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早回來,第二天便乘興去老街趕集去~如今的集市早已不像幼時記憶的模樣,但是忍不住想去回味揮之不去的老味道。哈哈,可能真得是到了喜歡懷舊的年紀…
還沒到鎮上,在老媽電動車后座上的我就望見了潘店小集市上的煙花炮竹,紅彤彤把年味兒顯,一堆堆似小山高。走近細瞧,給小孩們玩得炮竹真是了不得,花花綠綠的包裝紙,大小形狀也千奇百怪,起的名字也花枝招展,比如“沖天炮”、"魔法棒"、“開心搖擺”、"瘋狂喵星人"、"網紅小海豹"。。拍照的時候,順便和攤主聊價格。都是節假時期常去光顧生意的鄉里人,知道我不買煙花只是拍著玩。"今年疫情回鄉的人少,買煙花得多不多啊?"他搓搓手嘿嘿笑道,"多著呢,我這剛剛還賣出去可多"。我又指著那看上去很霸道的"捷克機關槍","這個大家伙看著挺貴啊",他用手勢擺出45元,笑著說這一款很貴但賣得好。他開心且自豪,仿佛他就是那個買了炮竹的孩童,仿佛是他點燃了信子,聽到那獨有的炮竹鳴奏聲,看到了煙花在天空中炫彩奪目…
他的開心應該不止于賺了很多的禮花錢,這喜慶的日子也會令大人快樂的。
坐公交到鎮上,2元的鄉村公交比當年的5元農村大巴更干凈,路況更好后開得也更平穩了。那個時候覺得是好遠好遠的路啊…物質也并不豐富,但是人頭攢動、人聲鼎沸。記憶里,偶爾有騎電動車采辦年貨的叔叔阿姨,大多是拎著菜籃子或扛著蛇皮袋的鄉里人,中山裝、皮夾克、燈絨褲、針織的毛線衣,獨有的大軍帽,手工的老棉鞋。。
哈出的熱氣在清冷無風的冬天里格外顯眼,透過熱氣能看到路邊的油條攤、燒餅爐和包子鋪~盛粥盛面的碗碟磕碰相撞,油煙味和肉香氣相互交融,這白色的熱氣蓋過一切,不覺得冷了,只覺得饞和暖…小時候,爸爸總會給我們一人來一碗餃子,皮不太薄,肉餡也算不得多,但就是覺得香噴噴的,每次會把餃子湯也喝得精光。印象里,我爹最喜歡用千張卷裹一根油條,內里還一定得抹上辣椒醬。吃飽喝足,爸爸一定會帶我們去到賣煙花的小攤,通常我們只會挑一些綠色的甩線,一盒盒的"擦炮",還有大年三十晚上才舍得放的手持的細長煙花。沒有太多的錢,但是有好多的幸福(^o^)o…我會小心翼翼地點燃煙花的信子,舉得高高的,對著冬天里或清冷無月或剛飄過白雪的天空,一個個地數,看放出來的禮花是不是和包裝紙說的個數相同。。。孩子呀孩子,你長大了哦(*?′╰╯`?)
現在的鎮上,有兩家很大的超市,以前可以砍價買衣服的老街被大商場取代,也看不到隨處擺攤的菜農和肉攤主,因為有了新的齊整的農貿市場,我常去的兩家書店也變了樣,貨架上也再也找不到數碼寶貝等等卡片的蹤跡了(*?︶?*).?.:*
不變的是,依舊有掛滿的紅燈籠,而且款式更加豐富別致,內容更翔實、筆鋒更華麗的各色春聯和"福"…香糯的炸糍糕炸油條、夾帶煤灰的“旺蛋”、花生瓜子蜜棗和柿餅、永不過時的金絲猴和大白兔、大大小小的香爐和貢香、充滿煙火氣的燙菜小爐和燉鍋、鮮艷的氣球、擺滿貨架的糖葫蘆…
又長一歲啦,放心哦,我們會越來越好噠!
新年快樂,牛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