成一本《草尖上的露珠》,這有作家夢想的學生,于杰為她寫下了25000字的《致青春》六他的成長一路交給他,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這些傅雷家書式的文字,點點滴滴純凈水一樣,使生命自然地流淌,更是思想自覺的結晶。
? ? ? ? 老師如果你想超越自我如果你想讓自己每天的教育生活成為永恒,不妨從現在開始教育寫作,讓精彩的文字記錄你精彩的歲月。
? ? ? ? ? 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只有不斷反思生活,才能明晰生活的意義,從而更好地創造生命的價值。詩人,穆旦咋用精美的句子感嘆:多少人的痛苦都隨身而默,從未開花、結實變為詩歌!有的成功都與痛苦相關,但是并非所有的痛苦都會鑄就成功。
? ? ? ? 用思想的火花,照亮教學的時光用精彩的文字記錄教育的歲月,成為一株會思想的蘆葦,一個善于思考的教師成為一個勤于書寫的教師應該是一位優秀教師,發自內心的自覺追尋!
? ? ?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