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大半年的時間已然過去,在這期間漫長而又焦慮的日子里,多次想提筆寫下一篇感悟札記,囿于各種緣由遲遲沒有成型,但是我清楚,最終總是要留下點什么,算是對過往有所交待的,對今后有份期待,于是乎,就有了眼下的這篇生活隨筆。
初入職場、熱愛驅動成長
自大學課程結業,率先入職,勤于苦練,樂于實習。
2012年11月27日,記得很清楚,那是跨入職場的第一天,事業也由此翻開嶄新一頁,初入好博,從實習生做起,從銷售做起,從最基層的做起,酒店展是第一個項目,我和另外一個同事頂著項目經理下達的“一個月不開單就立馬走人”指標,開始了電話呼叫和廣州跑展,兩人從廣州展會僅收獲數百張名片,回漢被一頓訓斥,第一次因公出差,特別興奮,過程經歷,至今難忘。
爾后,又因各種緣由借調進入廣告展會,剛開始做廣告展的銷售工作時候,對行業知識、產品類別、目標客戶、市場研判一無所知,但對工作充滿了激情,那是一份純粹的熱愛、也是一份由衷的喜愛,特別是合同簽訂后收獲的沉甸甸成就感,相比于銷售提成要滿足的多,猶如2013年李安導演獲得奧斯卡獎項后只身坐在麥當勞餐廳,啃著漢堡包,直面這“小金人”會心一笑一般。這種感覺它會讓你覺得職場充滿了無限可能,人生的精彩視乎才剛剛開始。在合同簽訂越來越多的時,自己也從行業小白成長為行業活動人士,伴著而來的是成就感的閾值在慢慢的減緩。
8年值守? 感恩每一次相遇
自以實習生身份加入好博近8年,8年的時間,轉眼即逝,8年里看到人來人往。時間沖淡記憶,但是也加深了感情,在這期間和同事朝夕相處,省外共事,集體的活動,共同的經歷讓我們更加珍惜,這期間,我得到了很多同事的幫助和領導的庇護和指導,才讓我獲得了職業的成長和業務能力的提升,在次表示感謝,感謝這條戰壕的“戰友”,那些年一起布撤展的經歷;感謝一起走來的同事那些年一起合肥、成都共同開疆拓土的時光,感謝在任期間的各位領導,那些年一同走南闖北,提攜資助,直教指導,另帶我見識業界前輩,獲得見識和更新的行業認知。
然而這趟列車終究輪到了我到站下車,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希望在后面長路漫漫亦能途中相遇,共同分享成長,述說經歷。
持續積累? ? ? 亦客亦友
8年的時間,積淀了個人行業的深度認知,也結交了很多客戶朋友。8年里,我從北歐葡萄酒公司參加酒店展,開啟了展會銷售第一單,爾后因為各種原因調劑進入廣告展,初始廣告展,對行業毫無認知,對銷售開單的迫切需求,夜以繼日,終于在臨沂南天標牌的客戶那里拿下了廣告展的第一單。這期間的不斷積累和挖掘,現在業已累計與735家廣告行業客戶及酒店、食材、農機等數家客戶產生聯系,每年固定展出客戶在70余家,還積累了50幾家廣告展忠實粉絲。這些都直接和間接促進了我對行業的深度認知和行業需求的把握,行業熱點的跟進,業界最新的動態察覺,以及與客戶之間不斷增進的情感。
職場老兵,難言再見
離職的手續是輕松的,但痛苦的是基于以上因素影響的個人內心的針扎,它會不斷縈繞在你腦中,置問你內心,對于離職,你真的做好了準備嗎?就像轉行的意念內心雖多次燃起,然數次嘗試,卻遲遲沒有成形,第一是受制于確實不知道該轉去哪行,該怎么轉。第二是成本極大,一旦恐懼轉行后需要建立新的連接,往往思想容易陷入路徑依賴,最終是行動輸給了勇氣,第三是多年的資源積累和行業交流,資源和認知都集聚在展覽業、廣告業。轉行意味著重新歸零和重新來過,而轉行后的新工作并不能看到清晰的職業路徑,太需要勇氣和魄力。都說轉行窮五年,在每年的各項開支都在攀升,每一年都需要比上一年獲得更穩定的薪資的中年,愈發不敢輕易離職,內心飽受掙扎和煎熬。時間在焦慮和徘徊中流去,最終將的20多歲的青春的年華奉獻了好博,成了公司的“老同事”,成為職場老兵,想說再見,實屬不易。
一場疫情讓我停頓審視思考
時間指針撥回到7個月前。2019年12月31日,從不明原因肺炎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的新聞到如今的全球490多萬例的COVID-19,大致里程碑事件是這樣的,武漢首次發現不明肺炎、武漢市政府發布未見人傳人、國家級專家組專家調研武漢、鐘南山主任連夜返漢、武漢封城、全國醫療工作者馳援武漢,武漢解封、全球擴散等。這次我們見證著這個事件的整末,但后面才日漸感到到事態斷崖式在崩塌。
回頭看,我們真的太缺乏疫情沖擊帶給我們的反思和對工作按下了“暫停鍵”后自己對過往和未來的的通盤考量。疫情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但對于每個人又不一樣。
疫情,徹底的暴露了個人工作中的短板,打破了固有的思維也讓我重新審視面向未來的職業定向和工作態度,疫情給予你一次放慢腳步忖量“人生向何處去”的機會。
面向未來,“艱”定前行
擁有全世界最多大學生的武漢,本就僧多肉少,加之本次疫情武漢處于震中,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已非易事,一份外資崗位的工作,可能多達幾百份的簡歷投遞,長串的鄙視鏈,先研究生、本科、大專、要能開車,會喝酒、還要帶客戶資源,最后可能拼到是一個僅3000元底薪的銷售崗位,一份置業顧問的崗位要求都是本科及其以上,個中滋味也是“都云作者知”了。
個人的年紀也終于跌跌撞撞的走到了30歲的關頭,孔老夫子稱謂的而立之年。都說男人30難立,但今年29歲的我視乎提前感知到30歲的冷暖,疫情給工作的開展按下了暫停鍵,而生活仍然翻滾向前,或許在某個夜晚醒來你也會惶惶不安,如坐針氈,30而已,30而立。
然而接下來的路盡管都將艱辛,換擋爬坡期可能要兩年,或許每一步都將困難,每一行業的飯碗都將不容易吃,然而我終將做好自己,賡續好習慣、闊步新征程,重拾業務熱情,再燃新希望,“艱”定前行,只為在新的軌道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