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和德語的水平并不好,因為懶得背單詞。從一開始的什么都不懂,嘗試著翻譯,到漸漸的發現了樂趣,自己慢慢的修正。這已經過去了1年的時間。一開始,我翻譯一篇新聞和評論,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為不懂的地方被卡得太久,自己不愿意再繼續。
問過其中一些同是業余翻譯新聞/雜志的人,似乎并沒有那種感覺。有的英語比我還爛,但他們把不懂的句子刪掉,然后換成自己的意思。
最近翻譯了一篇新聞被撤回,因為別人讀不懂,所以說我是機翻。
老實說,真的是機翻,因為我不懂的地方都是上網機器上查字典的。
當我把google 翻譯的和我翻譯的,即使截然不同給站長看,站長依舊推說,啊不行,不能放了,因為看上去都不懂。對啊特別關于政治,事件,人名,看過去太陌生和怪異的多了,是語言組織能力不行還是其它?反正就是完全看不懂。一個人說看不懂還行,如果大家都說看不懂,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我把自己的譯文給朋友1看的時候,他罵道:以前看你作文還行,怎么新聞翻譯得那么難以理解。這真的不是機翻嗎?現在網絡那么浮躁,大家已經不喜歡看需要費力氣思考的文章。
朋友2看了譯文,大概5000個字,幫我修改了26處,結果跟我說,實在不懂德語,修改了還是很不通順。
有的人說限制翻譯的其實不是外語水平不好,而是中文組織能力太差,需要表達的意思無法用中文說出來。
其實我想稍稍反駁下站長,雖然有人說看不懂,但是也有人說文章很好超值。
關于朋友1跟我說簽訂諒解備忘錄要改為合作協議的時候,罵我翻譯就是要大眾看得懂,大眾看不懂的新聞有什么用的時候,我雖然深深覺得你說的是對的,不過也深深覺得自己找錯了對象。有時候用詞精準和讓人理解可能很矛盾,但是我堅持自己的立場。
于是我買了幾本新聞翻譯書和教人組織語言的書,花錢買了單詞計劃,并且開始在簡書上寫文章,嘗試在當當讀書和微信讀書上寫評語。
希望長此以往越發有精確提升,并且擁有自己的語言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