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網(wǎng)上說,在深圳哪個沒搬過七八次家,除非住公司宿舍和買了房的。
來深圳租的第一個房子在龍華大浪,就是那種很普通的城中村。離公司步行15分鐘,而且很多同事都租在那個村子里。條件好的,租個電梯房,不好的,租個沒有電梯的。我租的就是那種沒有電梯的,一個月250塊錢。一個大單間,廚房和廁所連著,有兩個窗戶。
因為同事都住在這個村子里面,經(jīng)常會去別人家趁飯。那些趁過飯的同事還在聯(lián)系,很多至今還是住在附近,偶爾還會互相趁飯。
租好房子,拉好網(wǎng)線,買好電腦,打算好好過自己的簡單生活的。結(jié)果攢了幾個月錢買的新電腦,用了一周就在租屋被盜了。而且房門鑰匙完好無損,找房東理論,那個帶著金鏈子像個二流子的房東說誰讓我自己放貴重物品了。報警錄完口供,沒有下文。
然后我便開始重新尋找租處,離開這個傷心地了。因為房子沒到期,剛好關(guān)系好的同事辭職了,便借給她住了,讓她自己到期退押金。后來她退押金的時間,房東以押金條字跡模糊為借口,不予退還。因為那時,我已另尋工作,也不想再去浪費時間了,就作罷。
第二個租處沒租多久便因工作調(diào)動,就重新尋找第三個住處了。第三個房租在福田的中心地段的城中村,蔡屋圍。1500 塊錢一個月,老式小區(qū)的單間,是原本的套房割開的,沒有廚房,沒有網(wǎng)絡(luò)。加上吃飯日常開支,手里實在剩不下幾個錢。
隔壁住著一對情侶,在沒有廚房的情況下,每天做飯。雖然我自己不做飯,但是每天半夜還能聞到他們家的飯菜香。后來因為實在覺得房租太貴,條件也不好,便去民樂重新找了住處。
第四個住房便在民樂地鐵站附近,與同事合租。一個月850塊錢的一室一廳,條件不算差,但是苦在沒有地方嗮衣服,都是在不見陽光的走廊里面晾著的。洗了一個新被罩,趕上下雨天,又趕上我出差兩天,回來全部是黑色的斑點。
在民樂那個地方,每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地鐵要等兩三趟才能擠得上去。但是去哪里都方便,去哪里都有車,對當時需要經(jīng)常外出的我來說,確實非常便利。而且深圳唯一的一個大學(xué)同學(xué),也住在同一個村子里。能經(jīng)常見見面,感覺到少有的溫暖。
第五個住房是因為換工作到龍華,便在清湖地鐵站附近租了房子。因為弟弟即將來深圳,所以我租了一室一廳,廚房安置在陽臺上,有個洗手間,有電梯,管理也不錯。房租850,加水電費近1000元。這個時候工資已經(jīng)漲了起來,并沒有太多壓力。
每天早上走路去公司,順便買個早餐。幾個月后弟弟過來,他便睡客廳里面。后面他幾個同學(xué),也因為找工作,輪流和他一起住客廳。
他后來找到了大浪的一家公司上班,每天坐車上下班。不久,我們部門也搬到大浪里面,他們公司隔壁。因此,就又就近在我們兩個的公司附近找房子了。依然是一室一廳,有陽臺,有衛(wèi)生間,有廚房,有電梯,干凈通風(fēng),也是租了這么多房子里面,比較舒服的一個。
最關(guān)鍵的是房東很好,不欺租客。價格也很實惠,550,住了那么久也只漲了幾十塊錢的房租。在附近商業(yè)中心還辦了一張健身卡,每天晚上還會去跳健身操。周邊的馬路兩側(cè)綠化帶做的非常好,晚上漫步時不時會碰到同事。
在旺季的時候,我們部門連著加班一個多月,終于等到了一個可以放松的周末,一群女孩子相約去商業(yè)中心玩。從一個小巷子里,吃到另一個小巷子里。一個買涼粉,一個買煎餃,一個買烤腸,一個買冰激凌,最后一起哈哈笑著感嘆這一群女的真能吃,說出去估計別人會笑死。吃完又一起逛服裝店,每個人都拎著幾袋子衣服鞋子,一路嘻嘻哈哈往回走,大家也都住在附近。
這一次的房子是住的最久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租房了。每次搬家都是最最痛苦的時候,因為那些破破爛爛如果扔了,就必須得重買。如果找人搬,感覺都不值那些請人的錢,關(guān)鍵是還累死人。前面所有的搬家,都是我自己獨自搬得。最后一次因為加班,交給我弟弟和他同學(xué)了。他對我說,累得要命,這些破爛還不如不搬,寧可花錢重買一遍。我說,以前我都是一個人搬的。你還是個男孩,還和你同學(xué)兩個人抬,還這狀態(tài)。
曾經(jīng)人人見面都要談買房,最近突然發(fā)現(xiàn),大家又開始感慨租房了。是啊,深圳極少本地人,因為深圳的本地人很多移民或者去香港或者去更舒服的地方了。來深圳早的或者特別能掙錢的,不少人買了房。還有一部分在深圳周邊城市買了房。然而,還有很多是不得不租房的,這個人群非常龐大。
因為城中村改建成公寓,改建之后一室一廳基本都2000左右了,多房的更貴。很多曾經(jīng)的同事,開始輾轉(zhuǎn)找房子,開始抱怨真的沒法留在這個城市了。
這些來深圳很多年還沒有買房子的,基本都是父母那一帶很窮而且沒眼光,自己出來要顧家里,根本就沒錢可買。或者是一直想回老家,沒有魄力買這邊的高價房。原生家庭的窘迫,限制了自己的眼光,束縛了自己的手腳,更斷送了自己的發(fā)展。那些能掙脫原生家庭束縛的,都是狠角色。或者說,上面有哥哥姐姐開路或者罩著。我也見過一個小有所成的窮姑娘,自從來深圳,五六年沒有回老家過一次,電話都不打幾個,只顧自己。沒幾個人能做得到。
當然,也有憑一己之力,打拼出來改變命運的。這種人,不僅僅靠努力,還靠運氣,天時地利人和的結(jié)果。因此,只有極少的比例。
我認識兩個同行,他倆是同學(xué),一起來深圳,進入一家公司。其中一個至今無房也沒啥存款,另外一個來深第三年就在父母資助下在龍崗買了一套70多平的小房子。所以,盡管第一個更努力,更踏實,更與人為善,更有能力,但是因為他有更多的家累,兩個人的差距便與日俱增。其實他們倆的父母差距并不算大,但是兩家兒子的差距就顯著了。
我想這是為人父母需要努力的最根本原因吧。在孩子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你是助推了他們一把,還是拉后了他們一把,最終決定了他們的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