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活蝦,整個過程沒有發現異樣后付款60元,公平秤一秤傻眼了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蕓堅持正能量的導向,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蕓
一、網友爆料
今天早上去菜市場買活蝦,老板撈了一把蝦,瀝完水后裝進了袋子里,整個過程中,沒有發現什么異樣。最后結算60元,老板說還刨了兩塊四的皮做優惠。
買完蝦后,怎么掂都不對勁,我在二樓找到了市場設立的公平秤稱蝦,0.76公斤,金額顯示為60.80元。隨后,我把蝦撈到攜帶的塑料袋里再稱,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一次顯示的重量只有0.53公斤,金額為42.40元,足足少了4.6兩!
隨后查看黑色袋子發現,袋子里面有很多水,上秤后剛好0.23公斤,近半斤水,裝個海鮮真的需要這么多水?不過更令人吃驚的在后面,我發現兩分鐘前還挑選的活蹦亂跳的蝦,現在已經全死了。“你肯定是被調包了,”一旁的路人說。
無語,果然到處是套路!平民百姓,買菜遇到少稱,買肉類差5錢買菜差1兩能理解,但是價格搞鬼,重量差近半斤,是不是做生意太不誠信了?
隔行如隔山,雖然看起來無傷大雅的小事,可能小的上不了臺面,可是,就如此小的事情就是這么常見,你說不在乎吧,一次兩次還行,時間長了,說真的誰受得了?
賣家缺斤少兩,很多消費者臉皮薄,說話又文縐縐,你跟賣家在講正義與誠信的時候,一堆人圍觀,到時氣急敗壞,說話慢,說不過對方,最后“哇”的一聲哭出來,別人看了會笑話,又匆匆離去,并沒有人與你同仇敵愾,他們反而覺得是你小氣與計較。
二,普遍存在的問題。
1、許先生介紹,自家樓下小區有一家湖南彭廚餐飲,出售的小龍蝦39元一斤,這家餐館在夏季時做活動說是“買兩斤送一斤”,所以他經常帶著孩子下樓吃鹵蝦。但近期許先生發現,每次端上桌的小龍蝦明顯份量不足,但服務員堅稱分量充足,而該餐館卻不提供現場稱重,無奈每次都吃了啞巴虧。
記者調查后,實際購買了4斤,按優惠活動總共6斤。實際顯示僅有2.098千克,4斤過一點點,當記者再次返回找到前臺服務員提出缺斤少量問題時,這名服務員立即改口稱,她們是按活蝦的重量進行出售。
2、這還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好多年以前,還和一個賣香蕉的小販吵了一架。因為,實在太過分了,買了兩斤的香蕉,才給我了一斤半。好在,那女的,也不是很厲害。吵到最后,她補給我了。但那次吵架,我也很后悔。因為,我抱著孩子,孩子不明白為什么吵架,有點嚇到了。
3、記得一次在菜市門口,小孩非要吃沙糖桔,沒辦法買了一斤,價格是比超市便宜一塊錢,可是稱過后拿到手明顯感覺不對勁。可是看著那個老太太的尖嘴猴腮像,少了至少2-3兩,可是小孩哭鬧著要吃,也就沒有理睬她,畢竟幾塊錢的東西。不過自從這以后基本不在小攤小販買水果什么的。
4、去路邊買枇杷,因為剛上市價格比較貴。我也沒有講價,想著小商小販不容易,但回家準備吃枇杷就傻眼了,除了一兩個比較好的,其它的個頭又小還有傷,就是爛果買高價。老公說我傻,自己怎么不挑挑,明明我挑的好枇杷,為什么變成這樣明顯的掉包了,從此我不在買所謂的自產自銷的小販水果。
三、小惡不犯法,無奸不商
正所謂無奸不成商,路邊攤賣的水果一般都會比店鋪賣的價格要便宜一點,商販就是抓住了顧客貪小便宜的心理。那么缺斤少兩的現象自然就是避免不了的,一般也沒有幾個人去計較那么多。
當然,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其實水果商販給出的賣價和克扣的斤兩算在一起,其實賣價也就和水果店賣的差不多甚至比水果店賣的還貴。
泉哥說他很少在路邊攤買水果的,情愿去水果店里買貴點的,也不愿意去和路邊水果商販去爭論重量對不上賣價的問題,因為一旦爭論你反而成了有問題的人,路人不會覺得缺斤少兩是什么問題,反而認定你小氣,欺負小商販子,他們生活不容易,弱就有理。講理就是自找苦吃。
這些挑著擔子買水果的人,一直流動,所以就算你上當了,你根本找不到她們理論,就算找到了也是白搭,離貨不承擔責任。
這讓筆者想起母親講的一件事情,把人性的貪婪演繹得淋漓盡致。母親當時還年輕,是手工藝的工人,有一次給工廠里的門市送貨。那個年代拉貨的小汽車很少,母親用自行車馱著,路上掉了兩片蒸饅頭用的蒸箅(南方叫蒸籠,北方叫箅子),被一女的撿了。
母親發現后請求歸還,人家反問母親,哪一只眼看見她撿的蒸箅就是母親丟的?母親說上面的鐵絲扣是她扣的,可是人家就是不歸還。母親說我也是個打工的丟了要賠償,要不給你一碗飯錢,你還給我。
兩片蒸箅可能只值兩三塊錢,母親一個月的工資20多元,一碗燴面當時8毛錢,可人家不依不饒。最后母親的同事直接開罵,說你怎么不去炕角仡佬里拾娃娃呢?圍觀的人很多,看熱鬧看笑話的人聚集在一起,一個老人做了中間人,讓母親給人家一元錢,讓拾蒸箅的人把蒸箅還母親。
中國人說拾金不昧,也說占為己有。很多時候占為己有才是大多數人的做法,于是小騙的人處處都是,小惡不犯法,無奸不商。
四、經歷
筆者去了南京,帶著3歲的兒子讓他去看看什么是千年繁華,更讓他知道什么是國家災難。一個南京足矣。以前筆者認為,南京應該是民族情意最濃的城市,不為別的,只為大家都是流著同樣的血液,趟過民族災難的長河艱辛走來。
在一家買小龍蝦的店前兒子停了下來,店主撥弄著兩大盆龍蝦,吆喝著買3斤送一斤。并且熱情得讓兒子看龍蝦,3歲的兒子好奇的看著,為了教兒子怎樣抓龍蝦,我讓兒子挑。兒子太小,4斤龍蝦挑了好久。
挑好后龍蝦被提去了后廚加工,我坐在門外的凳子上看著兒子玩蝦,對面烤生蠔的味道吸引了兒子,好不容易去趟南京,南京的海鮮不比蘭州,價格還是比較親民。付完龍蝦錢后給店主說了一聲帶兒子去對面買生蠔。
我屬于節約型的女性,只買了兩個,想著兒子喜歡吃就全吃了,不喜歡吃我再吃。就在兒子吃生蠔的時候,我看見賣龍蝦的店主提著我挑選龍蝦的桶從店里走出來,把我和兒子挑的龍蝦全部倒進了大盆里。
起初沒多想,不多時,一對年輕的情侶又開始挑蝦,挑完后店主讓情侶把掉好的蝦拿了進去交給服務員,情侶去里面坐了,隨后一桶蝦又被提出來重新倒在了大盆里。店主以為我沒有看到,結果我全部看見了。
果然,做出來的蝦肉質干癟,明明顯顯就是死蝦做的。我早已經沒有了吃蝦的心情,任由兒子撥弄著蝦不會吃。或許對于西北人來說,冷凍的蝦尾和小龍蝦再熟悉不過了,但是100元的活蝦讓我重新認識了南京。
中國任何地方的民族情都不及南京,一個對同胞寬容和認可的程度更應該是空前的,任何地方的欺騙或許觸動不了我的痛,但一場被欺騙的龍蝦讓我痛得顛覆了認知。本想找消協和店家計較理論一番,兒子還小,這些與我想讓他感受的南京格格不入,我選擇了沉默,帶著兒子離開了。
以誠為本,以信立業是基本,多少人已經忘記了?一次的買賣成了欺騙,回頭的顧客就沒有了,以吃為業的行業,回頭客才是能掙錢的基礎,可是,又有多少人懂?任何地方都一刀割,那管你下次還來不來了。
五、寫在最后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很是正能量,說路邊的小攤比大超市需要你,你買他們的東西就是幫助他們生活。可是,大家都是尋常人,一兩次的上當不要緊,上太多的當,憐憫被磨滅時,大家情愿選擇超市去挑選,貴在明處,至少自己挑成怎樣就怎樣不會被掉包,更不會缺斤少兩。
善良每一個人都有,但一次次被傷害后,誰也沒有權利去強制別人善良,好比路邊小販希望買主多,更希望上當的買主善良,被欺騙后不要計較。小販強制買主善良,那么,自己可能善良,童叟無欺貨真價實的道理又懂了多少?
5月30日,貴陽一名擺攤老人賣給一名8歲男童幾個爛桃子。男童的父親知道后,來到水果推將老太的水果摔落一地。有路人稱,小孩來買桃子,老太就拿爛的給,這是她自找的。
這個視頻一下子火了,為什么火,因為有共性大家都有相同的經歷。
中國有句老話“童叟無欺”,恃強凌弱也是最讓人們所鄙視的。可很多卑劣做法,就是有人選擇去做,只有自己受到傷害才會出來怒罵,要是欺騙了別人則認為別人傻,這樣的行為的確令人憤慨,也理應受到譴責。
畢竟生活中大家買個水果,不可能都時刻防備著,小心被騙?那做人得多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很難改變,大部分人一生都為溫飽掙扎,沒有受過系統教育,導致一些道德品質不佳的人,無論年紀大小,但脾氣并沒有變好,占小便宜、為了利益誣陷好人等丑惡現象時有發生,人性中的弱點被無限放大。
筆者要說的是,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善待他人才能被他人善待。
【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臺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部分素材和配圖來源網絡,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買活蝦,整個過程沒有發現異樣后付款60元,公平秤一秤傻眼了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蕓堅持正能量的導向,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蕓
一、網友爆料
今天早上去菜市場買活蝦,老板撈了一把蝦,瀝完水后裝進了袋子里,整個過程中,沒有發現什么異樣。最后結算60元,老板說還刨了兩塊四的皮做優惠。
買完蝦后,怎么掂都不對勁,我在二樓找到了市場設立的公平秤稱蝦,0.76公斤,金額顯示為60.80元。隨后,我把蝦撈到攜帶的塑料袋里再稱,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一次顯示的重量只有0.53公斤,金額為42.40元,足足少了4.6兩!
隨后查看黑色袋子發現,袋子里面有很多水,上秤后剛好0.23公斤,近半斤水,裝個海鮮真的需要這么多水?不過更令人吃驚的在后面,我發現兩分鐘前還挑選的活蹦亂跳的蝦,現在已經全死了。“你肯定是被調包了,”一旁的路人說。
無語,果然到處是套路!平民百姓,買菜遇到少稱,買肉類差5錢買菜差1兩能理解,但是價格搞鬼,重量差近半斤,是不是做生意太不誠信了?
隔行如隔山,雖然看起來無傷大雅的小事,可能小的上不了臺面,可是,就如此小的事情就是這么常見,你說不在乎吧,一次兩次還行,時間長了,說真的誰受得了?
賣家缺斤少兩,很多消費者臉皮薄,說話又文縐縐,你跟賣家在講正義與誠信的時候,一堆人圍觀,到時氣急敗壞,說話慢,說不過對方,最后“哇”的一聲哭出來,別人看了會笑話,又匆匆離去,并沒有人與你同仇敵愾,他們反而覺得是你小氣與計較。
二,普遍存在的問題。
1、許先生介紹,自家樓下小區有一家湖南彭廚餐飲,出售的小龍蝦39元一斤,這家餐館在夏季時做活動說是“買兩斤送一斤”,所以他經常帶著孩子下樓吃鹵蝦。但近期許先生發現,每次端上桌的小龍蝦明顯份量不足,但服務員堅稱分量充足,而該餐館卻不提供現場稱重,無奈每次都吃了啞巴虧。
記者調查后,實際購買了4斤,按優惠活動總共6斤。實際顯示僅有2.098千克,4斤過一點點,當記者再次返回找到前臺服務員提出缺斤少量問題時,這名服務員立即改口稱,她們是按活蝦的重量進行出售。
2、這還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好多年以前,還和一個賣香蕉的小販吵了一架。因為,實在太過分了,買了兩斤的香蕉,才給我了一斤半。好在,那女的,也不是很厲害。吵到最后,她補給我了。但那次吵架,我也很后悔。因為,我抱著孩子,孩子不明白為什么吵架,有點嚇到了。
3、記得一次在菜市門口,小孩非要吃沙糖桔,沒辦法買了一斤,價格是比超市便宜一塊錢,可是稱過后拿到手明顯感覺不對勁。可是看著那個老太太的尖嘴猴腮像,少了至少2-3兩,可是小孩哭鬧著要吃,也就沒有理睬她,畢竟幾塊錢的東西。不過自從這以后基本不在小攤小販買水果什么的。
4、去路邊買枇杷,因為剛上市價格比較貴。我也沒有講價,想著小商小販不容易,但回家準備吃枇杷就傻眼了,除了一兩個比較好的,其它的個頭又小還有傷,就是爛果買高價。老公說我傻,自己怎么不挑挑,明明我挑的好枇杷,為什么變成這樣明顯的掉包了,從此我不在買所謂的自產自銷的小販水果。
三、小惡不犯法,無奸不商
正所謂無奸不成商,路邊攤賣的水果一般都會比店鋪賣的價格要便宜一點,商販就是抓住了顧客貪小便宜的心理。那么缺斤少兩的現象自然就是避免不了的,一般也沒有幾個人去計較那么多。
當然,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其實水果商販給出的賣價和克扣的斤兩算在一起,其實賣價也就和水果店賣的差不多甚至比水果店賣的還貴。
泉哥說他很少在路邊攤買水果的,情愿去水果店里買貴點的,也不愿意去和路邊水果商販去爭論重量對不上賣價的問題,因為一旦爭論你反而成了有問題的人,路人不會覺得缺斤少兩是什么問題,反而認定你小氣,欺負小商販子,他們生活不容易,弱就有理。講理就是自找苦吃。
這些挑著擔子買水果的人,一直流動,所以就算你上當了,你根本找不到她們理論,就算找到了也是白搭,離貨不承擔責任。
這讓筆者想起母親講的一件事情,把人性的貪婪演繹得淋漓盡致。母親當時還年輕,是手工藝的工人,有一次給工廠里的門市送貨。那個年代拉貨的小汽車很少,母親用自行車馱著,路上掉了兩片蒸饅頭用的蒸箅(南方叫蒸籠,北方叫箅子),被一女的撿了。
母親發現后請求歸還,人家反問母親,哪一只眼看見她撿的蒸箅就是母親丟的?母親說上面的鐵絲扣是她扣的,可是人家就是不歸還。母親說我也是個打工的丟了要賠償,要不給你一碗飯錢,你還給我。
兩片蒸箅可能只值兩三塊錢,母親一個月的工資20多元,一碗燴面當時8毛錢,可人家不依不饒。最后母親的同事直接開罵,說你怎么不去炕角仡佬里拾娃娃呢?圍觀的人很多,看熱鬧看笑話的人聚集在一起,一個老人做了中間人,讓母親給人家一元錢,讓拾蒸箅的人把蒸箅還母親。
中國人說拾金不昧,也說占為己有。很多時候占為己有才是大多數人的做法,于是小騙的人處處都是,小惡不犯法,無奸不商。
四、經歷
筆者去了南京,帶著3歲的兒子讓他去看看什么是千年繁華,更讓他知道什么是國家災難。一個南京足矣。以前筆者認為,南京應該是民族情意最濃的城市,不為別的,只為大家都是流著同樣的血液,趟過民族災難的長河艱辛走來。
在一家買小龍蝦的店前兒子停了下來,店主撥弄著兩大盆龍蝦,吆喝著買3斤送一斤。并且熱情得讓兒子看龍蝦,3歲的兒子好奇的看著,為了教兒子怎樣抓龍蝦,我讓兒子挑。兒子太小,4斤龍蝦挑了好久。
挑好后龍蝦被提去了后廚加工,我坐在門外的凳子上看著兒子玩蝦,對面烤生蠔的味道吸引了兒子,好不容易去趟南京,南京的海鮮不比蘭州,價格還是比較親民。付完龍蝦錢后給店主說了一聲帶兒子去對面買生蠔。
我屬于節約型的女性,只買了兩個,想著兒子喜歡吃就全吃了,不喜歡吃我再吃。就在兒子吃生蠔的時候,我看見賣龍蝦的店主提著我挑選龍蝦的桶從店里走出來,把我和兒子挑的龍蝦全部倒進了大盆里。
起初沒多想,不多時,一對年輕的情侶又開始挑蝦,挑完后店主讓情侶把掉好的蝦拿了進去交給服務員,情侶去里面坐了,隨后一桶蝦又被提出來重新倒在了大盆里。店主以為我沒有看到,結果我全部看見了。
果然,做出來的蝦肉質干癟,明明顯顯就是死蝦做的。我早已經沒有了吃蝦的心情,任由兒子撥弄著蝦不會吃。或許對于西北人來說,冷凍的蝦尾和小龍蝦再熟悉不過了,但是100元的活蝦讓我重新認識了南京。
中國任何地方的民族情都不及南京,一個對同胞寬容和認可的程度更應該是空前的,任何地方的欺騙或許觸動不了我的痛,但一場被欺騙的龍蝦讓我痛得顛覆了認知。本想找消協和店家計較理論一番,兒子還小,這些與我想讓他感受的南京格格不入,我選擇了沉默,帶著兒子離開了。
以誠為本,以信立業是基本,多少人已經忘記了?一次的買賣成了欺騙,回頭的顧客就沒有了,以吃為業的行業,回頭客才是能掙錢的基礎,可是,又有多少人懂?任何地方都一刀割,那管你下次還來不來了。
五、寫在最后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很是正能量,說路邊的小攤比大超市需要你,你買他們的東西就是幫助他們生活。可是,大家都是尋常人,一兩次的上當不要緊,上太多的當,憐憫被磨滅時,大家情愿選擇超市去挑選,貴在明處,至少自己挑成怎樣就怎樣不會被掉包,更不會缺斤少兩。
善良每一個人都有,但一次次被傷害后,誰也沒有權利去強制別人善良,好比路邊小販希望買主多,更希望上當的買主善良,被欺騙后不要計較。小販強制買主善良,那么,自己可能善良,童叟無欺貨真價實的道理又懂了多少?
5月30日,貴陽一名擺攤老人賣給一名8歲男童幾個爛桃子。男童的父親知道后,來到水果推將老太的水果摔落一地。有路人稱,小孩來買桃子,老太就拿爛的給,這是她自找的。
這個視頻一下子火了,為什么火,因為有共性大家都有相同的經歷。
中國有句老話“童叟無欺”,恃強凌弱也是最讓人們所鄙視的。可很多卑劣做法,就是有人選擇去做,只有自己受到傷害才會出來怒罵,要是欺騙了別人則認為別人傻,這樣的行為的確令人憤慨,也理應受到譴責。
畢竟生活中大家買個水果,不可能都時刻防備著,小心被騙?那做人得多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很難改變,大部分人一生都為溫飽掙扎,沒有受過系統教育,導致一些道德品質不佳的人,無論年紀大小,但脾氣并沒有變好,占小便宜、為了利益誣陷好人等丑惡現象時有發生,人性中的弱點被無限放大。
筆者要說的是,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善待他人才能被他人善待。
【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臺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部分素材和配圖來源網絡,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