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泥育心經典育兒養生微信交流群】
子棟老師分享:
素讀經典
整理:劉小惠
時間:2019-06-11
地點:含德育心之家—智慧父母課堂
子棟老師:
家人們,上午好!在線的家人們,請回復137.
蒙正老師,昨天說了,分享的時候,要與家人們互動。我當時補了一句,如果蒙正老師提出的互動,大家沒有反應,那就閉著口,等著。我現在就是這個狀態,我等著...
博睿博韜媽陳惠:
大家最喜歡和子棟老師互動了,只是有的不敢接話。
子棟老師:
怕什么呀,必須要接話。
琪琪媽張敏:
今天好不容易搶了個沙發,第一個接的話。
果果媽賀曉燕:
想聽什么,想問什么,趕緊搶機會。
博睿博韜媽陳惠:
大家反饋來的信息是喜歡聽,不會接,不敢接。
子棟老師:
那是我的問題了,給大家造成這樣的感覺。
好的,我們開始吧。今天,我們聊個什么話題呢,
沒有家人出話題出來的話,那就我自己想個話題。
果果媽賀曉燕:
子棟老師是寶庫,寶貝太多了,家人們都不知道選什么好,就等著接寶了。
文文媽邱亞娟:
接著早上的聊。[憨笑]
子棟老師:
早上聊天那里的?那還是分開吧。
琪琪媽張敏:
對,夫妻相處之道。
子棟老師:
語音歸語音,文字歸文字。
博睿博韜媽陳惠:
有時候覺得老師們都是出口成章,自己功力不夠,就默默地聽了。
子棟老師:
不然,大家容易串臺,我更容易串臺,
文灝媽劉小惠:
子棟老師幫我們解答下素讀經典,不看注釋的這個話題吧。
博睿博韜媽陳惠:
其實只有互動才能學到更多。[憨笑]
子棟老師:
@HD49漳州文灝媽劉小惠G4好的。那就這個話題。
素讀經典。
昨天早上,我提了一下讀經典的幾大通道。但是,沒有展開來細講。
博睿博韜媽陳惠:
是的,我們家孩子也會問,不懂意思,一直讀,沒意思。
子棟老師:
嗯,陳惠老師怎么回答孩子的?
博睿博韜媽陳惠:
其實他們是把經典語句會用到生活中的。
偉圣媽林小梅:
自從上次子棟老師說了要素讀原文,不要網上搜索注解,靠自己理解去分享,我真的覺得不一樣了。
果果媽賀曉燕:
前幾天晚上子棟老師有就這個問題分享過。
偉圣媽林小梅:
之前我會依賴網上的注解。
果果媽賀曉燕:
@HD40泉州煒圣媽林小梅[強]小梅那天是撿寶了。
子棟老師:
對了,曉燕老師。我們每天聊的內容,有整理成文檔吧?
果果媽賀小燕:
有的。
子棟老師:
好的,辛苦了。
果果媽賀小燕:
都是寶貝,必須整理保存。[呲牙]
子棟老師:
以備以后家人們再學習。
博睿博韜媽陳惠:
不好回答呀。就說我們多讀幾遍,自然就會領會到其中意思了。
偉圣媽林小梅:
現在早上的打卡要分享一句經典語錄,我都能從腦袋瓜蹦出一句兩句出來。
子棟老師:
那還是不懂呢,
果果媽賀小燕:
不辛苦,跟著子棟老師這樣學習著,不是一般的幸福。
子棟老師:
自己給自己挖坑。
博睿博韜媽陳惠:
靜聽子棟老師分享吧。
文灝媽劉小惠:
在泰國出差時候有跟一個寶媽聊,他們有在讀易經,但是一卦分兩周讀,一天讀一小段,每天就是要邊讀,讓孩子去理解中讀經典。我跟他們說素讀,他們不能理解。
子棟老師:
這個現象在我們育心經典教育體系有存在,
琪琪媽張敏:
怎么回答呢?等待揭曉。
子棟老師:
其實,在其它國學機構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只是沒有顯露出來那么多,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文灝媽劉小惠:
靜待子棟老師揭曉原因。
子棟老師:
比如,早些年民間開辦的那些私塾。
偉圣媽林小梅:
原始的學習習慣。
子棟老師:
那里的孩子,比我們的孩子讀的經典要多的多。不管是數量還是變數上,都是遠遠超出我們育心經典體系的。但是,為什么他們那些家長,在這方面的問題,沒有大量顯露出來呢,
文文媽邱亞娟:
父母不參與,孩子無法做到明經和行經。
子棟老師:
而我們育心經典體系的家長們,會有這樣的問題和擔心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育心經典體系,家長參與了。所以,為什么叫作學問。
一是學了才會產生疑問。二是學習再問。
博睿博韜媽陳惠:
厲害,是的。他們大多數是全封閉的,父母不參與。
子棟老師:
那他們的孩子會懂經典內在意思嗎?顯然是更加不懂的。
為什么我敢這么肯定。就憑一條,他們是與社會,家庭,生活脫離學習經典的。經典源于生活。
文灝媽劉小惠:
是的,我朋友就是買完教材家里自己跟著孩子讀,沒人給解答,自己在家就邊看注釋邊學邊讀。
子棟老師:
而我們育心經典在學經典的路中,堅持四不離原則。
不離生活,不離家庭,不離學校,不離圣賢教誨。
我們與生活完全融入去學習,孩子都不能懂,想象他們怎么能懂。溫室里不可能長出參天大樹的。
那好了,我們再看問題。孩子讀了經典不懂,怎么辦,易經的六爻智慧告訴我們,人生是階段性成長,發展的。包括,人生學習成長之路也是一樣的道理,這道理也是規律。
就如同,孩子剛生下來,只能躺著,不可能會爬,會走的一樣的道理。有的家長,第一次做父母,孩子總是哭,他們感覺好奇怪,怎么老是哭啊,
博睿博韜媽陳惠:
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文文媽邱亞娟:
循序漸進。
子棟老師:
那他不哭干么,他和你說話呀!不可能的事情嘛,
博楷博遠媽王靖:
是的,一聽到哭,就頭大,就希望他閉上嘴巴。很多這樣的。
子棟老師:
他這個階段只能通過哭,向外界傳達信號及要求。
博睿博韜媽陳惠:
因為還不會說話,所以只能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
子棟老師:
是的。
琪琪媽張敏:
哭是他們的語言。
子棟老師:
那我們孩子從小學習經典,也是這樣的簡單道理。
文文媽邱亞娟:
哭就是嬰兒和大人交流的方式。
子棟老師:
我們中國人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些古話,是非常有道理的。那西方是這么來看待孩子成長階段的。首先6歲前是啟蒙教育的黃金期,包括孩子的習慣,思維還是記憶。
這和我們中國人講的七歲是一樣的。因為,我們中國人的七歲就是六歲。中國的孩子在媽媽肚子就算了一歲的。
博睿博韜媽陳惠:
其實我們的經典就是最好的胎教,最好的啟蒙教育。
子棟老師:
然后,13歲與13歲后,又是一個階段。大家知道13歲之后,是孩子什么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不?
文灝媽劉小惠:
是的,看靖博就知道了,現在參加讀經班都能很認真的在聽。
子棟老師:
理解力。對吧,就是理解力。
那問家人們,理解力是怎么培養出來的?
靖博外婆饒愛蘭:
多讀經典、多看書。
子棟老師:
沒有回答呢,謝謝饒老師。
靖博外婆饒愛蘭: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子棟老師:
理解力是記憶力和記憶的儲存量培養出來的。
博睿博韜媽陳惠:
學習消化中......
子棟老師:
理解,理解,就是對腦海中所儲存的知識,智慧進行反芻。那我們想想,如果,我們腦子里是空空的,
博睿博韜媽陳惠:
有了量的積累,才有可能有質的飛躍。
子棟老師:
請問理解什么,
果果媽賀曉燕;
[強]記憶是量,理解是質,由量變到質變。
子棟老師:
所以,我們要明白一點。
文文媽邱亞娟:
反芻這個比喻太形象了。[強]
子棟:
13歲之前的孩子們要干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
博楷博遠媽王靖:
重復素讀。
靖博外婆饒愛蘭:
素讀原文,累積量。
子棟老師:
就是儲存大量的智慧,知識,通過學習,保持好自己的記憶力。我用了保持,而不是培養。因為孩子超強的記憶力是天生的,是天性。
靖博外婆饒愛蘭:
是的,孩子的記憶非常好。
博睿博韜媽陳惠:
因為人的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慢慢衰退吧。
子棟老師:
只是我們后期,很多家長沒有合理利用,發揮,保持好,結果把孩子的天性能力,無知地給抹殺了。
靖博外婆饒愛蘭:
隱性“殺人”。[偷笑]
果果媽賀曉燕:
是的,因為家長自己沒有學習,就給不到孩子引領。
子棟老師:
是的,確實是這樣的。
另外,學了就懂的東西,說明價值一般。
果果媽賀曉燕:
[強]是的。
靖博外婆饒愛蘭:
但是,大多數家長都喜歡學習一看就懂的東西。
子棟老師:
那好,首先我們知道了給孩子最佳記憶黃金期儲存。那其次,馬上就第二點,儲存什么,才是關鍵。
靖博外婆饒愛蘭:
經典,有價值的。
子棟老師:
對,也就是能量高的,一定是最有價值的。
文文媽邱亞娟:
難懂的高能量的。
子棟老師:
那為什么能稱之經典,
果果媽賀曉燕:
儲存經典,就是儲存人生智慧。
靖博外婆饒愛蘭:
讀最高能量的書,交最有能量的人,做最有能量的事。
子棟老師:
我們都知道歌曲也有分經典老歌。我聽的歌,都是那些經典老歌,現在很多的歌,我是聽不懂,也欣賞不了。
文灝媽劉小惠:
@HD41漳州靖博外婆G1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這些高能量的事,結識高能量的人,讀最高能量的國學經典。
文灝媽劉小惠:
經典的歌,怎么聽都聽不膩,也是大家喜歡的原因之一吧。
子棟老師:
那些老歌呢,每次聽,每次都有讓我回味,留戀,寄托的意境。
靖博外婆饒愛蘭:
是的,經典歌曲人人都能哼幾句。
博睿博韜媽陳惠:
經典的歌,不論是是旋律還是歌詞,都是耐人尋味的。
琪琪媽張敏:
是的,要不怎么叫經典呢。
子棟老師:
是的。好我們當下所學習的經典書籍,
博睿博韜媽陳惠:
歸根到底就是有內涵。
子棟老師:
那是流傳了兩三千年的。
靖博外婆饒愛蘭:
是經典中的經典。
子棟老師:
他是有經歷了朝代的更替,時間的洗禮,人們大量的學習和實踐的。
果果媽賀曉燕:
是的,是圣人所做,歷經歷史長河大浪淘沙沉淀下來依然閃閃發光的智慧。
子棟老師:
是的。另外,我們去找,在中國歷史上哪個帝王將相不學經典的。
博睿博韜媽陳惠:
真的,我們的老祖宗怎么那么有智慧。[強]
子棟老師:
大家可以會說,劉邦出生是流氓,肯定沒有學。朱元璋是乞丐,應該也沒有學。
博睿博韜媽陳惠:
從小就開始讀,開始背。
子棟老師:
那我們看下劉邦手下的功臣的名字。蕭何,韓信,張良,陳平...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大將軍徐達等。哪個不學,而且不但學,而且張良,陳平,劉伯溫還是道家思想。
博楷博遠媽王靖:
是的。
子棟老師:
@HD30豫鄭州博楷博遠媽王靖嗯,河南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中心。
博楷博遠媽王靖:
看過有關他們的傳記。
子棟老師:
張良當初是韓國貴族,就在河南。
陳惠-育心經典國學教育:
所以他們倆是屬于善用人,善借力?
博楷博遠媽王靖:
對。在臨潁,許昌那邊。
子棟老師:
知人者智。
博楷博遠媽王靖:
自知者明。
子棟老師:
所以,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最重要的成長時期,通過記憶,讓孩子們儲存大量的高能量的智慧,道理,規律。而不是單單的知識。這點,我們確定好了。
再看第三步。如果又有記憶,又能懂,不是太厲害嗎,
那如何去做呢,
果果媽賀曉燕:
會用才是關鍵。
子棟老師:
那不是讓孩子通過文字去理解,詮釋。做不到,
博楷博遠媽王靖:
行經,像子棟老師一樣,運用在工作,生活中。
子棟老師:
因為,孩子們沒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社會閱歷。
文文媽邱亞娟:
通過生活,引出經典,讓孩子理解。
果果媽賀曉燕:
是的。得在生活中去體悟,運用。
子棟老師:
那就是生活環境。
果果媽賀曉燕:
?[強]人是環境的產物。
子棟老師:
生活環境有家庭生活環境,學校環境,我們育心的孩子,是比較幸福,幸運的。他們有愛學習,成長的父母,身邊還有一幫一起讀經典的伙伴。每周,都可以相聚在一起,
果果媽賀曉燕:
是的。
子棟老師:
這種生活環境,氛圍,非常非常的重要。
博楷博遠媽王靖:
是的。
果果媽賀曉燕:
這種環境,這種幸福,是外面孩子所沒有的。沒有這樣的環境,讀再多,不一定能用出多少。
子棟老師:
父母做到了學經行,經典生活,生活經典。那孩子自然的生活環境就是活經典。
靖博外婆饒愛蘭:
經典生活化,生活經典化。
佳欣媽陳翠森:
有句話說的,人是環境的產物
果果媽賀曉燕:
[強]是的。
子棟老師:
所以,各位家人,孩子讀經典不懂,不用著急,繼續讀。我們家長也要讀,我們一邊讀,一邊平臺學習,一邊在生活中應用。
文灝媽劉小惠:
對的,就如我們周末的讀經班,同樣的周末,我們育心寶貝們的周末就過得特別不一樣,玩中學學中玩。
琪琪媽張敏:
父母的認知學習還是最重要的。
博楷博遠媽王靖:
必須的!
子棟老師:
自然,解決所有的擔心。
果果媽賀小燕:
就如吃飯,該吃飯的時候就只管吃,不要吃一口就想著能不能消化的事。
文灝媽劉小惠:
必須好好的把經典讀起來,再運用到生活中。
子棟老師:
是的,非常恰當。
文文媽邱亞娟:
昨天孩因為不認真練琴,被我揍了。今天早上起床時我給她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簡單給她解釋了一下。我問她:你屬于哪種?妞說:中士。[捂臉]
果果媽賀小燕:
吃飽了,我們該干嘛干嘛,身體自然而然就消化吸收了。
子棟老師:
好的,超時了。家人們各自宜家。我們今天上午就到這里。
果果媽賀小燕:
?[強][呲牙]這么小的孩子,能知道自己處在哪個階層,很厲害了。
文文媽邱亞娟:
這么快結束了?
文灝媽劉小惠:
謝謝子棟老師高能量的分享,受益匪淺,又長知識了,感恩。[玫瑰]
靖博外婆饒愛蘭:
感恩子棟老師大愛分享[愛心]!跟著學習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果果媽賀小燕:
好的,感恩子棟老師這么細致的分享解析!非常受益!分享了一個半小時了,不是一般的幸福![愛心]
博楷博遠媽王靖:
哈哈,都嫌不過癮,沒聽夠。
文文媽邱亞娟:
再次感恩子棟老師引領我們學習經典。[玫瑰][玫瑰][玫瑰]
子棟老師:
有機會了,我會把文灝媽媽提的那個問題,再深入展開。
果果媽賀曉燕:
[強][鼓掌]辛苦子棟老師了,期待!
子棟老師:
讀經典,除了讀明白文字意思,還有其它獲取經典智慧的通道的。
文灝媽劉小惠:
非常感謝子棟老師[玫瑰]同時也期待后面的深入展開。
文文媽邱亞娟:
我一邊假裝工作,一邊聽著老板的腳步,一邊偷著看微信。真不過癮。[呲牙]
子棟老師:
@豫鄭州文文媽邱亞娟不能影響工作哈,工作忙,就后面爬樓學習。
佳欣媽陳翠森:
感恩子棟老師的大愛分享,非常的睿智和受用!少在群里冒泡,不過有空都會爬樓學習[憨笑]
文文媽邱亞娟:
不會影響工作,怕被老板看到。[調皮]
子棟老師:
@豫鄭州文文媽邱亞娟熱愛生活,熱愛工作,自然提高工作效率。
果果媽賀小燕:
[強][強]那是,學習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育兒,宜家!
文文媽邱亞娟:
我受子棟老師和群里愛學習的家人影響和帶動的。感恩遇見你們![玫瑰][玫瑰][玫瑰]
博楷博遠媽王靖:
@豫鄭州文文媽邱亞娟哈哈,那就堅持早起學習,把日記記起來!!記錄我們的成長,孩子的成長,給將來的我們和孩子一個大大的禮物!
佳琳媽林麗聰:
非常感恩子棟老師的分享,受益匪淺,[玫瑰][玫瑰][玫瑰]
博睿博韜媽陳惠:
感恩子棟的分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知道家長參與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此重要,直接導致不同的結果。
星燁媽童珠蘭:
感恩子棟老師分享。[玫瑰][玫瑰][玫瑰]我學習到了成長是有分階段的,孩子13歲前,反復素讀經典,是在進行量的儲備,記憶力的保持。到了孩子13歲以后,就可以進行智慧反芻,到時就會有質的飛越。我們讀經一定要大人跟著孩子一起學起來,大人的成長可以給到孩子有價值的引領,也可以讓孩子更好地在生活中體悟經典,運用經典。
鈺桐梓鑫媽顏麗娜:爬樓學習了,每天十點剛好是病人拿藥高峰期,所以不能盯著手機看,上班也不允許一直刷手機。所以只能趁午休學習了。我們自己都不學,怎么要求孩子要認真學,有些經典語錄現在不懂意思,不代表以后不懂,儲備很重要。孩子習慣得培養很重要。
鈺桐梓鑫媽顏麗娜:欲將奪之,必固予之。字面上的意思,好像是,如果你想奪走他的東西,首先得先給他一些甜頭。忽然想到了賭博,一個第一次賭博的人到賭場,賭了一把,贏了,心里很是興奮,接著賭,又贏了,再賭再贏,這有點像放長線,釣大魚。最后通常會輸的慘重。如果沒有收手,或許就傾家蕩產了。這樣的解釋不知有沒有對題.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