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面包不能兼得,那么,我愿意選擇愛情。日后,與你攜手努力,去創造更多更多的“面包”。
2018年4月26日,我和朱先生登記了。沒有想象中浪漫的求婚,只有在去婚姻登記處的路上,朱先生敷衍的一句:"嫁給我吧,我求過婚了哈",一切就這么順其自然的發生了。
我和朱先生是通過相親認識的。
在沒認識他之前,我對于相親的態度一直是嗤之以鼻的。面對父母精挑細選的一次次安排,見過十余人次,在相親的隊伍里,我也算是頗有經驗了。見過的人各型各色,那段時間甚至有種沖動想出書,名為《相親奇遇記》。
直到遇見了他,我開始對相親這件事有了改觀。我們的相識也算是偶然。
那段時間,我對相親已經厭惡至極,推掉了父母的一切安排。也就在那時候,機緣巧合下,我得知了大學時期的前男友、也是我的初戀快要結婚的消息。我和前男友分分合合兩年多的感情,對我的影響卻延續了很多年,甚至在此之前,我們也還偶爾有聯系,彼此也都抱有一絲可能將來還會在一起的希望,也有過"30歲彼此都還沒結婚的話就將就著一起過下半輩子的約定",現在看來卻很可笑。他結婚的消息對我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雖然我心里清楚,沒有人有義務等你一輩子。消沉過后,我主動聯系了我表姐,問她要了之前她想介紹給我的人的微信。
就這樣,在沒有經過我父母層層審核下,我就和朱先生聯系上了。
朱先生是一個各方面都很普通的人,家庭背景很普通,個人條件很普通。相比之前父母安排的人而言,家庭背景和個人條件都有著不小的差距。可我看重了他溫和的性格、待人處事的得體、跟我相匹配的笑點,我覺得他有很多時候,就像是另一個我,我身上的缺點他也有,而他也有我沒有的優點,所以,我們在一起很輕松,也很聊得來,也更能懂得彼此的感受。
相親數十次,我所遇到的他們,物質條件都是一樣的好,但同時,性格特點也是一樣的強烈。家庭條件優越的,初次見面就會盡可能的展現他們的家庭情況;個人條件優越的,初次見面就會盡可能的展現他們的個人能力、學習成績。從小接受父母教育,一直為人謙和低調,向來看不慣那些有點資本就張揚的人,自然對于他們的言談沒有絲毫興趣。知道你家有錢,知道你家有權,知道你從小學習成績優異,知道你工作能力突出,但是,跟我有半毛錢關系?我媽經常說我想法另類,“人家第一次見面,想把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也無可厚非不是?”。抱歉,我不是企業面試官,我只想找一個讓我有感覺、三觀比較合、能夠聊得來的“對象”而已。
父母對于我的選擇當然是不能理解,他們時常會問我一個問題,“你認為什么是你所追求的感覺?這么虛無縹緲的東西能當飯吃么?能夠給你未來生活有任何的保障么?”。不能否認,父母都是為了我著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的婚姻生活可以幸福美滿,不需要因為錢的事而爭吵和辛苦。說到底,愛情和面包,你怎么選擇呢?
但最終,父母還是擰不過我的想法。而最終,我也還是選擇了愛情,因為我相信,我有能力給自己“面包”。
我的朱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不完美的先生。他沒有優越的家庭背景,工作也很普通。
可他能夠在他的能力范圍內,尊重和滿足我的一切想法和要求;能夠在過馬路的時候默默的走在車來的那一方;能夠為了我而改變自己;生氣吵架了永遠認錯態度積極……
我放棄了那些不需要通過自己努力就能得到安穩生活的選擇。
可我更希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你懂我的笑,也懂我的不開心。未來還很長,我們可以達成默契,一起為將來的生活而努力。這,就是我的選擇。
謝謝你,我的不完美先生。
余生,請不忘初心,一直幸福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