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準備數學建模比賽,但是我們隊的都是零基礎,準備在暑假現學,由于之前五一建模大賽整個五一假期被機器學習的期中考試占了(甚至整個五一假期都沒做出來機器學習的期中項目),導致我只是報了個名,沒機會參與,那時也是0基礎。
我對數學建模和數學的一些競賽有種莫名的向往,于是總想參加一次。
正好9月份的國賽,暑假想好好準備準備。
但是,今天學校就開始練題了,沒錯,暑假第二天,剛考完試的第三天,我剛學了一天的建模基礎知識,120集的教程才看了6集。
也是為了不讓同學們浪費錢,畢竟每人報名費100塊,校內肯定要先進行選拔。
于是就有了為期12天的,4道建模題的,“篩選”。
沒有基礎的人,之前沒接觸過數學建模的人,看到今天的練習題可以說是對自身知識水平的降維打擊。
我看了一下午的訓練題,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知識海洋的寬闊,不禁感嘆,我就是個飯桶!
一起感受一下數學建模的賽題難度:
這僅僅只是題目,優秀論文有17頁的,29頁的,還有57頁的,一起感受一下論文里的東西吧:
我估計大概率陪跑,或者被篩掉。
一點心得
由此我感覺到了,在大學有一個引路人是多么重要,提前規劃大學生涯是多么重要,這些比賽都是通知發出來之后,報完名就基本上直接比了,不會給你好好準備的機會,因為還要進行校內選拔,沒有提前準備連校內選拔都過不了。
很多比賽或者很多活動都要提前去了解,看自己想要參加哪一個,然后提前著手準備,學一下基礎知識,增加知識儲備量,不然,等學校通知你的時候,已經晚了,他們不會給你時間去準備,他們要的是現成的。
我們總是大學快過完了才知道大學應該怎么過。
人生過完了才知道人生應該怎么過。
等你知道時,往往已經晚了。
走在人生前面多么重要,超前意識多么重要。
從我自身經驗來看,從大一就應該著手規劃整個大學的比賽路線,學習路線了。
然而大多數人的大一都是玩兒過來的。
等到大二才開始慌慌忙忙,等你參加什么比賽時,發現你自己是零基礎,別人大一就已經準備好了。
規劃能力太重要了,很多人渾渾噩噩就是因為沒有目標和規劃,才會陷入迷茫,散漫墮落。
最后,估計這次準備是為明年準備了,從這次來看,我真得好好規劃一下我的人生了。
不然承受不住生活的突然襲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