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一個與世無爭的世界
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這么清凈的世界,沒有網絡,沒有一輛車,連人的影子也看不到。
有雨水的時候,有四個人,這四個人大多時候不來往,沒有雨水的時候,只有三個人,他們根本不來往。
這里是我哥哥的第三故鄉,哥哥因為工作和家庭的需要,搬過三次家,我父母親隨哥哥搬家來到這里,也算是他們的第三故鄉,也就成了我們幾姊妹常相聚的地方。
曾經,這里也像一個鬧市,也擁有過繁華。
? ? ? ? ? ? ? (2)從陌生到根深蒂固
1997年香港回歸,還伴隨著我哥哥的一個好消息,那時候我和妹妹在南方,他打電話給我妹妹說:你們回來耍嘛,現在我承包了一個電廠,很多房間,你們都回來的話,都有地方住。我們姊妹多,長大以后,住在不同的城市或鄉村,各忙各的事,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機會團圓。
哥哥分別打了電話之后,也只是我和另外兩個妹妹回去了,還有兩個妹妹沒時間回家。
哥哥承包的那個電廠給了我們一個嶄新的世界,廠的隔壁就是一個煤廠,去街上步行的話,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煤廠的老板也是承包煤廠,比我哥哥后到幾個月。
記得我們三姊妹到了葛蘭,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感覺太大,下了車,還鬧了個笑話,傻傻的問別人:哪邊是葛蘭,那人回答,兩邊都是葛蘭,甚至,這里到處都屬于葛蘭。他還問我們要去哪里,我們說要去老龍洞,他就告訴了我們去老龍洞要坐摩托車的地方。
那幾個打摩的人看到了我們的行李,說是東西太多,至少要喊三個摩托,妹妹給爸爸打電話,爸爸說叫某某某接下電話,那個人接著電話,又叫那里其中一個打摩的接電話,掛了電話之后,他說:剛才是伯伯打的電話,原來是妹妹們,走,只要兩個摩托就行了。
這是個陌生和熟悉的開始,從老龍洞到葛蘭,摩托車是這段路的主要交通工具。
煤廠也是我們第一次接觸,感覺所有的物體都透著黑,特別是煤炭洞出來的工人,一身上下黑得發亮,定睛一看,眼睛里還是有眼白。
有一天,我和妹妹坐在哥哥宿舍外面的地壩上聊天,煤廠老板的二哥走過來問我們:從這邊過去有路沒得?我們說,不知道。他說,你們不是電廠的員工嗎?怎么還不知道呢?我們說:我們是回來探親的。他說,他也是剛到煤廠??磥?,我們都是那個地方的陌生人。
老龍洞是一個山區,交通閉塞,但是,那里的人特別淳樸。跟他們打交道不費周折,很快,我們跟那一帶的人和地就連成一體。
當然,人際關系相處起來,也不是像想象的那么復雜,但是也不簡單。
? ? ? ? ? ? ? (3)爸爸媽媽和哥哥
爸爸媽媽和哥哥剛到這個廠里的時候,人們都是處于排斥狀態,并且說,我看你一個外地人怎么能在這里站得住腳跟?
我哥哥的電廠還有一個果園基地,主要是生產橙子,到了成熟的季節,我媽媽想拿去賣,有人來偷她就很生氣,我哥哥就勸我媽媽:橙子就不要拿去賣了,就讓別人走路的人摘來吃,給別人解解渴。
那時候,那一帶只有我哥哥才有一部程控電話,那里所有的人都把哥哥的號碼告訴了外面的人,傳電話就成了我爸爸媽媽哥哥的主要任務,有時候遇到太遠的人要接電話,哥哥還要跟對方相約到幾點幾點來通電話,凡是在哥哥那里打電話出去的,不管是長途短途,我哥哥都不收別人的錢。
我哥哥喜歡喝茶、抽煙,他從不吝嗇,只要有人從他廠房門口經過,都要給別人喝茶抽煙,尤其是到了趕葛蘭場,他還要特意搬個凳子,坐在廠房外面,把早已準備好的茶給過路的人解渴,而且是喝他的杯子,他也不嫌棄別人臟。我爸爸媽媽也在上面的宿舍外面,泡好茶,讓過路的人喝。
時間到了2006年,煤廠出了一次特大透水事故,這個事還被報道過,我們也是從新聞上看到的。后來,聽媽媽講:煤廠出事之后,政府積極調動了幾個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及時搶救,其中,就有電力公司的人員,來了三輛車,搶救人員太多,本來該在煤廠的伙食團吃飯的,可是,很多人都跑到我爸爸媽媽那里去吃飯,還有些不是電力公司的人,也要跑來吃飯,媽媽說:每頓煮很大一鍋飯都不夠吃,很多菜也不夠吃,連坐的凳子、睡覺的床都不夠。爸爸媽媽哥哥他們三個,沒有好好的吃過一餐飯,沒有凳子坐,更沒有床睡覺,那些統統被來參加搶救的人輪流使用。
在大家齊心協力搶救了半個月,直到最后一個人獲救,被困在里面的七人都生還。
哥哥還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給附近的村民,家家戶戶都安裝了自來水,每年春耕的時候,哥哥就不發電,把蓄水池的水讓給村民們灌溉農田。
爸爸、媽媽、哥哥所做的這一切,受到了當地所有人的尊重。煤廠的老板、員工都很尊重他們。我們每次回家,如果是走在葛蘭到老龍洞的那條路上,不管誰的車,不管我們認不認識,他們都要主動停下來,叫我們上他們的車。
爸爸媽媽和哥哥,跟當地的上至領導下至村民在相互的謙讓和尊重中,已經完全融為一體,從1997年到現在,我們都認為那里就是我們的故鄉,跟那里的一切密不可分。
? ? ? ? ? ? ? ? ? ? ? ? ? (4)變故
2013年的冬天,我媽媽突然病重,我們幾姊妹都回去照顧媽媽。這個期間,煤廠也一直是處于停產作整頓的狀態。直到2014年四月,我媽媽去世,煤廠都還是處于停產期。
媽媽去世之后,我們也回去了幾次,回去看見的人也一次比一次少,再后來,煤廠就被正式宣告關閉。
從那以后,人們為了生存,都到別的地方去打工,只剩下我爸爸和哥哥兩個人,再后來,有兩個人來租了煤廠的房子做米粉,我哥哥也是有水發電的時候,才去廠里,沒水就回自己的家。他們那幾個人一般都各忙各的,互不搭嘎。
再后來,爸爸也去到鎮上租了房子,雨水來臨的季節,也只有我哥哥一個人在廠里。
? ? ? ? ? ? ? ? (5)心靈休憩的圣地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去都是在流浪”,老龍洞,是一個讓人靜下心來的地方。我們一有機會就回去那個,我們認定的故鄉走走看看,你還別說,那里簡直就是世外桃源,煤廠停產以后,完全沒了污染,如果你喜歡靜,如果你想體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空曠,無疑,那是最好的去處。
從哥哥的廠房到老龍洞水源的發源地,步行一個多小時就到了,那里有一個遠近聞名的“金盤山”是很多驢友愛好者們常去野炊、露營的地方。那一段路上的每顆樹、每塊石頭都有它們的故事。
煤廠的鼎盛時期,那些樹都為煤廠作過貢獻,我也不明白為啥煤廠要砍伐大量的樹木。那里的板栗樹也是人們要去拜望的樹木,板栗成熟的時候,如果我媽媽還在世的話,她也會跟著大伙去撿板栗,她不管撿多撿少,只要有一點點兒收獲,就很開心。板栗是一種大眾都認可的營養價值很高的干果。
越往上走,山就越高,走到大山深處的平地,看見一湖清澈見底、水中倒影著青松翠柏的湖,就是電廠的蓄水池。山明水靜在那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在往前走一段路,就能看見老龍洞的洞口了,那里年年月月日日都有一股從地底下往外冒出的水,那是一股純天然的地下水,大家伙都說:老龍洞的電廠是用純凈水發電,老龍洞的莊稼是用純凈水澆灌。
在這條幽靜的路上行走,除了那條新修的水泥路以外,其它事物都是原生態。走著,走著,你會有莫名其妙的驚喜,你會選擇跟那棵樹相依呢?我選擇跟一塊千年的石頭一起休息
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我和妹妹走進了這條彎彎曲曲曲又長的小路,聽不到城市的喧囂,沒有汽車散發的尾氣,那斜斜的陽光灑下來,一切都很簡單、純粹,眼前的山、水、所有的事物都一目了然,清新、自然、不加雕琢,時光正好,陽光正好,醉了。
一廠、一人、一流水、一世界,你來了,我哥哥請你喝茶。
夜晚,還可以聆聽貓頭鷹回蕩在山谷里的叫聲:遠古、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