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緣起
八月下旬,大觀園內風亭月榭,正是賞月賞景好時節。
三妹妹賈探春興致勃勃,邀請了賈府的才子佳人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前來商議,說因羨慕薛林才學,又想效仿先賢,正值這園內簾杏溪桃美景乞可辜負,便提意在這大觀園里起詩社。
賞景、飲酒、作詩,既雅不俗,又可一起瘋鬧,全活了。
探春這個點子可是說到眾人心坎里去了。這幫富貴閑人整日里無所事事,除了寶玉、黛玉兩個平常里鬧些小任性,大多是東竄竄、西瞅瞅,混吃、打盹,無聊得很,寶玉更是。
所以,這主意一出并@所有人,那可真是一百個贊同樂意的,還都嫌探春這主意想得晚了,白白浪費了光景。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02 冒頭
這不,一向少言、寡淡如水的大嫂子李紈,這次活脫脫像變了個人,難得的顯得主動、活躍,還爭著要當詩社的社長。說這個主意她早想到了,只是擔心自已的詩拿不出手,便忘記說出來;又說是自已的年齡比他們都大,理該他掌權當社長。這現由也是沒誰了!
不過,這詩社能辦起來,大嫂子李紈這個社長真還當得名副其實。除了她,沒人比她更合適了,為何?且看。
03野心
其一,我們都知道,李紈作為賈府的嫡孫長媳,本應是這賈府的當家人,因為丈夫賈珠早死,她便失去了當家的機會與權力。按理說,丈夫賈珠雖早死,但李紈有兒子賈蘭,也應可以接管家一職,管理賈府,可現在這個當家人卻落在二奶奶王熙鳳身上。
鳳姐管家,是王夫人授意暫代的。因為最終這個掌家的權力終究會落在寶玉那一房份,現因寶玉未娶親,所以便安排了鳳姐暫代。
對于這樣的安排,李紈心里肯定是不樂意的,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婆婆偏愛小兒子,她也只能忍了。但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卻藏不住,當不了賈府管家,就當這大觀園內眾弟妹的家,當上這詩社社長也是值當。她,有野心想當家。
04 懂管理
其二,李紈寡居多年,生活如一潭死水。好歹自已也是出身名門(父為國子監校長),書香世家,才學也是不輸眾人的,就這么年紀輕輕就整日素衣素服,深居簡出,沉悶得都忘記了自已。
雖淡泊,卻苦悶壓抑,詩社一起,正好熟門熟路也鮮活了自已。國子監校長的女兒,管理一幫小打小鬧的“文人”分分鐘的事,不在話下。她,是有管理經驗,能當家的。
05 不搞末位淘汰,能定規則
其三,大妹妹迎春、小妹妹惜春,跟她一樣都是這個院子里應個景,存在感極低的人。秉性和她一樣平淡如水,平日里想到她們的,便有她們的,從不主動要求過什么。
迎春善下棋、惜春喜歡畫畫,兩個人在吟詩作賦上自然就比不上黛玉她們,李紈深知這一點,便推選她們兩個做自已的助理、副社長,一個出題限韻、一個監場,至于作詩但憑她們興趣而為,不強制,不考核。
李紈自已也是,作為社長,負責詩社的運營、財務(融資)、定獎懲制度、立規矩、當評委評定名次(考核)。她,有才,能定規則、能考核。
這樣的安排,再好不過,即讓兩個妹妹參與了進來,又圓了兩個妹妹的面子與顧慮,自已也可以名正言順地在擅長的領域里揚眉吐氣。她,不搞末位淘汰,懂得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
06 能融資、拉贊助
其四,辦詩社,吃的喝的需要費用,一月兩次的社費,這錢從哪來,總不能讓眾姐妹自家掏腰包吧?再說她們的月銀,平日零用、打發下人,也就所剩無幾了。如果再刮繳過來,這個詩社定是辦不長久的。
便有了個主意,請鳳姐來詩社作個什么監社御史(內審官、審計、監事之類),給個虛職,弄些錢,作為詩社的運營資金。
鳳姐那么忙,又不喜好弄文人墨客的這些個詩啊、賦的,一定不會來。關鍵是鳳姐有錢,錢能來就行。就這么一來二去的,憑著她大嫂子的身份,有理有節、巧舌如簧地從鳳姐那籌到了50兩的詩社資金。她,口才好,懂融資,拉贊助。
這樣的李紈不適合當詩社的社長,誰適合?
本心如枯木的人,一個詩社便又讓她活了過來。興趣真的是一個人最好的動力,她能幫助人成長、填補你曾遺失的空缺,幫助你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