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搜索小城比爾格位于西班牙的什么地方,小城太小?所以搜索未果。考慮到丹尼爾的父親退職前是奔馳畢爾巴鄂地區的高級職員,我含糊地確認,小城比爾格位于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區吧。小城比爾格是夠小的,艾德里安和情人勞拉幽會后歸家的路上因避讓狍子撞上了迎面而來的小車,從車禍發生到他倆想出避禍的策略,不短的時間里竟然只有一輛車路過,這似乎給了他們暗示:只要盡快將丹尼爾連人帶車處理掉,他倆就能從險境中脫身,回到原來的生活中:艾德里安繼續做他的成功商人,勞拉繼續時尚攝影師的職業。
艾德里安沒有看見的插曲,讓勞拉備受良心折磨:艾德里安開走裝有丹尼爾尸體的丹尼爾車子后,一位好心的老先生將安德里安那無法挪動的車子開到家里修理。路上,老先生告訴勞拉,他曾經是奔馳畢爾巴鄂地區的高級職員,因為妻子罹患癌癥時日無多他放棄城里的工作妻子放棄了話劇演員的職業搬到了安寧的比爾格。勞拉懂得夫婦如此選擇的目的。擔驚受怕的勞拉并不想走進老先生家里歇息,但夫人的熱情讓她無法拒絕,走進屋里才發現老夫妻是丹尼爾的父母,驚慌失措的勞拉將撿拾來的丹尼爾的手機扔進沙發,倉皇而去。
《看不見的客人》,是奧利奧兒·保羅的新作,這位以懸疑片出道的西班牙編劇兼導演,這一次貢獻給銀幕的,依然是一部懸疑片。勞拉開著丹尼爾父親修好的艾德里安的車離開老夫婦后,《看不見的客人》真的成了懸浮在我們心頭的一片疑云:蒙冤而去的丹尼爾,誰能幫助他死得清白?
說丹尼爾蒙冤而去,是因為當丹尼爾失蹤案喧囂塵上的時候,勞拉利用丈夫的職務之便轉了一筆款項到丹尼爾的賬戶里,丹尼爾成了攜款而逃者。
在家看電影的壞處是,容易被打斷。我看到這里的時候一個不速之客來訪讓我不得不擱下《看不見的客人》陪她聊起了天。她一定看出我心不在焉了吧?因為說著4月花事的時候,我總在盤算:到底誰能幫助丹尼爾清白地死去?
就算再讓我猜測100遍,我都想不到奧利奧兒·保羅會這樣安排故事的走向。
回到城里后,艾德里安和勞拉相擁后對天發誓永不見面。現在,肇事的車輛也被處理掉了,艾德里安以為意外就這么過去了。哪里能這么就完了呢?!一個匿名電話將艾德里安和勞拉召喚到了比爾格一家酒店里。酒店足夠高級,酒店外嶙峋的怪石上落滿了皚皚白雪。就在酒店溫暖的高級套房里,艾德里安被打暈,勞拉被殺。是入室搶劫嗎?但他們按照匿名電話指使帶過去的現金,分文未少。真是疑云疊加疑云,艾德里安需要律師幫助他洗脫殺害勞拉的妄加之罪。
古德曼女士走進了艾德里安的家,這位從來不曾輸過官司的女律師,發型梳理得一絲不茍,職業套裝板正得像鎧甲,表情更是眼里不揉沙子的那種,她告訴艾德里安,她贏得官司的必要條件是,當事人必須將真相巨細靡遺地告訴她,尤其是那些看似可忽略的細節。現在,距離開庭只有3個小時了,聽說控方找到的一個目擊者將會作為證人出庭,艾德里安要在開庭前的3個小時里將真相告訴古德曼女士,才能確保艾德里安免受牢獄之災。
艾德里安開始回述不堪回首的往事。他當然不會竹筒倒豆子,是老練的律師古德曼女士,一句句地言語相逼,讓艾德里安承認,毀尸滅跡的主意是他的而不是勞拉的;殺害勞拉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什么看不見的客人,因為勞拉經受不住良心的譴責想賠償無辜失去兒子的老夫妻;拋尸的地點就在這里(安德里安接過古德曼女士遞給他的筆在地圖上畫了個×),推車入水前他打開藏尸的后備箱檢查時,丹尼爾睜開了眼睛,但艾德里安還是將車推進了水里。細心的觀眾會覺察到,古德曼女士聽說被推下水之前丹尼爾睜開眼睛時顫抖了一下——我還以為是這個殘酷的細節讓心軟的女律師一時難以消受,哪里知道,那是艾德里安在往一個失去兒子的母親傷口上又抹了一把鹽。
沒錯,與安德里安錙銖必較了3個小時的女律師,是丹尼爾媽媽假扮的。直到插在襯衫口袋里的鋼筆漏水艾德里安拆開以后發現里面有個竊聽器,直到真的古德曼女士敲門而入,艾德里安都不敢相信剛剛與之廝磨了3個小時的女人,是假的古德曼女士。他想起那女人曾經指給他看過,丹尼爾的父親就在他家對面租了房子時刻觀察他試圖找到他的破綻,安德里安站到窗前望過去,通過安德里安的視線,我們看到,所謂的古德曼女士撕去了臉膜、揭去了假發,那不就是長發披肩、面目清癯得病態的丹尼爾媽媽嗎?固然,她曾經是話劇演員,與艾德里安智斗的三個小時的腳本,也許丈夫事先準備過的,就像他得知艾德里安將要聘請古德曼女士做辯護律師后將女律師的模樣牢記下來一樣,但是,與一個一心想要脫罪的罪犯爭鋒相對3個小時,對一個癌癥病人來說,困厄之大難以想象。尤其是聽說兒子被推入水里前還沒有死時,怕是撕碎面前這個惡魔的心,都有了。可是丹尼爾的母親,智慧足夠,耐受力足夠,全身而退以后用電告警察的方式,還兒子以清白,讓艾德里安為他的顢頇、兇殘付出了代價。
都說《看不見的客人》取勝于懸疑得云山霧罩,可我看到的,是一個身患癌癥的母親為了兒子的最后綻放。假如沒有丹尼爾母親的最后綻放,《看不見的客人》就是一部給暴得財富的男人上了一回眼藥:人一闊臉就變,卻最早領受變臉后果的,通常都是與之胼手胝足共同奮斗的妻子——那還是奧利奧兒·保羅的作品嗎?只因為有了母親最后綻放的那一橋段,《看不見的客人》才真正稱得上峰回路轉。只因為有了母親的最后綻放,《看不見的客人》這一片名中的“看不見”才價值倍增: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也許你不能時時刻刻感受得到,但那一定是他們竭盡所有的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