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提及某本書時,即使是耳熟能詳的一本書,也只是“我對這本書有印象”,很難對書的具體內容做出詳細介紹。讀過許多書,囤了許多書,真正留在記憶中的,卻少之又少。
那么,問題來了:你會讀書嗎?讀過的書,你能記住多少?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帶我們利用一本普通的筆記本,實現幾個不普通的目標:讀書不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使之成為屬于自己的東西;深入理解書中的要點或思想,并隨時拿來參考。
簡單來講,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利用筆記本把書中的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思想這一讀書方法的書。
市面上關于讀書方法的書層出不窮,多讀、速讀、亂讀、列讀、慢讀……目標都是為了讀完每一本書,都能有扎實的收獲。
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日),素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他在書中提到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將一本普通的筆記本帶入讀書生活的方方面面,帶我們與書本來一次深刻的交流,簡單、實用,關鍵是有效。
奧野宣之先生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出的“與書相處”的五個階段: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咱們從以下三點來說:
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選書
讀書并不是簡單的拿起一本書來讀,一時頭腦發熱買回一堆“熱門書”、“暢銷書”,只是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讀書的首要步驟應該是選自己真正喜歡的書,找到可以伴隨自己一生的書。
我們常說尋找“靈魂伴侶”,同樣的,讀書也要找到能夠走進自己靈魂深處的書。時間是寶貴的,而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讀無用的書上,無異于虛度光陰。所以,選書的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怎樣選書?
首先,準備一本普通的筆記本,平時讀書的感想,看電視、聽廣播、與人聊天等引發的思考,亦或是某個場景的靈感閃現,任何想到的內容都立刻按照時間順序寫在筆記本上。
平時在和孩子相處、孩子與同學相處,家長之間、家長于老師的溝通過程中,會有很多育兒、生活方面的想法,都可以及時記在筆記本里。
另外,注意收集一些感興趣的書評信息,出版社、書店的剪報,自己喜歡的作者的采訪新聞等保存到筆記本里,將這些信息匯總,最終列出“購書清單”。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到書店后,容易被琳瑯滿目的書目整的眼花繚亂,對有選擇綜合癥的人來說,是很大的考驗,而沒有明確的目的,往往會被包裝過度的廣告迷惑,容易沖動買下并不需要的流行書亦或是暢銷書。
帶上購書清單,主動選擇自己想要的書籍,同時也節省了許多選書的時間和購買不必要的書的費用。
我曾經在《拆掉思維里的墻》中發現《小狗錢錢》的推薦,隨后又買來作者的另一本《財務自由之路》,繼而讀了《富爸爸 窮爸爸》系列等書籍,在一個微信公號里看到《格局逆襲》的推薦,這些書都對我的認知、眼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作者提出的“找到能幫自己找書的‘樞紐書’”的方法可以試試!
隨著購書次數的增多,每個人最終都會摸索出自己的購書方式,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很多選書細節,很值得借鑒。
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為精神財富
帶著寫讀書筆記的目買書、讀書,讀書這件事本身就發生了變化:“當你一邊思考一邊讀、記筆記時,會不由自主多讀幾遍,然后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經讀過三五遍了”。盡可能多的將一本書的內容消化吸收,遠遠勝于囫圇吞棗的“瀏覽”十本、幾十本書。
筆記讀書法需要我們進行讀書、劃重點、寫讀書筆記三個步驟。在做筆記前,需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做標記:通讀→重讀→標記,分階段把重要的內容篩選出來。
這又是一個反復閱讀的過程,不過反復閱讀的內容是精心篩選出來的“重點部分”。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
通過前面做的標記,選出需要摘抄的內容,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以下內容: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標記);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標記)。
摘抄和評論交替進行,趁著印象深刻快速寫下自己的感想。為避免寫評論時過于追求完美而難以下筆,評論可以是簡單的“寫得很好”、“很棒”這樣的話,重點是“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和“寫主觀評論”。寫出來,并堅持寫下去。
“好主意不會憑空出現”,記筆記的過程,也是將書中知識消化吸收的過程。將書中的內容消化吸收后轉化成自己的語言,使之成為自己隨手可用的“知識儲備寶庫”。
學以致用
最后來說活用,將書中知識真正收為己用,使之成為自己的智慧——那將是我們不可估量的財富寶庫。
“只有在讀完書后對書中的內容做出反應,進行主動思考,才能真正掌握這本書的內容。”——及時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對摘抄的感想,以及由書中內容想到的一切,久而久之,我們的讀書活動會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
重讀筆記,反復讀的過程,書中知識完全融入自己的內心,產生源源不斷的靈感,進而催生出新的原創文章,終極目標——將創意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讀書在不同的階段,情境、心境、閱歷隨時在發生變化,“感想”也隨之改變。而我們重讀、翻看之前的讀書筆記,會產生新的靈感,進而突破工作、生活中的瓶頸。
教(輸出)是最好的學(輸入)!寫書評、讀后感的過程也是反復輸入、輸出的過程。越多的輸入,越容易讀到相關內容時激發出思想的火花,文思泉涌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了。
通過《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閱讀,我會更加重視平時多注意收集、積累思想,隨時帶著一本筆記本,想到什么立馬記下來。靈感來自任何時刻的一閃念,養成勤動筆的習慣,點子會越來越多。
讀書筆記會改變我們的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又會帶來思考方式的轉變。讓我們隨時把筆記本帶在身邊,一起來見證這段神奇的轉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