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跡。
——題記
在輕松搞笑的綜藝類節目搶占收視率的今天,有一類“安安靜靜”的節目,一經播出,就好評如潮。先是《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而最近播出了兩期的《朗讀者》,更是獲得了豆瓣9.2分的超高評價。這檔節目,對于看慣了不安與浮躁的觀眾來說,是難得一遇的一股清流。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文字,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朗讀者?!边@是董卿對“朗讀者”三個字的釋義。有研究者說的更明白,《朗讀者》是以“朗讀”之名,講述“者”的故事,并以此打動或喚醒熒屏內外的蕓蕓眾生。我想,如果單從這樣的定位來看,《朗讀者》無疑是成功的。
抱著學習的心態,我看完了《朗讀者》的第一期。這一期的主題是遇見,開場的句子很是詩意:“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是撩動人心的遇見:“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后,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人”這是錢鐘書和楊絳之間決定一生的遇見?!独首x者》開啟了與我們第一次的“遇見”。遇見,真的是很美好的詞語,人與人的遇見是生命。這一期的朗讀者有濮存昕,張梓琳,柳傳志,蔣礪,鮮花山谷夫婦,許淵沖一共六位朗讀者。
認識的濮存昕,如今已經胡須圍唇,與昔日的帥有些反差,但身上的儒雅氣息毫無二致。他講述了為自己小兒麻痹做手術的榮國威醫生的故事,從而心懷感激。朗讀了老舍先生的散文《宗月大師》,感謝生命中的第一位貴人。
無國界醫生蔣勵在阿富汗一天接生了四百多個新生嬰兒,且無一死亡傳奇,與一群無國界醫生一起,朗讀了《答案在風中飄揚》這首詩,把戰爭中祝福送給那些孩子們動容。
國際名模張梓琳剛成為媽媽,回想了十年前自己獲得皇冠的經歷,依舊感慨,飛了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為災難募捐三千多萬美元,有了不菲的成績。這期朗讀了劉瑜寫給孩子的文章《愿你慢慢長大》,成為媽媽的喜悅和對孩子的深情令人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為我們回憶了十七歲的經歷,沒有成為飛行員,而傷感的遇到了妻子,繼而有了聯想。因為兒子剛剛結婚,他為兒子的婚禮致辭,朗讀了致辭中的一節,一句話令全場唏噓:”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一顆父親對孩子祝福之心彰然可見。
鮮花山谷夫婦的愛打動了無數人,幾十年如一日為對方寫情話讀情詩,結婚二十六年依然如初見,那份彼此間的深情,讓每一個走過來的人都羨慕不已。兩口子朗讀了朱生豪寫的情詩,那份赤裸裸的表白與傾訴讓人明晰了愛情的可貴。
翻譯大師許淵沖老先生已經九十七歲了,走上舞臺就給董卿送了名片,上寫:全球銷書百余本,詩譯英法第一人,那份自信與超然令人折服了!雖然許老沒有朗讀,但是他的話語卻讓人知道:一切辦法中的辦法,就是延長我們的白天,從夜晚里偷來點時間。近百歲的許老,每晚工作到三四點才休息,這份勤懇努力是現在的人沒有辦法做到的了。
回觀本次節目的主題,遇見,再回想所有朗讀者分享的故事,所有朗讀文字原作者傳遞的情懷,突然發現,其實整個生命中,就是不斷地遇見。而朗讀,何嘗又不是一種遇見?在不同的時間段,我們遇見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作者,然后,根據著自己當時的人生境遇,或激昂熱血,或心如止水,或失意惆悵,或幸福甜蜜,或大聲或呢喃,或張揚或內斂,將那些文字朗讀出來。?于是,當朗讀遇見朗讀者,就有了紀念,也有了故事;有了揖別庸常的不平凡,也有了青春作伴的好時光;有了晨鐘暮鼓的如水歲月,也有了聊寄情懷的星辰大海?!独首x者》的出現,像一股清泉,流過蒙灰的心田,將浮躁沉淀下去?!独首x者》的成功,也給我們帶來了信心。它讓我們再次確信,閱讀和思考,始終是人們觀察世界、感悟生活、認識自己的最有力量的方式??此坡?,看似不是捷徑,但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回過頭會發現,這條路才是最快的“捷徑”。看似平常,看似枯燥,但一點一滴地去體味,到最后會明白,真正記憶鮮活、永不褪色的,永遠是內心被震撼、被碰觸的那些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