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先生的巔峰之作《嫌疑人X的獻身》中,有兩個形象鮮明的天才,一個是人生得意的大學物理教授湯川,另一個是落魄的高中數學老師石神。他們都擁有著極高的智商,卻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兩人是帝都大學的同屆校友,以為一個偶然的情境相識,他們都認同對方是極其聰明的人。不同的是,湯川不但家境殷實,而且英俊挺拔,氣度不凡,在學校時便是學校的風云人物;而石神家庭條件一般,醉心于數學,不在乎除此之外的任何東西,甚至于自己的外貌和社交關系。這也決定了倆人在畢業后道路的不同。
經小說改編的電影中有一個場景:兩人多年之后相遇,走在清晨的路上,湯川豐神俊朗,挺拔自信,舉手投足間就有著迷人的氣質;而石神身形佝僂,精神萎靡,一眼望去就給人無精打采的感覺。我想說的不是電影如何精彩,天才如何墮落,只是這一個場景,帶給我的一個疑問——真的是相由心生嗎?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人真正的美在于心靈美,所以其貌不揚的人也不必妄自菲薄,應當自信的面對人生,自信的人是最美的之類的觀念。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世界上可能真的是有人不在乎丑陋,但同時我敢肯定,世界上是沒有人不喜歡美麗的!
這是刻在人基因里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沒有必要去否認。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就不喜歡什么所謂的美女明星、帥哥鮮肉,但那也只是個人審美觀感的不同,所造成的一些偏差而已。在面對你認為美麗的東西時,你仍然會不由自主的產生欣賞、愛慕等情緒,這就是基因的強大!
所以在普世的審美觀面前,相貌的美丑所造成的人生境遇的不同,是不可避免的差異存在!
可愛的小孩,從小就會受到更多的關注與偏愛,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會得到相對較多的善意;而一般或者是長相丑陋的孩子,在強大的基因情緒面前,勢必會受到冷遇或者是嘲諷與欺負。
兒童的世界里,沒有那么多的偽裝與掩蓋,喜好與厭惡通常會不加避諱的表現出來。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長相甜美,讓人看到就忍不住微笑的孩子,他積極的參加各種活動,會被認為這是活潑可愛,朝氣蓬勃;而一個長相讓人一看就眉頭一皺的孩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參加一場活動,甚至就會被人認為是“丑人多作怪”來無情的嘲諷。
即便是身為成年人的我們,拋開你的教養與素質給你的偽裝,有多少人敢說自己不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所以,顏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成長環境中,對他影響巨大的一部分!
所以,究竟是“相由心生”,還是“心由相生”呢?
不考慮幸存者偏差的少部分,也僅論相貌,不考慮家庭條件等外在因素,以普羅大眾來看,顏值高的人確實會得到相對偏好的成長環境、工作以及戀愛機會,可以說人生道路,相對于顏值較差的人是順暢很多的。這種環境下,也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會塑造成為相對正常或者優秀的人格。
而其貌不揚的人,想要得到同等的環境與機會,必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與心血,也就是人生道路是相對坎坷一些的,可是說是所謂的不公正,這樣的話,就為可能形成一些性格的缺陷。
有些細微部分的日積月累,也會對個人性格的形成造成不小的影響。比如,一個美女在生活中,她會得到數不勝數的贊美,和外貌為她帶來的關注與便利,這對她個人的自信心建立,是極大的助力;而一個丑女自信心的建立,勢必會受到比美女大的多的阻力,在經過成長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洗禮下,不陷入自卑,便是不錯的心態了,想要自信的容光煥發,著實有些為難了!
這樣來看,還確實是“自信的人最美麗”啊!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是無數機緣的造物,相貌只是一部分影響因素而已。不管是“相由心生”,還是“心由相生”,都不是我們通過外貌去評判一個人的理由!想真正的去認識了解一個人,更需要的還是“將心比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