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中旬,我開始讀《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本書是集團拆書會安排的第2本拆書對象。我甚至主動申請,將帶領大家拆讀該書。
關于這本書,我稍早已有耳聞;當時推薦者提到作者采銅是知乎大神。經過進一步檢索,我發現采銅與我同有浙江大學心理系的求學經歷,這令人感到親切。
關于精進,我在2012年的6月第一次接觸并有進一步的了解。當時我在4399工作,老板駱海堅在一次公司內部的沙龍講座之后,向大家贈送稻盛和夫的《活法》,我有幸領到了一本并認真讀了幾遍。稻盛和夫先生是陽明心學的踐行者,并在自己的人生活法中反復映證了精進。說起來有點好笑的是,當年我在認真而投入的閱讀《活法》并深受鼓舞之時,身邊會有一些聲音說,“洗腦文也用得著這么用心看啊?”
值得順道一提的是,2012年的12月,老板駱海堅據說花了幾十萬人民幣邀請余世維先生到天府路的冠盛酒店給公司精英核心層做了一天的培訓。這個培訓的主題是《執行力》。我也有幸參加并認真聽講,積極做筆記。
感謝2012年的這兩場精神之宴,給到我很大的營養。得以讓我在2016年的8月,很有自信的講:我已然是一個即刻行動并不斷精進的踐行者,同時持正念、修善心,可以不顧外界雜音的探尋自己的活法。
我近來在讀書方法上,開始得到一點感悟,就是:有些書特別適合慢讀,尤其是涉及到心智改造與升級的書籍;而這些適合慢讀的書,在開卷之前,又特別需要謹慎挑選:選同類中的佳作、選合眼緣的作者。
選佳作的目的不言而喻,時間有限,只讀經典。
那選作者呢?因為這是一個慢讀的過程,是與作者、與自己交心暢談的過程。合眼緣的作者,才能與自己成為書中密友,讓自己誠心正意的接收教誨與引導。
與慢讀相反的是快讀。我從李欣頻的讀書方法中借鑒了一個方法是,更多的書適合快速翻閱,找到一兩個對自己有觸動的句子段落,就已經值回書本價了。
《精進》這本書適合慢讀、乃至反復讀。然而第一遍讀起來卻并不輕松。
書中有大量的專業論述,其行文的深度超過了諸如《把時間當作朋友》或是《小強升職記》。譬如我從書中發現多個段落,用相對可信、理智、客觀、科學的角度,解釋或佐證了李笑來提出的某些觀點。
這個不輕松的過程,卻充滿了驚喜。書中處處有寶藏,有大量可運用R-I-A的段落或句子。
比如:如果把自己當作創業公司,執行精益創業的話,個人的最小化產品可以有哪些選擇?
這是書中與這個話題相關的論述,令我開始重拾個人訂閱號并試著寫下此文。
而要掌握該話題,則有幾個知識點:
1、如何定義產品?
2、精益創業中的最小化產品,是如何循環運作的?
3、文章作為一種最小化的產品,如何獲得用戶的反饋?
4、除了文章,自己這家創業公司,還可以出產哪些產品?
想要尋找答案,就來閱讀采銅《精進》吧!
2016.08.16 At 中國·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