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感覺自己是一個按部就班且特別隨遇而安的人,努力工作,安靜生活,陪伴孩子。閑暇時喜歡登山、攝影,有些許文藝,當然還有一點點憤青。這就是我,很平淡,卻也知足,沒有覺察到生命的不完整。
去年12月份的時候,意外“邂逅”“邏輯思維”,先后結緣了羅振宇,劉潤,成甲,萬維鋼老師,從中得到了很多的觸動,啟發。今年3月份訂閱了李笑來老師“通向財富自由之路”的專欄,其中的概念梳理和方法論指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帶給我很多的影響,改變抑或改善。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 ? ? ? ? ? ? ? ? ? ? ? ? ? ?有效工作
?行政工作雖沒有繁重的授業壓力,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龐雜事務讓我漸漸失去了原有的耐心。骨子里覺得自己是一個自視清高而且不喜歡將就的人,可是實際的情況并非如此。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在跟進”補課”笑來老師專欄過程中,驚奇的發現自大學畢業,工作以后,專業成長幾乎停滯,還伴隨著一定程度的思維狹隘。
正是那些日趨進步的戰友留言里不同程度地發現并照見自己的局限或者不完整。比如那篇見不得別人的好,雖然我歷來對外表現的相當鎮定。“弗洛伊德”說人有“大我”和“小我”之分,在那種情況下,我的小我和大我并非真正和諧相處。
通過戰友的深刻剖析,我對自己也進行了一系列反思,只是我并不能像她那么勇敢正視自己,并拿出手術刀徹底療愈自己。自那篇文章之后,我堅信笑來老師所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給我什么我就享受什么。
傅盛也說過,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我認知,對于工作上的棘手問題,職場人事關系的復雜,不再推諉或者負面情緒,而是以開放心態,廣闊視野,關注自身的多維度成長,以期有效且圓滿完成各項工作,并構建和諧的工作關系。
? ? ? ? ? ? ? ? ? ? ? ? ? ? ? 現實指導
生活上,我有一個十六歲的女兒,她叫“圓圈”兒,花一樣的年齡,特別乖巧美好。我非常愛她,但是做不到足夠的耐心,尤其是進入高中階段以后。看了笑來老師關于元認知方面的梳理和引導后,我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反思。
許是首次做父母,完全是憑著自以為是的所謂經驗和感覺,所以居高臨下,不能與時俱進,想當然地替孩子做了很多,借口是在幫助她們。殊不知即使陪伴并共同經歷了成長煩惱,但她同樣也帶給我們歡樂和包容,更是磨練我一路成長的活菩薩。
我固然給予了她生命,而她同樣也給予了我無可比擬的體驗和幸福感,是值得我珍惜和陪伴的人。自從洞察到這種親子關聯后,我們更加相互理解和包容對方,即使出現意見相左的時候,各自也都會努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追究責任或者處理情緒。
隨著父母相繼過世多年,兄弟姐妹成了生命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現如今,和大姐一家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尤其是大姐家外孫“暖暖”出生以后。也許是”隔代親”的緣故,我更愿意把時間,精力,注意力用在家人之間的相互關愛和陪伴,隔三差五就忍不住的想要去看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系統升級
?學習和認知方面,笑來老師說過看一個人聰明與否的兩個標準是看這個人的腦海里存在多少正確無誤的概念以及這些正確無誤的概念之間的關聯!我并非聰明人,但是我愿意為此努力接近、直到無限的物理接近和達到。
最近又感覺知識就是那些指導我們做出更好決策,且長期來看給我們帶來更好結果的那些信息。而只字不差的閱讀習慣的養成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每天課間操,放學和下班路上,總是會忍不住的想要刻意練習那些舒適區之外的新體驗,如努力留言,用印象筆記,記錄時間管理、學習英語等等。
? ? ? ? ? ? ? ? ? ? ? ? ? ? ? 特別緣分
?社交方面,笑來老師和戰友們都倡導積極主動的原則,以此引發并賦予意義,而不是苦哈哈的堅持。加入了“007”不寫就出局的寫作八班,認識并見證到覃杰,蘇磊,黃磊,馬立芳,金莉娜,王君嬈,卓明星,蘇相如等等很多優秀戰友們的努力以及“一日千里”的進步,受此帶動和影響,開始了晨起自律,除了給孩子做早餐以外,還盡可能進行“坐享”,閱讀,寫作練筆等活動。
昨天“0078”班進行了分小組重建,受組長“欣然”的關注和鼓勵,愈發感覺大集體,小團隊的奮進和溫暖,于是在首次“作業雨”提交之前,開設了自己的“簡書”以及公眾號“峰回右轉”,開篇除了感恩遇見,更有期待遇見,遇見七年蛻變重生以及未來里各自成為最好的自己。。。。
常言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有真實的面對自己,才能勇敢的面對別人,那就從此刻不完美的開自己做起。好在我特別相信有生之年冥冥之中的天意和緣分,那就努力踐行,共同期待我們都能夠做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