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越來越喜歡微博? 與微信相比,微博是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倘若有一個消息要傳遍天下人,一般都是先出現在微博熱搜上,可以同時被很多人知道,而這一部分人一般都是依靠網絡生存的自媒體或是一些熱衷于生活的都市個體。然后,由這一部分人一傳十,十傳百,在自己的朋友圈內或是在與友人閑聊時傳播起來。微博面對的是大眾,微信面對的是自己的朋友圈。二者的不同一個是時效性,以及深廣度。
之所以喜歡微博,是因為感受到一群群人生活在上面的鮮活的畫面。 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通過關鍵詞搜索搜索到我想要關注的人,不會有尷尬。 如果想要對方的微信號,我可能是尷尬的,微信大部分是朋友、同事間的聯系方式,對于交往欲望不強的剛認識的人以及并不認識的陌生人來說,要加對方微信,我可能會先在心里估量,我是否夠格去加他,這對他來說會不會是一種困擾。因為微信的定位是圈子,曬的都是的生活,一般不希望被淺交的人窺探、打擾。而微博不同,無論我們認識與否,越多人關注我就越有成就感,越有價值。雖然曬的也是自己的生活,但發布時二者的心態應該也是不同的??梢耘c之對比的最形象的就是朋友圈、空間,雖然發布的都是自己的生活,但感覺確實不一樣。
網絡就像一根橫在空中的繩子,在上面掛著越來越多的網紅,所謂的自媒體、各種段子手、賣東西的、化妝的、穿搭的、美圖、美食……
通過層層翻找,從這個人的微博中翻找他關注的人,找到感興趣的從他的微博看他的生活
今天翻了他好多的微博-郭棟楠,將近有3小時。怎么翻都翻不完,做傳媒的人,微博的更新頻率太高,要全部翻完還不知得到那年那月…… ?但我還是知道了個大概。
放幾句我看到的最有共鳴的話。
“未來的某一天,我想要得到這個人的認可”,所配的圖是在職來職往上節目的劉同。 三年后,他果真做到了。
“大學畢業后我要到光線傳媒當一名編導”,是的,他也做到了。
“大學三年,我沒有做過一件沒有意義的事”,他確實一直在努力,早早地去到當地衛視實習,獨自一人承攬了很多很多雜活,也承接了一些無報酬的校外項目,但這些確實確實鍛煉了他,使得他變得更強更自信更敏銳。
“人要熬,不要混”,很勵志。我只能想到這么一個形容詞,這是最能戳到我的一句話。他的大學目標特別明確,也確實確實做了很多算得上是“事”的那么一些事,對于電視編導的一些事,除了化妝,他基本上都有所接觸而且都做的很好。?
“喜歡一個人也好,向往一個工作也罷,自卑比盲目自信好,至少讓我們懂得尊重自己的夢想,以及努力靠近。這種自卑的心情,讓我在自己的成長中不輕易滿足,在顛沛中把自己放的很低,即使摔跤也不會太疼,還能夠爬起來繼續走?!?,又是一戳。
相比之下,我覺得我的大學一團亂?;炯寄??呵呵。 專業知識?excuse me? 在廣財信院學電商? 就業方向? 仍舊是個謎…… 可是,我也有一顆上進的心。再一次重新開始,這一次肯定會堅持到底,我這么安慰自己……希望不又是三分鐘熱度,過兩天又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