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
南唐·馮延巳 (一作晏殊詞)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fēng)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注釋
①蝶戀花: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又名《桃源行》、《望長安》、《鳳棲梧》、《轉(zhuǎn)調(diào)蝶戀花》等。
②偎:依靠。
③黃金縷:喻柳條。
④鈿箏:飾以螺鈿之箏。
鈿:釋義:
[diàn] 1.把金屬寶石等鑲嵌在器物上作裝飾 :寶~...
[tián] 錢,硬幣 :銅~。洋~。車~。幾多~?
⑤一霎(shagrave;):極短的時間。
⑥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暗用金昌緒《春怨》詩意:“打起黃鶯兒,莫救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譯文
廡廊上的欄桿曲折盤轉(zhuǎn),像是有意無意倚偎在綠樹上,春風(fēng)輕拂,千萬條碧綠柔美的柳枝在朝陽的映照下,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澤。
遠(yuǎn)處,傳來了美妙悠揚的箏樂聲,是那么的賞心悅耳,逗引得梁上的燕子雙雙穿過門簾,撲向春天溫馨的懷抱。
然而,只幾天時間,已是物換景遷:迎風(fēng)飄揚的柳絲籠罩在漫天飛舞的落絮中;紅艷艷的杏花,也經(jīng)不住清明時節(jié)的紛紛細(xì)雨,眨眼間便萎謝凋零。
我想在夢中排遣春愁,可濃睡中,卻被黃鶯的啼叫聲驚醒,美麗的夢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