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復知常
目前我們常說的五臟是解剖學上的心、肝、脾、肺、腎,傳統中醫上的五臟比這個范圍要稍稍擴大些。
中醫很大的理論篇幅是圍繞著五臟展開的,五臟即五藏,以藏為主。五臟藏五行之氣(五臟精微)并調節和供給整個身體其它部位的五行之氣,人體最大的倉庫和補給站。
五臟的五行之氣來源于六腑的吸收轉換,當然也有其它來源,暫且不說。六腑的吸收主要是胃、大小腸這三個;六腑的膽、三焦、膀胱以疏滲、過濾、凈化功能為主;大腸、膀胱、肺還兼具排泄廢棄物功能。這篇文章暫不說這些,做個簡單介紹。
1.五臟存儲
先說五臟存儲,五臟各管一種類型的精微物質儲存,就是五行之氣。就比如同為豆子,綠豆、黃豆、紅豆、黑豆,你要想隨時取用其中一個種類,最好的辦法就是分類儲存,五臟的儲存就有相似作用。把人體吸收的性質一致的能量放到一起,不斷的積累,以作其它器官使用。
五行之氣怎么存儲呢,五臟就那么大,如果一成不變的話不可能無止境的存儲吧。我的理解是不斷儲存不同質地的五行之氣,怎么理解。
舉個例子,假如你有一個儲錢罐,你剛開始錢少,只能用分幣裝載,才可能盡快裝滿;當你有更多的錢時,又需要都存進去,你會把分幣兌換成角幣,這樣就又可以存進更多的錢;然后把角幣兌換成元幣、十元幣、二十元幣、五十元幣、百元大鈔、銀幣、金幣,甚至后來的支票、存款賬戶。
這樣同樣是那個大小的儲錢罐,就可以實現儲存不同數量的錢幣,其購買力自然也就不同。五臟的存儲功能就和這個有點類似,可以不斷的存儲不同質地的五行之氣,不同質地的五行之氣就是不同層次的五行之氣。
這樣五臟就可以實現存儲無限量的五行之氣,并逐漸向優質方向發展。就如現實生活中一樣,有人通過財富積累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不同人的五臟因為存儲的五行之氣質地不一樣,相當于存儲的總量也是不一樣的,外在表現就是健康、長壽、亞健康、疾病等。
這就是五臟的第一功能存儲五行之氣,人體賴以生存之本。
2.五臟調節
在說五臟的調節功能之前,要知道五臟都各對應哪些部位,就如不同地區對口支援不同地區一樣,各負責一方。上面貼圖就是人體五行生克比較全面的反應,有興趣的可以仔細研究一下。比如肺主鼻、大腸、皮毛等,腎主耳、膀胱、骨髓等。這些都是中醫千百年來積累理論,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你的身體就是這么運轉的。
下面就說說五臟的調節功能,用一個實例來進行詳細解釋,一個弄明白了,其它所有相關的也是一樣,一通百通。比如腎主耳吧。
當腎氣足時,耳朵就會不斷得到腎氣的滋養,其功能就會正常。如果腎氣質地繼續提高時,耳朵還會得到進一步的滋養,耳朵功能得到進一步的調節,使得耳朵的功能更加增加,此時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這是一個不斷促進的過程。
當腎氣不足時,就容易出現耳鳴,此時耳朵的聽力就會慢慢的下降。比如小時候大家的聽力范圍是20-20000Hz,長大后就會不斷的減小,這就是腎氣不斷減弱導致的聽力不斷下降的原因。第一步是耳朵聽力的頻寬下降,如果進一步發展就是聲音敏銳度的下降,比如年齡大的人耳聾。
腎氣不足導致的聽力下降是我們最能明確感受的,因為這是耳朵的主要功能。期間耳朵的其它反應,如耳屎的增加啊,冬天耳朵容易受凍啊等等,這些都是不容易注意的變化。偶爾的耳朵內部的疼痛,如果不是其他可知的原因引起的,大多也是與腎氣不足有關,這就需要中醫的判斷了。
在腎氣不足時,如果通過養生,不斷的把腎氣補起來,耳朵得到腎氣的補充,就會不斷的再被滋養,一些異常就會不斷的得到改善甚至消失。
當然如果是耳朵發生病變時,可以直接通過治療耳朵得到治療改善,這就是直接治標,哪痛醫哪。如果能夠同時把腎一起治療,這就是標本兼治。
3.五臟互調
五臟除了調節其它器官、部位以外,五臟本身也能夠相互調節,這就是中醫里面經常說的五行生克。具體的五行如何生克乘悔大家可以看看網絡上,到處都是,講解的也很好。
五臟的相互調節,就比如兄弟有難互助,上陣父子兵一樣。假如腎氣不足了,肺氣又有余,肺氣就會相助。但也有搗亂的時候,明明腎氣不足,但肺氣更糟,這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樣就容易發生比較嚴重的病變。這就如窮人隨便遇個小災小難就很難讀過,富人在大災大難發生時仍有辦法解決一樣的道理。
這個道理使得我們更加明白讓五臟強壯的重要性,每個都不能差,即使達不到每個都好,至少也要有一個非常好,就如一個人有個富豪親戚。當自己實在窮的不行了,讓富豪親戚隨便救濟一點點,好歹可以渡過餓死的難關。
4.調節通道
那么五臟之氣是如何調節的呢,不可能憑空到達吧。這就涉及了另外兩個系統,一個是血液循環系統,一個是經絡循環系統。
血液循環系統,現代醫學已經研究的很多了,主要是通過血液循環把五臟的營養物質通過血液運往全身,包括氧的補給等等。
經絡循環系統是中醫說的多,西醫不明所以的,甚至被很多人否認。其實這個系統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你否不否定,它都在你的身體里運行。經絡系統主要通過運輸氣來實現各部分調節,比如把腎氣運輸到耳,除了血液運輸一部分外,大都是通過經絡系統運輸的。
循環通道容易堵塞,有形的血液循環,最容易堵塞的是毛細血管,當然也有心臟動脈堵塞的,就是心臟病了。經絡循環更容易堵塞,導致經絡不通,民間有個判斷標準,痛則不通、痛則不通,就是敲擊時疼痛反應來判斷經絡是否暢通。
其實大部分人都存在循環通道堵塞問題,只是血液循環更容易被發現,經絡循環很難發現而已。我們很多時候,養生首要問題是疏通循環通道,這樣人體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人體還有很多其它的循環系統,也都在無時無刻的發生作用。
5.五臟養生
之所以說上面五臟的存儲調節功能,把人體最重要的五臟系統給大家介紹清楚。清楚了以后,可以為大家所用。
雖然簡單的了解,很難達到治病的目的,但知道原理,無論養生還是治病,都有方向,不至于盲從,也有判斷的標準和準則。
養生最重要的是積累五行之氣,用來濡養全身。要想濡養全身,你的循環系統要正常運轉。這樣你就會知道,無論血液系統還是經絡系統,只是一個循環運輸的通道而已,真正的健康之本還是身體積累的五行之氣。
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放松可以疏通經絡,這些是有效的養生方式。五臟的存儲和調節功能才是根本,這也是為什么中醫那么注重五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