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澤惠播報:
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艾青詩選》的作家小傳。
小時候,雖為地主家的兒子,但卻被寄養在貧窮的農婦家里;年輕時,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用畫筆在革命文藝的布卷上添花;在獄中,思緒隨飄舞的雪花在記憶里游弋,鋪開稿紙寫下《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日戰爭時期,他奔走呼告,從大半個中國的滾滾烽煙中汲取詩情。他的詩不僅是他個人內心悲苦的寫照,更是整個中華民族悲苦的投影。由于時代和國家民眾的悲苦災難太深,太沉重了,反映在詩歌中總帶有一種濃重的,深沉的悲哀。林賢智在《中國新詩五十年》中說過,他是一個有自由感的詩人。他不像一些現代詩人標榜的那樣,在紙上自由的棲居。作為一個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兒女們一道擺脫枷鎖,爭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他不是以旁觀者的姿態來描摹人民的苦難,而是帶著一種難以克制的激情來控訴。他將自己心靈貼近農民和土地,從廣大農民的感情出發,去感受生活的苦難。將個人命運與農民的命運扭結在一起,他的感情波動牽動著農民心靈的顫動。 ? ? ? ? ? ? ? ? ? 他是農人的后裔、曠野的兒子、我們的詩人——艾青。
聶宇琛播報:
《艾青詩選》收入了中國現代著名詩人艾青的60多首詩歌,在這些詩歌中,詩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筆觸,吟唱多災多難的祖國大地,和曠野農村,禮贊太陽、黎明、火把,抒發了對普通大眾和生命本源的深沉愛戀。艾青的詩歌個性鮮明,既有一波三折的情感跌宕,也有大地般渾厚廣闊的浩蕩,至今仍能給讀者帶來心靈震顫與審美感動。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建國后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域外集》、《雪蓮》、《艾青詩選》等。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