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父母不在,打開電視機,把聲音關到極小極小,調到正在追的動畫片、電視劇頻道,津津有味地看著,一聽到父母回來的腳步聲,就趕緊關上,然后若無其事地拿起手邊的教科書,做出在溫書的樣子。相信這是很多八零后兒時最驚心動魄的回憶之一。
俗話說,“編戲的騙子,演戲的瘋子,看戲的傻子”。「戲」有什么樣的魔力呢?為什么我們會如癡如醉地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來自臺灣的故事教練許榮哲,告訴我們魔力的來源是——靶心人公式。基于靶心人公式產生故事,最能魅惑人心。
話說有一年,一家臺灣大企業找許榮哲教練去做演講,事前,對方秘書千叮萬囑,「許老師,我們做了一些調查,知道你個人有遲到的毛病。對你而言,這或許是個小毛病,但對我們公司而言,這是十惡不赦的罪過。我們老板每天都提前一個小時上班,雷打不動。」
結果演講當天,雷雨大作,交通擁堵,加上許榮哲教練又沒有提前出門,到這家企業時,已經遲到了一個半小時。三個小時的演講只剩一半的時間了。到門口迎接他的秘書連連抱怨,「許老師,我不是再三警告過你嗎,什么事都可以發生,就是不能遲到。今天這場演講已經毀了,我們老板的臉已經臭到不行了。等一下你進去的時候,自己找個臺階下吧,我救不了你了。」
神奇的是,在走向會場的30秒分鐘,許榮哲教練想了一個「被外星人綁架」的故事。
最后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意外獲得了三倍的演講費。
這個神奇的故事是什么呢?《故事課1:說故事的人最有影響力》里第八節「用故事來逆轉勝」有具體說,這里就不提前透露啦。可以透露的是這個故事也是基于靶心人公式構建出來的。
那這神奇的靶心人公式是什么的?這個公式由7個問題組成:
主角的目標是什么?
阻礙是什么?
他如何努力?
之后獲得了什么樣的結果?
然后發生了什么意外?
這個意外導致情節如何轉彎?
最后的結局是什么呢?
我們從小到大,聽過的童話故事,看過的電影電視劇,能留在腦海的,都無一例外地符合這個故事。
比如每年暑假必播《還珠格格》:
(目標):夏紫薇母親病逝,帶著父親的信物,上京城認父。
(阻礙):生父是當今皇帝,紫薇一介平民,怎么能見到皇帝呢?
(努力):想走梁大人的門路,把信物送上去。
(結果):梁大人看不上,加上家里辦喜事,也顧不上。
(意外):紫薇碰到了最講江湖義氣的小燕子。
(轉彎):小燕子冒險闖入皇家狩獵場,將信物呈給皇上。
(結局):小燕子被封為格格。目標轉為 如何將這個格格還給紫薇。
靶心人公式可以拆解為兩個更簡單的公式
努力人公式:目標→阻礙→努力→結果
意外人公式:目標→意外→轉彎→結局
靶心人公式還可以顛倒每個部分的次序,營造更強大的情緒張力,比如《還珠格格》就是采用倒序的方式,先把「小燕子被封為格格,祭天出巡。紫薇無法置信地喊道“如果你是格格,那我是什么?”」這個結局亮出來,再引出前面的故事。
除此之外,靶心人公式還可以和36種劇情模式相結合,構造出十八萬種故事,再配以不同的時代場景,人生歷練,可以產生的故事是無窮無盡的。怪不得從古至今,不缺好故事,只缺講好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