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電影《母女情深》看后實在讓我困惑,一個靠推醒熟睡的嬰兒來確認孩子是否有呼吸的母親獨自撫養(yǎng)孩子長大,因為不滿意未來女婿不參加女兒的婚禮,在女兒經(jīng)濟困難向她借錢時一口回絕,最后在女兒黯然離世前決定撫養(yǎng)她的三個未成年子女。怎么看都不是母女情深!中文翻譯的影名實在具有諷刺意味!
看完《母愛的羈絆》一書我突然明白電影《母女情深》中的母親就是書中講述的自戀型母親的典型代表!
盡管我算不上是自戀型母親,但不否認我具備其中兩三種特質(zhì)或傾向,比如說希望別人按我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愿了解或者認同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愛挑毛病和指責別人等。
閱讀此書,我了解上述特質(zhì)給孩子心理健康的巨大危害,值得警醒。引用一位母親的話:“我一直在祈禱,希望我攢的錢是給孩子上大學用,而不是付他們的心理治療費。”
1.同情心
翻譯成同理心可能更合適,簡單地說就是理解、明白、體會、承認別人的真實感受。不管對錯,不論你是否同意,表達你的同情心,會讓他覺得你是在把他當作一個真實、重要的個體來對待。
同情心是養(yǎng)育小孩最重要的技能。沒有什么比有人在需要的時候同情你,更能讓你感覺到真實存在、受人關(guān)注、被人理解了。
2.羞恥
羞恥是最糟的感受,被羞恥感包圍會對心理健康產(chǎn)生毀滅性的影響。這句話讓我十分震撼!
中國父母非常擅長讓孩子產(chǎn)生羞恥感而奪取對父母掌控地位的絕對權(quán)威,想起來真讓人不寒而栗!
3.不依賴孩子處理自己的情緒,不對孩子講述完全成人的話題
用同情心無條件地愛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拒絕控制和自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