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分四大部分:站姿、手勢、走動和面部表情。
一.站姿
站姿是演講者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重要性可想而知。
好的站姿:挺胸、收腹、雙腿伸直、雙腳打開比肩略窄一點點,保持這樣一個動作。女生前后錯步或站“丁”字步,給人感覺很優雅,而且顯得腿比較長。
切忌不良站姿:
1不倒翁式
身體像不倒翁似的搖擺。前后左右甚至螺旋式搖晃,給人感覺有點暈,讓觀眾感到你很緊張或者沒有準備好,甚至對觀眾進行催眠。
2賣拐式
晃在一邊就停了 。不要把一條腿彎下來,導致一肩高一肩低,如小品《賣拐》范偉被忽悠瘸了,肩膀是斜的腿是彎的。
3黛玉式
靠墻靠桌靠白板站立。
上述3種站姿削弱你的氣場,讓你在觀眾心里減分。
反思你有沒有中槍?
教給大家一個練習“穩”的方法:頂書!身體挺直、平視前方、雙手放于腰線以上,將一本書放在頭頂,背古詩,不要讓書掉下來。
二.手勢
手勢分為三大區間:腰帶以下叫低能區,基本沒有什么能量和氣場;腰帶到脖子處叫氣場區(高能區),氣場滿滿的感覺;超能區為脖子以上區間氣場極強。
五個不良手勢:
軍姿式、亞當夏娃式、老板式、悟空式、摸椅子。
手勢其實很簡單,只需把雙手舉到胸前,自然打開即可。五個實用手勢:
1巴馬式:
這是奧巴馬常用的手勢動作,把大拇指、食指捏在一起,可以用來做強調,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
2切菜式:
雙手或單手像切菜一樣,先左邊切一下,然后中間切,再右邊切。
3合十式:
雙手合十,放在腹部前邊,這樣的話也會非常的自然和優雅。
4左右雙式:
左邊打開一下、右邊打開一下,再雙手打開一下。
5數字手:
123點,手勢的邏輯變化表示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
使用恰當的手勢動作不僅可以提升氣場和能量,還能表達出演講的內容和演講者的情緒。
切忌邏輯性錯誤,講到第三點手勢是二。
三.走動
適當走動。
離觀眾越距離越近,觀眾能感受到的氣場就越強,盡量站在靠近觀眾的地方。
不同的位置可以加強自己的邏輯內容。比如整個演講講三點:講第一點,站在左側;講第二點,站在右側;到了第三點,再回到中間。這樣的方法同樣適用于過去、現在、將來的時間邏輯。
走動時保持傾斜45度角,讓身體面向觀眾,始終保持跟觀眾的鏈接。
四.面部表情
兩個重點:微笑和眼神交流。
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是微笑。標準的微笑是露出上面的八顆牙齒。心情好時自然面帶微笑,這就是相由心生;心也可以有相生,保持刻意微笑,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好一些,你可以把自己的八顆牙齒全露出來,笑一會兒。朋友們,來吧,嘗試一下!
還有一個器官至關重要是眼睛,在面部笑的同時也要讓眼睛笑起來,用微笑起來的眼睛跟觀眾進行交流會拉近你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讓演講者更有親和力。這就是眼神交流,是演講高手鏈接觀眾的重要武器。
怎樣的眼神交流比較到位呢?分享給大家一個“堅定3”原則,也就是每一次的眼神交流要堅定,并持續3秒鐘。
盯著觀眾眼睛看并且真誠地看,觀眾跟你產生了鏈接,感覺被重視了,想走神都不好意思了。如果小場合的話,眼神至少跟每一位觀眾鏈接,每次可以持續三秒鐘。
站姿關鍵詞:穩。
手勢關鍵詞:開 。
走動關鍵詞:目的。
面部表情關鍵詞:真誠。
肢體語言整體關鍵詞:自然大方。
如何做到自然大方的肢體語言呢?霸占舞臺。
在舞臺上刻意練習逐漸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