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從大理下了火車,提了租的車,再一路行駛,到達目的地,已近傍晚。早上七點從家出發趕飛機,不覺一天已經過去了。舟車勞頓,心情卻是放松的,因此并不覺得累。民宿的主人--一對大學教師夫婦,已經在路邊等著了。空氣里飄來煙火的氣味,路邊,有火束在燃燒---原來恰逢白族的火把節。然而這火把節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樣。我以為會有長長的隊伍,每人高舉著火把,口中喊著號子,腳下踏著節奏,在夜色中蜿蜒成一條壯觀的火龍。眼前這一束不知什么植物擰成的火把,孤零零的豎立在樹叢里,只在枝頭燃著幾朵溫柔的火焰。主人說已經在家門口備了大火把,只等我們來了去點燃。
從大路到住宿的小院要走上一段距離。路很窄,路邊有潺潺的水聲,這正是從蒼山流下來的溪水。暮色似青紗,漸漸籠罩下來,蛙鳴陣陣,微涼的夜風拂上額頭,說不出的舒服。不想說話,只想靜靜的走下去。忽然前方出現一大片茂盛的植株,油綠的葉子挨挨擠擠。綠葉對面是一處庭院,白墻,飛檐,有點徽派風格。門口檐下亮起燈光,照出一條小路,曲徑通幽。主人笑著說:“到了,就是這里。”
這處庭院,正是我們此番要下榻的地方---“醒春奶奶家”。三層小樓,分成八個房間,冠以不同的名號。我的房間叫什么名字,忘記了。我記得有間房叫“莫殘”的,不知出處哪里。每個房間皆是一樣的整潔和賞心悅目,并有獨立的衛生間。各自選了喜歡的房間入住。安頓好后,主人端來一盤削了皮的綠果子讓我們嘗。果子有著清爽的口感,多汁,有一點甜,也有一點沙,可誰也猜不出來是什么。原來是仙人掌結的果實。咬著果子,打量這個小院。看的出來主人是頗花了一番心思的,打造的十分清新雅致。小院青草鋪地,庭院一角,隨意圍出一個魚池,池水清澈見底,內有假山,幾尾紅魚在翠蓮下自在嬉戲。院子另半邊土地上,盡是整整齊齊的多肉綠植,養的肥胖可愛。院子中間,正是引我們而來的青石小徑。檐下有寬闊的走廊,茶桌,茶椅都已備好。走廊盡頭的墻壁上嵌著圓圓一餅黑白石刻,頗有意趣。主人說,這是真正的大理石。
因是火把節,店鋪都閉門謝客了。貼心的主人提前為我們備好了米線,此時熱騰騰的一碗碗端了出來。許是餓了,不過是燙熟的米線澆一勺肉湯,吃起來卻頗有滋味。還可以澆上辣子,拌上自腌的酸菜,更是提味。一伙人擠在一起,說說笑笑,吃了個熱火朝天,吃到主人訝異我們的食量。大鍋飯,大鍋菜,總是香的。看來,我們還是離不開抱團取暖。
孩子們已經點燃了火把,撒著歡兒的大笑大鬧。池里的紅魚被驚到了,到處游竄。門口那片肥壯的葉子原來是煙葉。夜色中,一棟棟白色烏檐的建筑,方方正正,延伸至天邊。
前有洱海,后有蒼山。坐在廊下,遲遲不愿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