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過很多城市,逛過很多博物館,讓我一次次流連忘返,又一次次不遠千里執著前來的,依然是奧賽博物館。
被譽為“歐洲最美的博物館”的奧賽博物館座落于法國巴黎賽納河的左岸,與盧浮宮隔河相望。是當今巴黎三大藝術寶庫之一,尤以梵高自畫像、莫奈藍色睡蓮等印象派畫作為鎮館之寶。
奧賽博物館改建自一個火車站,建筑風格十分美麗,從中間的長廊走過,滿眼都是藝術杰作。
然而,最吸引我的當然是杰作中的杰作,美中之美,梵高和莫奈的一系列畫作。
莫奈的光影
十年前,還是懵懂少年,完全不懂畫的我,第一次看到莫奈的《日出.印象》,就被深深迷住--- 近看一片混沌,遠看卻是抓住人心的光影印象。
再看那出神入化的睡蓮,在畫前駐足,不禁感動于那對于水波、色彩、光線的細膩描繪。怎樣的深厚功力和對美的細致體會,才能把光影捕捉得如此傳神?
梵高的色彩
最初看梵高,是不懂的--- 小孩子一樣的幼稚涂色,連空間透視都是不對的。
然而,幾年后,經歷著許多人生的糾結和痛苦,再看梵高,卻在那濃烈的色彩面前,忽然感受到一種無比強大的沖擊力:旋轉的色彩,飽滿的情感,仿佛要溢出畫面,扭曲的線條中蘊含的焦躁狂暴的力量幾乎要沖出畫框,迸將出來,讓人不敢直視太久...才忽然意識到梵高的偉大之處:陷于其中,色彩只是一堆亂七八糟的顏料,慢慢退后,原來梵高已將它們變成了陽光 ----- 是明亮的美麗,是躁動的驚嘆,是倔強的溫柔-----美得不可逼視。
誰懂你深情?
再回望這兩位印象派畫家,本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事業上,莫奈年少成名,終生沉浸于自己熱愛的繪畫中,老年更是在自己的花園中不斷探索新技法、追求美的新高度、捕捉睡蓮的極致光影,成為一代大師;而梵高在二十多歲才開始繪畫,命運坎坷,貧困交加,無人理解,病中自殺,生前作品也無人問津。
愛情上,莫奈早年畫作多以妻子卡米爾為模特,可惜愛妻早逝,從他早年的一系列人物畫中可以感受到那脈脈柔情,幽幽懷念 ---- 卡米爾也是莫奈一生唯一為之畫過肖像的女子。
而梵高一生都沒有真正相戀的愛人,只有苦戀和單相思,但卻將人生的痛苦化解為明亮激烈的色彩。
是人生如畫,還是畫如人生呢?也許,正是有了這些經歷,這些釋然,激烈的情感才終究化為脈脈的溫柔。
莫奈捕捉自然中每一道美妙的光,而梵高,本身就是一道明亮溫暖的光,照亮人心。
誰畫出了你的心?你又懂了誰的深情?
歡迎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JessieWeekend 小J的文藝復興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