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踏青尋芳蹤,
拂面輕風夏日濃。
莫道人間顏色少,
萬紫千紅意重重。
胡謅小詩一首
春夏之際,到處都是花團錦簇,一片繁華,閑暇時候拍了一些美麗動人的花朵留作紀念。
錦葵很好聽,感覺可以作為古言文里美女的名字。花也精致漂亮,可以入藥。
活躍在古羅馬帝國的諷刺詩人——馬魯提亞力斯曾說過:“錦葵提煉出來的茶葉,具有恢復疲勞的功效。”錦葵就是諷刺詩人精力的泉源。因此,它的花語就是“諷刺”。
萱草又名忘憂草,可入藥,也可做染料,還可觀賞、入詩,真是“多功能人才”。
“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當游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后來用萱草借代母親,如“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梔子有濃郁的香味,公園路邊種了一叢,香氣四溢,行人遠遠就聞到了。
梔子是古代重要的黃色染料,漢馬王堆出土的染織品就是用梔子染就的。梔子果也是著名的中藥材,清熱瀉火,如今許多花茶里都會放幾顆。詩圣稱贊它“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不過最為人熟知應該是它在歌曲里的身影,“梔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藍色百褶裙上”、“梔子花開,如此可愛,揮揮手告別歡樂和無奈”。朗朗上口的歌曲將純潔、青春賦予梔子花,潔白無瑕的花朵總讓人聯想到初戀。
美人蕉擁有寬大的葉子和顏色濃郁的花朵,充滿了熱帶花卉的特征。可入藥,觀賞性也好,還能凈化環境。
佛教傳說,美人蕉是由佛祖腳趾所流出的血變成的。相傳惡魔嫉妒佛祖與日俱增的聲望,謀劃暗殺,在佛祖路過的道上推下巨大的石頭。誰知石頭在佛祖腳下紛紛化作碎屑,其中一枚石屑劃傷了佛祖的腳趾,流出的鮮血被大地吸收,開出艷麗的美人蕉,而作惡多端的惡魔也被大地裂開的縫隙吞沒。
美人蕉的花語是堅實的未來。在酷熱的天氣中盛開的絢爛花朵,讓人感受到它強烈的生存意志。
遠方而來,德被四海。
美國薄荷又名馬薄荷,原產美洲,三百年前被歐洲引進,作為香料栽培。
美國薄荷可以作為醬汁、醋、蔬菜、甜點或制成糖果。薄荷油具有清涼和提神的作用。還可用于飲料、牙膏、藥品的調味。其精油可治嘔吐,薄荷本身具有刺激性,可助消化,減少胃腸氣。干燥的美國薄荷葉子可以用來泡茶,做為芳香療法時用的藥草,香味和香檸檬的味道很像。
美國薄荷的花語是有德之人。
紫嬌花原產南非,江蘇有大面積引進。
其外觀除花色與中國的韭菜不同外,(中國的韭菜一般為白色花,此花為紫色),其余特征均與中國的韭菜相似,且該植物全株均有濃郁韭菜味,并可和中國韭菜一般食用,炒、涼拌、做湯等均可,故亦名洋韭、洋韭菜。頂生聚傘花序開紫粉色小花。
又能觀賞又能食用,點贊!
月見草有個老少皆知的名字——夜來香,“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細聲歌唱”,是不是感覺忽然穿越到老上海?當然這么美麗的花并不是只有晚上才開放。
月見草原產美洲,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印地安人在數百年前就已發現月見草的藥用功效。他們將整顆的月見草浸泡在溫水中,制成糊狀的膏藥治療淤傷,也將其敷于皮膚表面用來治療皮膚的外傷與皮膚炎。
山桃草又名千鳥花、白桃花、白蝶花、千島花、玉蝶花,每個名字都十分好聽,一叢叢一簇簇開放著。
山桃草一般培植為觀賞植物,一些品種的花瓣于黎明時是白色,但到了黃昏則是粉紅色的。
石竹植株矮小,花朵也淡淡,很容易被忽視。“ 車馬不臨誰見賞,可憐亦解度春風 ”,連詩人也為她鳴不平。
相傳有個小伙子名叫石竹,從小體弱多病,直到長大成人依然纏綿病榻。石竹爹很早就去世了,只剩下石竹媽苦苦支撐著家庭。有天石竹媽上山砍柴,想到兒子從小被疾病折磨,不禁熱淚滾滾流下。神奇的是眼淚滴在地上竟然長出一株花兒,更加神奇的是有個聲音甜甜地說:“老媽媽,快把這株花帶回家煎水給你兒子喝,能治你兒子的病。”石竹媽半信半疑地照做不誤,沒想到石竹真的一天天的好了。周圍人都說是石竹媽一片愛子心感動了神仙,于是把那株治病的花稱為“石竹媽采的花”,叫來叫去,為了省事,干脆就叫“石竹花”。
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也許路邊最普通的花草,背后也有段或蕩氣回腸或感人淚下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