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后每年除夕在婆婆家,初一回自己家,這樣過了兩三年,老公也覺得很無聊,說咱們要不初一回吧。
想想也是,在農村初一晚上和除夕晚上是一模一樣的,點旺火放鞭炮。于是和公婆、爸媽商量,全部同意,從此除夕在婆家,初一上午吃了餃子回娘家,一直持續到前年公公去世。
妹妹的婆婆公公前幾年相繼去世,他們除夕和妹夫的哥哥們一起過,初一也回媽媽家過,一大家人全部到齊。
回家最熱鬧 的是晚上接財神點旺火,下午老爸早早把旺火壘起來,是用炭一層一層壘起來的,遠遠看象一座小塔,中間是空心的,放著木頭和柴火,東南西北各留一個口,特穩固,這一點是老爸一直引以為豪。
吃完晚飯,全家人開始包餃子,這個餃子是半夜點燃旺火后吃的,從我記事開始一直是這樣。
包好餃子老公、妹夫、弟弟陪著老爸或老媽玩會牌,其他人聊天看電視,孩子們瘋玩,偶爾出去放點小鞭炮。
快到十一點半,村里響起零星的鞭炮聲,牌局結束,全家人準備點旺火接神。
媽媽生火準備煮餃子,老爸點旺火,然后給我們發四個蓋蓮,每個人一個方向,扇旺火,別看這活,很累,每次扇的胳膊酸酸的,然后下一撥人再頂上,樂此不疲;老弟往出拿鞭炮、禮花,一一擺好。
旺火越扇越旺,炭都著起來了,然后開始放鞭炮,每次老爸首當其沖,幾個男人輪流上,女人孩子在家門口或屋里看著,一會功夫院子里便煙霧繚繞,拍拍落在身上的炮灰,全家人開始轉旺火烤旺火,默默許下自己的新年愿望……
不一會兒,媽媽煮的餃子也熟了,一家人圍坐一起吃餃子,最有意思的是幾個孩子為吃到餃子里的鋼蹦而把肚子撐得溜圓………
過年在家這幾天是最放松的,每天睡到自然醒,每次都是媽媽做好早點,喊我們快起床吧,要不串門的人來呀,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是這么叫我們,現在仍然是,于是媽媽一遍遍叫,我們賴著不起,現在賴床的多了幾個小寶貝……
每天媽媽總會問你們想吃啥,年前爸媽準備了很多年貨,一式幾份,家里的好多都是純天然的,雖然花樣不是很多,每次吃飯,一家人有說有笑,不時有人冒兩句涼腔,不知不覺都吃不下了,這時總會有一人提意再喝一碗水吧,于是人人又倒一碗水,結果可想而知,個個摸著肚子喊又吃多了,而這時最高興的是老爸老媽…………
不管多大年齡,在父母眼里都只是孩子,他們會不斷地叮嚀孫女們怎么樣怎么i樣,還不停地提醒我們洗手要倒上熱水、出外面要多穿衣服……
每天聽著這些嘮'叨,感覺那就是兩字幸福。…
父母不停忙乎,從沒考慮過自己早已不年輕,到了需要別人照顧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