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時間管理,好像都必提番茄工作法,看很多大神將番茄工作法用的津津樂道,之前我卻懵懵的還不知道番茄工作法到底是個啥?混沌了一番,終于下決心把史蒂夫的《番茄工作法圖解》看完啦,然后把幾次實踐的經驗和這本書的一些要點整理出來,咱一起看看呀~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法方法,簡單的說,就是列出你當天要做的事,使用一個定時器來分割出一個一般為25分鐘的工作時間和5分鐘的休息時間,然后從第一件事開始,做完一件劃掉一件。
為什么要用番茄工作法?
你有沒有跟我一樣感覺一天什么事都沒做就過去了,經常是小事忙活一天,大事一樣沒辦,對于那些復雜的事情更是能拖則拖,一天下來,滿滿的挫敗感?那番茄工作法法正是解決了這種困惑,讓你提升工作效率,找回成就感。
番茄工作法怎么玩呢?
前面說了,番茄工作法特別簡單易操作,它只需要一支筆、一個定時器和三張紙,是一套典型的PDCA流程。
計劃(Plan):首先,在一天的開始,從積壓的任務清單中提取幾件最重要的事情填寫到“今日待辦”表格中。
執行(Do):然后扭起25分鐘的番茄鐘,從第一項開始進行就好了。過程中記得收集一些指標,比如中斷次數。
評估(Check):從數據中提取有效信息,進行比較和衡量。
應用(Act):對差距進行分析,不斷自我調整。
必須是25分鐘嗎?
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有自由去體驗、改進,找到自己的最佳步調,但是每一次的固定值最好至少要堅持兩個周。但還是建議在你還沒有把握到規律之前最好還是按照規律來做吧,頻繁修改番茄鐘的長度,只會破壞你的節奏。
五分鐘能干嘛,可不可以不休息?
長期的精神緊張,會導致工作記憶能力和集中力下降,從而會產生焦慮,無視休息,只會破壞承諾,喪失動力。休息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統觀全局的機會,休息之后你要決定是繼續還是切換另一個任務。
休息期間的目標是專注而高質量的放松,讓大腦充電,并且對之前吸收的知識進行后臺處理。所以不要做看新聞打電話等會對下一個番茄鐘造成額外壓力的事情。理想的休息是淺睡5分鐘,如果這5分鐘感覺像10分鐘,說明你做對了。
那我需要注意什么?
1.要想做到專注,你就得堅決拋開各種雜念,可以利用“計劃外緊急”表格處理頭腦中閃現的各種想法。
2.如果番茄鐘進行一半,你當前的工作已經完成,就用剩下的時間進行“過度學習”。
3.如果任務被放下了,無論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當前番茄鐘都必須作廢。
我對于番茄鐘更多的是用在課外的自由時間,通過番茄鐘可以有效的規劃管理自己的自由時間,可以看到每天在專注時間上的增加,可以找到自己最專注的時間段,還可以形成鈴響起就進入狀態的條件反射。最主要的是它很方便,只需要一支筆、一個計時器和幾張紙,當然番茄工作法的輔助工具也是不少的,如“番茄土豆”、“forest”等。
嗯,動次打次,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