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幸在2月17號的晚上參加了《內在小孩》,是劉彥含老師帶領的。
有收獲的三點:
用三個關鍵詞來總結,覺察+反思+行動
第一點:覺察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到這張冰山圖,還是蠻有感悟的,對照了拆書幫的一本非常經典的書,《非暴力溝通》,其中講到到4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和這張冰山圖是有共通之處。都是要從事實開始說話,講出自己的感受,明確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請求。
對照自己以往的經歷,經過兩年的非暴力溝通的修煉,成長是看得見的,徒弟alex有非常深的一個感悟,他也經常夸我。同時還要繼續修煉,進步的空間還很大。所以這張冰山圖又加深了我對導致行為背后更深的一個原因的理解。
二:反思:
劉老師說到內在小孩出現了問題,一定是外在關系出現了問題,尤其是親密關系,比如夫妻,親子父母等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個環節最讓我有感悟的是角色扮演,在夫妻或者是男女朋友之間的一個溝通中的扮演,這個完全對應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溝通的一個場景,反思過往,我在親密關系中,確實也是簡單粗暴,控制欲比較強,沒有考慮太多的對方的感受。
所以當晚課程結束回去我的行動計劃就是,對女兒之間的溝通,就采用了劉老師說的這個模式。其實只要每天改變一點點。卻發現其實成長還是迅速的,只要自己改變了。自己的氣場跟周圍的氣場隨著你都改變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
三:行動:這張能量表,看到了,越是正向能量,數值越高。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晚上課程結束后跟徒弟在微信上溝通正好發生了小小的溝通上的誤會,如果按照以往溝通,我們早就互相懟起來了,后來馬上就想到這張能量表,讓自己保持這個高的能量,而不是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漩渦中。我就用了第2個圖反思自己溝通的方式去和他溝通。看例子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總結一下:《內在小孩》的課還是給我。太多的感悟跟收獲,關鍵就是三點:覺察+反思+行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