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于:三節課--產品經理策略能力提升課程
一、了解策略和策略產品
-
策略是一種數據驅動的,提供更精細化、更動態高效的產品解決方案的手段
1.1 什么是策略?
策略無處不再,策略是一種實現目標的手段
- 新聞推薦策略
- 增長策略
- 反欺詐策略
- 價格策略
- 后臺策略
- eg:今日頭條--新聞產品
- slogan--推薦策略
- spider-抓取策略
- 圖文展現樣式-展現策略
- 搜索框-搜索策略
- tab分類-頁面識別策略
-
eg:便利店貨架--商品貨架
- 選品策略
- 促銷策略
- 擺放策略
-
eg:百度地圖
- 搜索框-搜索策略
- 道路、地點、地標比例尺等--渲染策略
- 公交路線推薦
- 導航路線推薦
- 到達時間預估
-
eg:美團
- 搜索策略
- 推薦策略
- 廣告策略
- 補貼策略
- 配送策略
-
eg:開一家711店面
- 門店選址策略
- 選品策略
- 定價策略
- 促銷策略
- 補貨策略
-
eg:汽車
- 換擋策略
- ESP(剎車和動力控制)策略
- DSP(下破車速控制)策略
- Pre-Safe(安全預警)策略
1.2 策略的四要素
- 待解決問題--輸入(影響解決方案的因素)--計算邏輯(將輸入轉換成輸出的規則)--輸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eg:電子書閱讀器的屏幕閱讀體驗不佳如何解決?
(1)待解決問題:閱讀器是液晶屏,光線好的時候很清晰,光線不好的時候看不清楚
(2)輸入:外部環境的亮度、用戶在使用不同類型應用時對亮度的需求不同
(3)計算邏輯:
? a.針對產品初期,人們主要的痛點是:閱讀時,屏幕上的內容因為光線弱,致使在視網膜呈現效果弱,導致閱讀體驗不佳的情況。解決思路:增加屏幕背光功能
? b.隨著產品演變,出現了這樣的痛點:用戶在切換讀書的場所時,需要調節背光的亮度,體驗不好。于是有了:背光會隨著外部環境的亮度進行自我調節
? c.人們仍然不滿足,電子閱讀器也新增了更多類型的軟件,一些游戲之類的。產品經理發現背光調節的時候,在切換應用的時候也被頻繁使用。于是,背光自我調節的功能需要繼續提升
(4)輸出:
? a.增加屏幕背光功能,由開關控制;
? b.背光亮度受環境亮度影響;
? c.背后亮度受環境亮度/手機應用類型/時間影響
- 案例:今日頭條的推薦策略
(1)待解決的問題/目標:從大量候選內容中找到用戶最喜歡的內容
(2)輸入(喜歡,這件事受哪些因素影響):
該用戶的特征(基礎信息、歷史行為)、候選內容的特征(類別、關鍵詞)
(3)計算邏輯(主要由策略RD開發給出):將這些特征通過一定的計算規則轉化為唯一的「喜歡度」指標
(4)輸出:按「喜歡度」從高到底排序的內容
-
案例:711商品促銷策略
存在某類問題,該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會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不是恒定不變的??梢猿掷m收集這些因素的變化,并根據變化隨時調整解決方案,這種手段即為策略。
1.3 策略是如何誕生的?
策略的誕生是為了滿足用戶的興奮型需求,即在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和期望型需求之后的興奮型需求。
如下圖所示:背光燈的自動調節、頭條的興趣推薦
策略是產品持續進化的產物,在各類消費升級中,人們希望更好更個性化的服務,策略是降低成本實現個性化的一種有效手段。
1.4 策略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
- 策略產品經理的誕生,是團隊精細化分工而衍生來的,讓擅長的人做自己擅長的事。
- 策略產品經理的職責,首先是產品經理,需要了解和靈活運用各種手段來達成目標。
- 功能產品經理與策略產品經理的差別是什么?
- 功能型產品經理是通過設計功能來解決問題,而策略產品經理則是設計策略來解決問題
- 并不是說,功能型產品經理不會策略,策略產品經理不會功能設計,只是術業有專攻
補充學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