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至今有將近三年的時間,輸出文字約100多萬,從寫作小白到寫出十萬加爆文,單篇稿費從5元到800元,這一路歷程,有心酸也有掌聲。過往歷歷在目,沒有誰比我更了解寫作小白的焦慮與迷茫了。
我在寫作路上碰過的壁,走過的彎路,不希望你重蹈覆轍。現在我把我曾經踩過的坑以及總結出來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你,希望你能夠輕松從0到1 的突破。
這篇文章共約5000多字,是我所有經歷與經驗的總結,希望你不要跳讀,從別人身上吸取教訓,是助自己站在更高階梯上最好的方法。
如果你想在寫作上突破,一定要堅持把這篇文章看完,下一次寫出十萬加爆文的或許就是你?。?!
告訴你一個方便查找本文的方法:點贊+收藏后,文章會同步到你的頁面,這樣你以后在自己的主頁就能看到哦!
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經歷和總結的經驗,從3個方面來分享新手如何開始練習寫作:
1、寫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2、寫作遇到瓶頸怎么辦?
3、怎么實現寫作變現?
1、寫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果你想要開始寫作,那么第一步是:打開電腦,往里敲字。
注意,在這過程里,不要左思右盼,瞻前顧后,寫了后面的,反復回刪修改前面的,這會是你開始落筆最大的攔路虎。
我作為寫作小白的時候,就犯了上面的錯誤,總想著落筆就能生花,想要一步到位,追求完美。
結果因為我的瞻前顧后,追求一氣呵成的心理,導致我坐在電腦前無從寫起,有時一整天都寫不出100字來。然后越是寫不出,越是著急,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在那段惡性循環的日子里,我煩躁不安,焦慮迷茫,寢食不安,一度懷疑自己根本就不適合寫作。
經過痛定思定之后,我開始自我剖析自己想寫卻寫不出來的原因:
1、沒有接受自己寫得不好的事實
我那時候總是想要寫出好文章,感覺只有好文章才能證明我可以寫作,但是越想要寫好,卻越寫不好,越寫不好,就越不敢開始。最后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嚴重的時候,一周都憋不出一篇來。靈感也越來越少。
后來我不停的告訴自己,要接受自己寫得不好的事實,暗示自己說:一開始都那么順利的話,就不叫練習寫作了,只有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變。
之后,我開始各種寫,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即便是寫流水賬,我也不會懊惱,內心堅定要寫足夠的量。
所以前期你要放過自己,打開電腦,去寫就對了。
2、沒有靈感,不知道寫什么
靈感寫作是很多新手們容易犯的錯誤,我當初也一樣。
今天來靈感了,就寫一點,沒有靈感了,就不寫了,還自我安慰說:靈感沒來,沒辦法寫。
其實,真正的寫作根本就不能依靠靈感,靈感是一個越寫越多,越不寫越沒有的東西。
所以如果感覺沒有靈感,沒有素材的時候,就從身邊朋友里、新聞里、書本中去找,去挖掘。
我當初從一本叫《文心》的書里,看到了一句對我很有啟發的話: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
觸發的功夫,給了我當頭一棒,不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事嗎?所以我努力挖掘自己既往的生活、工作經驗,身邊朋友的故事以及書中、電影里的故事情節,然后聯想到其他事情,慢慢的素材也開始多了起來。
3、寫了沒有閱讀量與粉絲
對于剛剛寫出點東西的寫作小白,心中的一點點成就感與自豪感,總是少不了的。
《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說:
人類內心深處被人尊重與理解的需求,從未停止。
因此對于寫作,尋求內心深處那一點滿足感,和理解感,可以說是每個寫作者開始的通病。
是的,我也不例外。
剛開始,我是在Word文檔里寫,內容包括了心情、散文、隨想、日記等等,但凡我能想到的文字,全都敲進文檔里,每天500字。
這樣持續了大概兩個月左右,突然某一天就感覺自己寫作好像順了一些,一件事可以輕松表達出來了。后來寫作速度也提高了,從一開始的兩小時寫出500字,到兩小時寫出1000字。
我竊喜,于是注冊了簡書賬號,想要在簡書上表現一把。我對自己的字數要求是從一千字到兩千字的轉變。
當時,我發布一篇文章,腦子里總會時不時的關注那些被統計的閱讀量和點贊量,每增多一個粉絲數或者減少一個粉絲數,都能引起我內心的漣漪。慢慢的我開始變得焦慮起來。
過度關注閱讀量和粉絲數,于是又成了我寫作路上的絆腳石。那些時日我幾乎是在沮喪和自我掙扎中堅持著。
而當時有一個和我一起在簡書上寫文章的要好朋友,她最終因為閱讀量和粉絲數太少而選擇了放棄。
而我,在彷徨中踽踽獨行,看不到光,也摸不到燈。
后來開始閱讀大量關于新手寫作成長的文章,用最土的方法--毒雞湯來激勵自己,但神奇的是,經過毒雞湯的激勵,我再次振作了起來,繼續打算以量取勝。
后來不計較的堅持繼續輸出,在簡書寫了上百篇文章,30多萬字。文章慢慢的也開始被簡書推薦上首頁,閱讀量也多了起來,后來意外的收到了簡書的書籍禮物。
這些量的積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寫作開始變得輕車熟路起來。
所以,寫作過程中關注自己的初心要比閱讀量更重要,不要因為外界因素而影響了你的創作,繼續寫下去就對了。
2、寫作遇到瓶頸怎么辦?
寫作遇到瓶頸期,相信是小白成長路上的另一個攔路虎。
瓶頸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感覺沒有東西可寫,腦子像被掏空一樣。不知道寫什么,打開電腦,無從寫起,焦慮不堪,坐臥不安。
著名作家嚴歌苓曾分享過自己寫《陸犯焉識》時的瓶頸期經歷。
她說自己“每寫一本書都有兩到三段黑暗期,感覺再也無法完成了?!睂懖怀鰱|西來,她對著先生崩潰大哭。最難受的時候,她還曾拿著頭撞墻。她評價那時的自己“柔弱到不堪一擊”。
著名的作家如此,我們也無可避免。
第二種是寫作水平得不到突破,不知道從哪里發力。
我的寫作瓶頸期,是我開始在代寫群里接單代寫軟文以及醫學問答文后的一年多里,屬于第二種瓶頸期,寫作水平開始停滯不前。
因為軟文和科普文都有對應的模板,文字表達更像是換湯不換藥。盡管這樣的文章我已經了如指掌,但是內容千篇一律的,后來開始感覺自己對文字的敏感度的退步。
為了讓我的寫作能更上一層樓,我于是把目光轉向了公眾號投稿,退出了軟文群以及醫學科普群。
開始關注訂閱大量的公眾號,將近兩百多個,每天我都要求自己閱讀50篇文章,然后從中挑選十篇出來精讀研究。
另外也選擇了付費咨詢、聽課與學習拆文,我用破釜沉舟的方式逼自己去成長,最后終于突破了我的瓶頸,陸陸續續開始上稿各大公眾號平臺,從小號、中號到大號,再到寫出了十萬加的爆文。
同時,我的工作也因為寫作實現了躍層轉行,曾參加影評比賽獲得過中央總后一等獎的榮譽。因為篇幅原因,我就不展開細說了,具體可以看我這篇回答:
結合我的經驗總結,在寫作遇到瓶頸期時,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告訴自己:我并不孤獨,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我相信,這是寫作給我的考驗,我一定能夠捱過去。
其次,要分析遇到瓶頸期的原因,是因為知識被掏空寫不出來,還是寫作水平得不到突破。
但是無論屬于哪一種,根本原因都是輸入不夠,這時候就趕緊去看書、看電影、旅行或者和朋友聊天,通過大量的輸入來沉淀自己,而在其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也會是很好的寫作素材。
當然,倘若是像我一樣,輸出內容千篇一律,水平得不到突破,那就選擇轉身,跳出舒適圈,選擇另外一種方式去成長,去寫。
3、怎么實現寫作變現?
寫作變現,是很多新手開始寫作的夢想,我曾經也如此,總夢想著有一天能夠賺取豐厚的稿費。
如今我的稿費還不算特別豐厚,但是每個月寫幾篇,收入四位數解決我的伙食費是沒有問題的。(下圖為我上個月三篇文章的稿費)
但我曾為此也走過一年左右的彎路,就是剛開始時候選擇了接幾百字的代寫文和醫學問答文,這些文字不但沒有讓我獲得長足的進步外,稿費也是被多方壓榨后,到手僅僅是5-7元/篇。
我當時還孜孜不倦的寫了一年多,雖然每個月也能拿到幾百到上千的稿費,但其中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一篇7元400字的科普文,最多的時候我一天寫30篇。
盡管在某種意義上說,我也算是實現了寫作變現。但是如今再回首,我那時候從早上五點半爬起來開始寫到深夜十一點,單篇7元,一天下來稿費最多也就是兩百多元。
可如今,幾個小時完成的一篇文章,稿費卻能達到幾百元。
所以我想要告訴你的是,想要實現寫作變現,千萬不要沉迷于那些門檻低,稿費少得可憐,用量來堆積的渠道。
最后是功夫花了,收獲卻甚微。自己水平沒得到質的飛躍,費時、費心、費精力,收入也不可觀。
我回顧自己坎坷曲折的經歷,總結了一個能夠提高上稿率,實現寫作變現的方法。我也用這個方法指導了我身邊朋友突破了瓶頸上稿,最低稿費100+。
我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復制的??吹竭@的你一定要給我點個贊了。因為,下面的方法能讓你提高上稿率,快速實現寫作變現的夢想。
敲黑板,重點來了。
一共分為三個部分:
1、研究各個公眾號平臺的調性
所謂調性,就是平臺的風格,包括行文特點,結構方式、文章屬于觀點文還是故事文等等。
比如有些平臺喜歡觀點新穎,追熱點的,有些平臺溫暖治愈類的,有些平臺只針對特定人群的。
把自己研究的平臺調性,整理出來放在excel表里,我當初就收集了公眾號的文章,經過大量閱讀后,整理了一個針對各個公眾號調性不一樣的表格,這樣為我以后的投稿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所以現在知道了吧?你投稿被拒,不一定是你寫得不好,而是沒有研究平臺調性的結果。
所以在投稿前,一定要花時間研究一下你投稿的平臺,要閱讀該平臺最近一個月的文章,弄清楚她有什么樣的欄目設置,閱讀量比較高的文章有哪些,都寫什么類型的選題等等。
研究之后,從中找自己能夠寫的欄目,排除掉那些已經發表過的選題,這樣寫出來的文章,能上稿的概率就變大了。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定要花時間去了解、研究。
2、先專供一個方向,拆文模仿
剛開始投稿的時候,不要這個想試試,那個也想試試,要集中寫一個方向的文章,比如你剛開始只寫美食類的,那就先把注意力放在美食類上,專注的去發力。
當同類的文章得到大量的發表后,別人就容易記住你,知道你擅長寫什么,那么有類似的約稿就會找到你。
這也是一種“冠軍思維”,先主攻某一個領域,達到一定程度后,然后再慢慢拓展,讓自己寫作的路月來越寬。
另外,要學會拆文模仿,發現好的文章,如爆款文,深度文章等拿過來學習,拆文模仿。模仿是提高自己最快的捷徑,一定不要閉門造車。
我曾經堅持每天拆文,持續了60天,如果說寫作量的積累讓我得到了質變,那么拆文的練習,則是把我送到了更高的一個臺階上。
拆解別人的文章,從文章里學習別人優秀的表達方式以及選題方向等等,這樣可以讓自己少走很多的彎路。
你或許會問,怎么拆?沒錯,拆文是有技巧的,我當初也是選擇付費進行了系統學習的。
成甲《好好學習》一書中也寫到,持續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技巧里,其中有一項就是付費購買。
我非常贊同這個方法。
當然,付費購買也需要慎重,有一些課程你可能購買學習后得不到任何反饋,自己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提高。
我曾在付費學習上,也花過不少冤枉錢,經過摸爬打滾后,現在我也把總結出來的付費選擇方法告訴你:選課程一定要看是否有反饋的,也就是你的學習,能不能得到對方點評解答。這一點很重要哦。(我把自身經驗都一五一十,苦口婆心告訴你了,你是不是需要鼓個掌,雙敲屏幕,點個贊,鼓勵我繼續分享呢。)
3、投稿格式要正確,不要犯低級錯誤
文章寫完之后,一定要細看修改,特別是注意看文章有沒有錯別字,或者標點符合使用不恰當的情況。這點是很多人不會告訴你的,但是卻是最致命的。
我在剛開始投稿的時候,就吃過這方面的虧。
我曾經把一篇剛寫完的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了一次之后就投稿了。第二天收到了拒稿信息。
當時我還在付費學習階段,于是我把文章發給了我的老師查看,老師看過之后說,我的文章內容不錯,就是有不少錯別字,編輯可能是因為這個才拒的稿。
后來我之后仔細檢查并修改之后,改投了另一家,順利通過了。
有了那次教訓后,我現在每寫完一篇文章,都會擱置兩小時左右,等到大腦放松后,再去修改,仔細的檢查。甚至會一句一句的琢磨,看看文字表達是不是不夠順暢,是否有錯別字,標點符號使用是否不當等等。
因此一定不要毛躁、著急,每一篇文章都要用心去寫,去打磨。
最后我把獨家投稿的基本格式分享給你:(拿小本記下來)
標題居中加粗,比文章字體略大,我一般是宋體四號。
標題下面寫上筆名,作者簡介,聯系方式和收款方式。這樣文章如被錄用,需要修改時,編輯能在第一時間聯系你。
文章內容段落選擇行間距1.5倍,字體為宋體小四號。
好啦,這篇回答我掏心掏肺的寫了5000多字,一個字一個字碼進來的,從構思、梳理思路到寫出來,花費了整整6個多小時。對你有幫助的話,點個贊再走哦!關注我 @女公子99,后續還會更新更多的干貨成長知識。
最后,愿你能夠對寫作保持初心與熱情,堅持下來,順利突破新手期。你要相信所有的大佬都是從新手開始的,你羨慕的人,也是一路堅持過來的結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