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貞觀之治時期,回紇國是唐朝的一個藩屬國,每年都要給唐朝進貢,送大量的奇珍異寶。
有一年,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故事?;丶v國國主派緬伯高出使唐朝,國主知道唐朝物產豐富,國富民強,就想送給唐朝沒有見過的寶貝:天鵝,來表達自己的忠心。
從回紇到唐朝長安城有2000多公里,要歷經八個月才能到達,一路上風風雨雨,舟車勞頓。鳥籠里的天鵝,失去了自由之身,顯得異常的疲憊與煩躁。
一天,緬伯高等人經過沔陽湖時,美麗的湖面波光粼粼,湖水輕蕩。天鵝一下子猶如見到了自己的媽媽一樣,急于想投入它的懷抱,伸長脖子要鉆出鳥籠。緬伯高起了惻隱之心,打開鳥籠,放天鵝在水中游玩,哪曾想,天鵝喝足水之后,張開翅膀要飛了,緬伯高急了,用手去抓天鵝,抓下了幾根羽毛,天鵝還是飛走了。
望著遠去的天鵝,緬伯高不知所措,心急如焚,貢品丟了,如何面對唐王?如何向國主交待?
思來想去,他拿出一塊綢緞,小心翼翼地包好鵝毛,在綢鍛上面題詩一首:
“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
沔陽湖失寶,回紇情難拋。
上奉唐天子,請醉緬伯高。
物輕人義重,千里送鵝毛?!?/p>
當這首詩呈現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時,李世民被緬伯高的真情實意所感動,一片潔白的羽毛蘊藏著一顆珍貴的心。
千里送鵝毛,禮輕人義重,遠隔千山萬水,一片羽毛,讓兩個民族緊緊地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