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讀稻盛和夫先生的書《心的囑托》
很多朋友都在推薦這本書,書中寫到有人問稻盛先生,心在哪里,稻盛先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心就是良心。
稻盛和夫整本書,滿滿的正能量,他認為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一切事物都是我們內心所塑造,內心的想法可以影響和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
稻盛和夫先生年輕的時候,進入了松風工業,艱苦且糟糕的環境迫使他也最終像其他人一樣開始怨天尤人,苦悶彷徨,然而,無處可去的窘境最后令他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心態,既然無路可走,那就干脆細心革面,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這時候,休眠的種子在艱苦的環境中開始復蘇萌芽,結果,命運就由此逆轉。他回憶說,絕對不是他的能力提升,也不是公司給了他更優越的工作環境,僅僅是因為改變了他的思維方式,改變了心態,周圍情況就煥然一新。
稻盛和夫的人生就是一個普通人通過改變心走向成賢成圣之路,收獲圓滿人生的范本。
當他秉持一顆患得患失、自私自利的心時,人生就充滿了挫折;當他被外界所逼迫,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心態時,人生就出現了亮色。
當他從中獲得感悟,開始駕馭自己的心靈時,人生就進入了正向循環。
稻盛和夫先生提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利他。一切的成功都歸結于利他之心。
中國有句話叫做怕什么,就來什么,一切由心生。
善良的動機是引導事業走向成功的關鍵。
稻盛和夫先生在進入通信事業前,反復問自己,參與進去,真的是處于善良的動機嗎?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吧,連一絲一毫的私心都沒有嗎?
他對自己苛刻到這種地步。
其實稻盛和夫先生的這種境界,我是很難領悟的,在目前這種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下,以結果為導向是最重要的標準
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很功利,我們越來越吝嗇去關心他人,越來越吝嗇和朋友們聊天,仿佛沒有業務交集,再熟悉的朋友都難以聚會一次。
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已經容不下干凈純潔的人或者事了。
很多事情不能只憑親切的關愛之心,一切就能順利推進,想要做成功某件事,必須具備不懼任何困難,果敢突進的強大意志,以及無論如何都要達成目標的使命感。
管理一個部門也是如此,管理者對下屬同事愛護有加,體諒他們的辛苦勞累,這種悲天憫人的心懷是要有的,但是如果因為悲天憫人而減輕他們的工作量,降低他們的工作要求,這就是對他們不負責的做法。
這就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稻盛和夫的心法,其實和王陽明的心法同宗同源。不同流合污,也不做清流,順勢而為,按照心的指引,接受一切安排。
不管遭遇到怎樣的苦難,都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和遭遇,在忍耐的同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持續不斷的拼命努力,這樣的人才能不斷開拓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