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留言,說耗子屬龍,為什么叫"耗子"呢,要我說說由來。估計不少朋友也有此疑問,便專發此文,解釋一下。
耗子小時候并不叫耗子,叫浩浩。本來我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張存浩,寓意浩氣長存,但是他奶奶不同意,說他爺爺的名字里有個"hao",要避諱。
好吧,名字是要天天用,時時用,分分用,秒秒用的,而且不僅是自己用,更多還是供別人用,既然奶奶反對,還是不用為好。
奶奶年輕守寡,拉扯大四個小孩不容易,這忽兒連老小都成家了,并喜得孫子,本是樂事一樁,卻要因為一想到孫子就被鑿一下心,一聽到別人說起自家孫子時又被鑿一下,想想都是罪過,于是乎,改。
全家總動員,另起大名。外公翻書,我上網,耗子爸爸則默默冥思苦想,一晃就是幾個月,期間就用"浩浩"當小名頂著用,因為奶奶說了"小名不要緊。"
不想這一頂就用住了,等大名出來時,奶奶自己反而改不了口,以至于耗子滿兩歲那年,附近幼兒園進小區作招生宣傳時,她對負責登記的老師說是"張浩浩"。
小名變大名,一用就是四年,直到上小學后,才正式啟用戶口本上的名字。
據說,開學后,老師第—次點名,喊了好幾聲"張XX",都沒有人應"到",后來同學們都扭頭看他,他還是沒有反應。
老師立即投訴他"上課太不認真!!!注意力很不集中!!!"。回來我問他,他則一臉無辜地地說:"我不知道老師喊的是我。"
至于"浩浩"變身"耗子,則和曾經到訪我家的不速之客有關。
2001年國慶前后,我們剛遷入新家,有一天中午,浩浩起床后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安安靜靜地看書,阿花姐姐則在廚房洗碗筷,忙完后出來陪耗子,一抬頭看見茶幾旁的地面上赫然站著一個從沒見過的小動物,嚇得她趕緊退進臥室來喊我,并且把手放在嘴巴上,作出"噓"的手勢,讓我小心別驚動它,免得傷著浩浩。
我出來一看,也嚇了一跳。
這家伙有點像老鼠,但顯然不是,虎皮一樣棕褐色的斑紋從頭上一貫到尾,尾巴很粗,不似鼠尾那么纖細,而且毛絨絨的,一對小耳朵豎著,像兔子一樣的機靈,眼睛瞪得大大的,正看著我哩,賊亮賊亮的,不見半點慌張和畏懼。
我趕緊打電話給小區中控室,叫了兩個門衛來協助,將它"緝拿歸案"。
"多可愛的小松鼠,不知是誰養的,偷溜到你家來了。"一個北方口音的門衛說。
原來是松鼠。
后來每次想到它那炯炯有神而且淡定自若的樣子,我就忍俊不禁,于是我嘴上喊著"浩浩",筆下則悄悄改成了"耗子"。
嘿嘿,讀到這里,朋友們明白了不?
"耗子"只是筆名~我家兒子在我筆下的名字。
順便也提一下"專抓耗子"的由來。
大概是04年暑假。耗子爸爸給小耗子申請了一個Q號,帶著耗子養Q寵,玩得不亦樂乎。
我當時因為在公司上班,晚上還能嚴抓嚴管,白天則鞭長莫及。有好幾次,我在公司吃過午飯后偷偷潛回家,都發現這爺倆在書房里,大手握小手,鼠標點得噼啪響。
這還了得! 我趕緊也注冊了一個帳號來追蹤他們~專抓耗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