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冊簡書是在2017年,零散發表過三四篇文章,幾乎沒什么人看,剛來時抱著的一點微茫希望也漸漸被消耗殆盡,最后心灰意冷地選擇了離開。
回想起寫作的這四年來,斷斷續續放棄了好多次,可能某段時間熱血上頭寫上幾個月,有時候又會棄筆大半年,反正沒一次堅持過來的。
我真正意義上開始寫文應該是在大一,那時候加入了學校的文學社,有一群愛好文字的小伙伴一起追夢,我也曾對自己通過寫文出書成名甚至賺錢這條路滿懷憧憬,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文學社解散了,當初的那群人也分崩離析,我只能懷揣著內心微弱的星火獨自前行,當然中間我放棄了很多次。
在來簡書之前,我曾經在另外一個APP寫了有10w字,起初有新手的好奇,有抱著成為作家的向往,于是那段時間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打開APP,看有沒有人給我點贊,有沒有人給我評論,有沒有漲粉,一天要看個幾十次。要是看見有幾個新消息提醒,迫不及待地就要點開,有時候是欣喜,有時候只是空歡喜,心緒也跟著別人是否對自己文章的關注起起落落。
看著自己慘淡的閱讀量和粉絲量,我終于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什么文學夢、上稿出書、寫作賺錢看起來是那么可笑,我有什么能力?又有什么資本?
經歷了前期各種失落懷疑之后,所以我來到簡書也再不敢抱那么大的期望了,只心里隱隱期待著點什么兒,結果連寫了三四篇文章,還是幾乎沒人看,更別說點贊什么了。
為什么別人的文章閱讀量上百上千甚至上萬,評論一大把,粉絲蹭蹭漲,我什么都沒有。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已將我打入深淵,加上現實生活中種種忙碌,我失望透頂地卸載了簡書。
然而就在兩個星期前,我又回來了。打開簡書,早已經不是我當初熟悉的界面了,我不甚熟練的地擺弄了下,發現我的主頁還是那個位數的閱讀量,個位數的粉絲,我無奈地笑。
鬼知道在我離開文字的這些日子,每天在并不喜歡的專業學習中掙扎,卻又時常開始懷念起曾經,為了寫出一篇文章絞盡腦汁碼字到深夜的痛并著快樂。那種寫完一篇文章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甚至根本不需要別人的肯定而自然獲得。再次回頭看之前寫的東西時,自己幾乎都忍不住要搖頭嘆一句:“稚嫩稚嫩!”
在時間的沉淀中,我漸漸地好像能接納文章發表了卻沒人看的失落情緒了,寫得不好的話何必浪費他人的時間呢?與其抱怨那么多不如還是靜下心來修煉修煉,好好打磨自己的文筆,從自身找找原因。
再次回歸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問自己,你還記得最初寫文的初心嗎?對,我不會忘了,是有一顆文學夢,無關金錢,無關利益的純粹的文學夢。只是出于宣泄的欲望,出于想作為生活的記錄者,為心找一處棲息的靜隅,淺淺歡喜。倘若有幸能夠使讀者喜歡上并且從中得到點啟發,那是我的榮幸。若是沒有的話,也不必自怨自艾,哪怕是老了,回頭再看自己曾經留下的這些煙火文字,何嘗不會令人心滿意足呢。
更何況,在每一位成名作家的成功作品背后,都有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字的廢稿,如若不是某種信念支持著他們怎么會走到頂端的?
雪崩時沒有哪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那反向推之,成功的一部作品背后也沒有哪一個寫下的字是無用的。寫作的四年里,我看淡了很多,也放下了很多,終于在成長中明白:唯有初心和堅持不破。
或許,慢慢來,比較快。
我想既然兜兜轉轉還是放不下寫作這件事,那就堅持下去吧!堅持下去,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