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氣很好,晴空萬里,沒有一絲的云彩,天空通透,是不是預示著抗疫的拐點就要來臨。
【1】記些溫暖的有趣的小故事
西安這座城突然成為疫情重災區,為了長遠考慮只好按下暫停鍵。開放的城市,突然停止運行,關上大門,原先充足的后勤保障,難免出現供應上的困難。昨天好多小區樓下的便利店,外面的小超市,蔬菜店全部關門了,宅在家里可以,但是沒有菜沒有糧食這怎么辦。
的確突然封城,許多人一點準備都沒有,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家里沒有多一頂點余糧。有的人平時就是日清日結,為了身體健康,都是吃當日的新鮮菜。原本想著可以兩天出去買菜,誰知小區大門封閉了。
網上有一則新聞,有網友反應,部分社區居民線上買不到,線下許多超市、商店也不開門,已經影響到部分居民正常生活。有當地村民說:“自己跋涉5公里買菜被警察制止,部分葉菜已超10元/斤”、“土雞蛋30枚賣60!”!
群里各種消息都有,有人說外賣也停了,自己吃了一個星期的泡面了,實在受不了!有人說只剩下幾個白菜葉葉了,而且吃完真的是啥菜都沒有了。有的是真真迫切地在等米下鍋中。
我看到這樣一段對話,這邊說:怎么下單???要餓死了都!那邊回復:別急,會有通知的。有人插話問,下單了啥時候給送?又有人補充,早飯午飯還沒吃呢……又上來一人說,家里沒有儲備糧食,麻煩快點?。?/p>
群里搞笑的視頻不少,有人將一個饅頭掰成三塊,這三塊饅頭分別寫著早飯、午飯、晚飯。有一個視頻將一個饅頭掰開,用菜葉拼出個肉字,然后合起來當成肉夾饃吃!還有一個視頻,翻滾的開水鍋里,下了三根面條、三片綠葉,并配音區委已經下達指示,往后的形勢會更加困難,我們一定要堅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還有人發消息說,小區已經開始出現了以物換物的情況,比如用半瓶醋換了幾個雞蛋,那位在群里發了一句,能不能用老公還兩包泡面(看來想吃泡面想的不行),然后就被踢出群了。有人在后面跟帖,哈哈,是老公太浪費糧食,吃得多不干活吧!還有人開玩笑說,估計是家里彈盡糧絕了,只好忍痛割愛了,下步就該用孩子換了!有人立馬回應,餓死都不用孩子換。
還有一個有趣的場景是,西安高校大學生們的表演。學校禁止堂食第一天,西北大學的各個學生宿舍帶餐工具那名稱太高端、太文化了,比如“公主的飯桶、御膳房”,其實就是端著個臉盤、提了個紙箱子,但這種花式帶飯成了食堂的一道風景,在抗疫中增添了一抹快樂的氣息。
昨天政府部門密集發生,群里各種消息開始流傳,好多區已經開始給居民發放免費菜了,首先是封閉隔離小區。我們周邊的一些小區也開始發公告了,希望大家踴躍參加志愿者幫忙去分菜。政府重視,加上新一輪核酸檢測,相信明天會有好消息。
吃住行,單單一個吃字,那里面涵蓋的問題可多了。遇到的難題可多,生活日用是小事也是大事,這不家里天然氣沒了,居民著急呀!
雖然疫情關住了我們的腳步,但有趣、溫暖總是滿園春色關不住。
每次核酸檢測時,我們小區都有一些暖心的小情景。今天有小朋友在媽媽帶領下給保安送來暖寶貼,每次我們小區做核酸,提供小太陽、暖風機,暖寶寶貼,電腦,網線。送口罩。人家有這些溫暖的小愛,說出來暖暖的。
那個發布了吃了一周泡面的小幸運,在Ta消息發出后,馬上就有熱心人回應:?搞個小電鍋,菜切切炒熟,跟煮熟的面條拌一拌,放點鹽醋辣椒就行。有的說,你炒點肉哨子,每次挖一大勺,或炒米飯,或放些蔥,香菜,澆開水,下掛面青菜,又簡單,又葷素搭配了。也有人說不會做飯的話,買包火鍋底料,里面下點自己愛吃菜和牛肉卷,吃點饅頭。混一頓是一頓吧!有位阿姨直接@小幸運,說?你好,我可幫助你,電話1779235****
在知道小區居民天然氣快用完了,馬上有志愿者說自己代大家去買,然后群里就開始接龍,誰還需要,一并帶上。
網上報道12月29日西安至少有10萬人(6.4萬公務員、3.6萬義工)在為大家吃菜問題蔬菜拼命工作。
總是溫暖多,總是有愛心的人,總是有些人境界和覺悟比我們高,熱情向他人伸出援助的手。
今天還有一天好消息:嚴格封控的長安大學小寨校區封控十五天,核查十四次,今天己全陰性,證明封的越嚴,漏洞越小,清零越快,堅持吧,堅持就是勝利!曙光就在前面。
【2】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溫暖的故事總是太多、太多。
西安的疫情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周邊的支援隊伍,連綿不絕。還有哪些奉獻愛心的企業和個人。
這其中,最讓人感懷的是山東老鄉的捐贈的大白菜,前兩天有人曬圖,一顆大白菜已經賣到將近30元了,這個時候捐贈,那真是雪中送炭。
得知西安市從12月23日起全市實施封閉管理后,距離西安700公里的山東菏澤一位村民決定:把自己合作社生產的5萬公斤大白菜捐獻給西安市民。她說,這些白菜其實就是我2021年的大部分收入,本來準備在年底賣個好價錢的。據她講武漢封城時,那時候她沒有這個能力,現在有了這個能力,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5萬公斤就是10萬斤,白菜又不能用鏟車鏟,只能人工搬運,村里一百三十多名村民無償趕來幫忙,縣、鎮各級政府積極協調運輸事情。這個女人叫,王春鳳,她說自己的老公在西安工作過15年。
12月28日,陜西西安49歲重慶男子李建斌,這些年一直在西安做餐飲,為讓抗疫一線人員吃上可口的飯菜,從山東預訂了10噸排骨,他的餐館停業專門制作排骨飯。武漢餐飲業協會向西安捐贈200箱熱干面和30萬只口罩。短短兩天內,廣州僅大灣區就有100多家企業和個人解囊相助。
12月22日起,在西安市未央區張防修和張瑞兩人在餐廳開張第三天就因疫情關閉的情況下,他們毅然轉做盒飯,免費供應給附近醫院的醫務人員。極目新聞記者看到,在張瑞發來的一份手寫的《為疫情醫護人員提供免費午餐菜譜》中,周一菜品是宮保雞丁、西紅柿炒雞蛋;后面不同的日子有蒜薹炒肉、青筍炒木耳;蘿卜塊燜肉、酸菜燉豆腐等菜品,非常豐富。
12月29日一大早,閻良區新華路街道科苑社區88歲的老黨員李德芳老人提著水果來到了社區辦公室,“娃們,這么冷的天,你們五六點就起來布置核酸采集現場,太辛苦了。這點水果給你們,一定要收下啊。”說著,老人放下水果,從兜里掏出一萬元錢?!巴薨?,疫情這么嚴重,大家都這么辛苦,我是個老黨員,也想出一份力,這一萬塊是我交的特殊黨費?!崩畹路祭先藢τ浾哒f,“我是窮人家的孩子,從小苦慣了,現在老了,享的都是共產黨的福。這些天,咱西安有了難,看見這些孩子們沒日沒夜地干啊,我心疼,就想干點啥,給娃們幫點忙。但年齡大了,人家不批準。我和老伴商量,給黨交一份特殊黨費,表達我們的一份心意,4個孩子都支持我的決定。于是我就想趁今天做核酸的時候把黨費交上,沒想到社區黨支部書記給我退回了9000?!?/p>
網上環游最美逆行者!陜西老師為學生上網課,自制“手機支架”用心授課的新聞。
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記不完也寫不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總是溫暖的人間,真的很溫暖。
【3】記些逃離城市的小插曲,也是很無奈,都很無奈,生活所迫
事態面前人生百態。
這幾天網上有一個段子比較火,熱鬧地很,大家都看熱鬧,吃瓜。
段子一:西安疫情出現的四大狠人,犟慫,狠人1,自信滿滿翻白鹿原回藍田;狠人2,三九天橫渡渭水河回楊凌;狠人3,徒步穿越秦嶺山脈回寧陜;狠人4,騎單車一百六十里回淳化。
段子二:東有翻塬回藍田,西有游泳渡渭河。南有徒步進秦嶺,北有單車歸淳化。
段子三:陜西三大鐵人,南有徒步穿秦嶺,北有單車歸淳化,西有潛水漂周至。備注,防疫期間一定要忍住回家的念想。
段子四比較溫情:他鄉縱有當頭月,不及家鄉一盞燈。其實不是想家,是害怕。
段子五有所升級:西安疫情四大牛人,老秦人的血脈蘇醒,事實證明,大秦能統一六國不是沒有原因的。
段子六:四大牛人,堪稱四大兵種,步兵、騎兵、海軍、勘察兵。
都是狠人,每一個都令人佩服。
先說那個騎單車的,連夜騎行共享單車從西安蓮湖區出發,歷經10余小時,騎行距離長達85公里多(地圖上導航顯示是102公里)。這共享單車的質量真是好,扛冷、抗造。淳化縣在西安北面,屬于山區,西安往北天氣溫是不斷降低,晚上淳化縣的氣溫在零下7度以下。這男子精神頭好,干勁太大了,連續騎行10個小時,這身板,一般人可不行,這哥們穿著冬季厚實的棉衣,估計騎得滿身冒汗,外套也脫掉了,穿著背心騎行呢。再再說,往北可是上坡多,特別費力。
我覺得最牛的是那個徒步穿越秦嶺的,廣貨街在秦嶺山深處,山里的天氣更冷,每年十一月左右,山里就開始下雪,再加上山風一吹,更冷。這哥們太厲害了。比專業驢友都猛,在裝備差、補給不充分的情況下,9天走了100公里,連續急行軍。我都納悶,他晚上咋休息的,尤其是在山里面。媒體也沒有報道更多的消息。
西安咸陽機場位于西安的西北、咸陽的東北,秦嶺山在南面。無論怎么走,都有穿過一個城市的路程,而且要過渭河。這哥們適合當偵察兵,他這一路竟然都躲過層層的村疫情檢查卡點,穿過一個一個管控、防護區,順利到達秦嶺深處。看來還是大意了,以為進了山就沒人注意。
玩笑歸玩笑,其實也能理解他們。人自我保護是本能,再說這幾個人可能就是普通打工人,在西安待著,沒有了收入來源,再說臨近元旦,元旦過后就是新年,現在回家是最好的選擇,否則誰愿意吃這個苦呢?躺過冬天冰冷的河水,這可是冒著生命危險。視頻中,河水湍急,不免讓人捏把汗。其實,他們可以報名參加志愿者,去當義工啥的,應該可以解決吃飯問題。我也只是隨口說說,也可能沒有辦法參加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脾氣性格。
陜西這個地方真是個神奇的地方,這里的人有特點,而且特點很鮮明,說話語氣重,用的是丹田之力,說話直來直去,懟的猛,吼地兇。
如果你聽兩句秦腔,你大概就能領略一下,這長安的性格。我自己也是陜西人, 不管別人怎么評價,我依然熱愛這片土地,這里的人。
人嘛!都一樣,只是一方水土,一方天地了。
【4】最關心的還是今天的數據,本土病例152例,陜西151例,均在西安市
12月28日0—24時,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報告本土病例152例(陜西151例,均在西安市),還好數據從昨天的175例降到了152,有下降趨勢。
人們的心里還是略微平靜了一下,數據沒有猛烈上竄,如果再跳高,估計大家心里上的緊張感難免陡增。
都期待疫情盡快過去,看著樣子,元旦過后數據也許能慢慢降下來。
昨晚回來時,小區查驗的更嚴格了,從保安的口中得知,今天有疫情管控人員來執勤,我想著今天要早早出門,在疫情管控人員來之前先跑出去。我出去又不是亂竄,我也想宅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待著,但是辦公室的工作不能停,年底集團相關工作需要配合的也多。不能無人留守呀!
小區管控形勢更嚴了,買菜、油鹽醬醋、藥等等,一律不準。早上我出來時,行人通行的門前用兩輛共享單車堵著。出門時,我按照要求登記,查驗核酸。保安說,出去可能回不來,我說先出去再說。保安還是放行了。
我是7點20出的門,這個時候天還未大亮,晨曦的味道還在,街上顯更清寂,但也有匆忙趕路人,也碰到騎著共享單車、電動自行車,路上也有車輛行駛過。這個點出來的,都是為抗疫努力前行的人,有的可能是醫務人員,有的是義工等等。城市暫停了,但有人會比平時更忙,更累。
下面有一組數據,鄭州:7月30日首例確診,8月28日解封,歷時29天,經歷6輪全員核酸。張家界:7月29日首例確診,8月25日解封,歷時27天,經歷7輪全員核酸。揚州:7月28日首例確診,9月3日解封,歷時38天,經歷8輪全員核酸。廈門:9月12日首例確診,10月6日解封,歷時26天,經歷6輪全員核酸。哈爾濱:9月21日首例確診,10月15日解封,歷時29天,經歷7輪全員核酸。
目前西安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看來還需要至少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控制住增長,但我相信在未來一周,數字會持續下降,高風險區會越來越少,小區管控力度會有所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