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一種現象:
當別人向我們尋求建議的時候,我們總是充滿熱情的給到回復。
但是,每次又有點收不住,建議一條接著一條給。
講到一半,對方留下了一句:太晚了,改天再說吧!
你是不是也會遇到這樣的尷尬,明明我是在不斷的給你建議,對方卻沒有足夠的耐心聽完。
最后感覺自己好像操錯了心。那種悔恨啊!咬牙切齒的!
那么我們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2-
首先,我想為那些幫忙給建議的人說,我理解你們。
之所以我們會在別人尋求建議時,給到很多建議。其實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別人看得起我,不能辜負別人的期望。
第二:一條建議,可能還不夠解決你的問題,我盡量多說了幾條給到你參考。
第三:我的建議是一整套的,除了解決你當下的問題,還可以避免再次犯相同問題的方法。
第四:賣弄下自己的學識。
看看這些原因,哪一個不是用心良苦,每一個都是無公害的。
-3-
其次,我想要,對那些尋求別人建議的人,說幾句話。
我知道你們尋求建議之前的迫切心情。可是有的人呢,對于問題的建議或者答案,總是缺乏耐心。
就比如說,你說你最近的生活一團亂,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對方給的建議就是開始做時間管理。
首先你要學會合理安排每件事情的時間,然后早中晚做好已安排的事項,這其中可以利用到番茄鐘的做法,云云。
然后,對方還沉浸在給你出謀劃策的階段,你啪一句:我要洗澡了,我要睡覺了,改天再說吧!
試想一下,你說這話的時候,給建議的人怎么想?
這就像釣魚一樣,我(給建議的人)已經上鉤了,你突然不想釣了,啪!把魚竿扔了,我還掛在魚鉤上,多難受啊!
-4-
現在是知識付費時代。知識和時間是最貴的。
看看現在的分答和在行,哪一個問題的回答或者建議,不是用錢買的。
本來花費時間回答你的問題就是緣分,你還這么不情愿的接受。
這不是作,是什么?
另外還得告訴你們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以后再去尋求建議,就沒那么容易了。
這不是說給建議的人心胸狹窄,而是,尋求建議的人,連對自己問題的正視態度都沒有。
給建議的人說再多都是廢話。
-5-
說了這么多,講個例子,看看你們會不會咬牙切齒。
前階段,有個女性朋友,經常看我寫的公號文章,也會給一些意見。
剛開始覺得,嘿,不錯啊,遇到伯樂了!之后推心置腹的聊了一下,個人感覺能夠當更好的朋友。
有一次,她請教我關于排版的問題。我心想,這一塊我在行啊,難得能幫助到她。
-6-
所以為了回報她的看重。我就開始大而全的說起了排版問題,包括字體,間距,行段,配圖等等一系列方法。
說的正起興的時候,她說了一句,我先看一會電視吧,待會兒再聊。
啪,我一臉懵逼,剛輸好的一大段文字,手都抖了。
最后無奈,識趣點回車了所有文字,打上:好的,再聊。
其實,我心里別提多傷心了,都快成草原了,一批一批草泥馬的。
后來,再看到她的文章排版時,我默默的在微信通訊錄里拉黑了她。
既然我的價值得不到體現,那我對你應該是沒用的。刪了一了百了。
-7-
我覺得任何人對于漲知識的東西,一定是非常渴望的。
這種渴望會克服一切困難,包括洗澡,睡覺,娛樂等等。
就比如,我突然對于寫作非常的感興趣,然后我就會一直的看寫作相關的書,文章等等。
這種渴望會讓我忘記洗澡,忘記了時間。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這就像是探索新大陸一樣,一直可以發現新的東西。
我們人總是不滿足于新知,所以對新鮮的事情,充滿了好奇心,這就是我們如此渴望的原因。
-8-
如果你對于自己的問題,沒有那么渴望的得到答案,那就不要去問了。
態度不行,問了也是白問。真的迫切的,直接就去分答和在行問專家了。
所以我建議是,又要說建議了,我真是個操心婆。
以后對于牽扯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建議,先打個紅包來吧。
-9-
因為這種建議,給建議的人說的會比較全,比較多,你得耐心聽,聽完,再把紅包還給你。
還紅包,這是基于好朋友,對于你的情誼關懷。
你要聽完,這是基于你對問題的重視程度和對獻計者的尊重。
多希望你能做到,并虛心受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