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連隊任職時,恰逢新兵下連,上面要求搞一次“革命分工”教育。猶豫了半天,決定以一名老兵的身份和新戰(zhàn)友們聊一次天,介紹個人十余年來軍營生活的一些體驗。
半小時的功夫,列提綱,做幻燈,教育的準(zhǔn)備環(huán)節(jié)基本完成。欣慰之際,一種莫名的情愫開始在心底深處止不住地?fù)潋v上來,隨即成幾何數(shù)級擴散。我知道,像以前一樣,我的思緒又一次被那些塵封的兵營往事,不可違抗地拽緊、掌控,新兵連、老班長、緊急集合、連嘉獎、拉歌……這些影像如同放幻燈片,一古腦地在腦海中閃現(xiàn)并逐漸放大,然而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卻是“老兵連”。
咀嚼老兵連,百樣滋味,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對于多數(shù)有過“當(dāng)兵歷史”的戰(zhàn)友而言,新兵連只是觀察、融入軍營的一個前奏,老兵連才是軍旅生活的真正開端和濃縮。
談老兵連,肯定離不了新兵。當(dāng)新兵的時候總盼著下老兵連,兩三個月的新訓(xùn)生活變得漫長而讓人急不可待。老兵連是個看得見、觸得著的生命體。新兵連組建在老兵連里,解散后的新兵連留下十來個新兵,就是老兵連,轉(zhuǎn)型之快,甚至讓本還有些迷糊的新兵們好些日子反應(yīng)不過來。
老兵連對新兵而言確實充滿神奇和誘惑。沒有下連之前,新兵們就開始關(guān)注起班長的來處。一有功夫就纏著打聽老兵連的人和事,絲毫不掩飾對不久后的新歸宿——老兵連的興奮與熱切。
究竟是先有新兵連,還是老兵連,這是兵之初時一個不能忽略的話題。積淀驟起,卻又恍若昨天。這好比又一出關(guān)于“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間或其中的不經(jīng)意的思辨色彩,淡化了些許年少輕狂,增添了生活的厚重。
新兵連,老兵連,一字之變,意味迥異。新兵連是個地地道道的大熔爐,打磨棱角,融化僵硬,滾滾熱流,飛揚的是期冀與激情,等待的是重塑與鍛造;老兵連卻好似“模具”,從沸騰到冷卻,從涌動到凝固,經(jīng)歷鍛造程序般完成了必要的物理轉(zhuǎn)化,定型、打磨,直至成熟。
身處其中,老兵連對于新兵來說,意味著求證。剛下連的新兵在老兵們的眼里,可圈可點的地方實在少得可憐。訓(xùn)練成績的高低是老兵連關(guān)注的永恒話題,新兵們在老兵連有沒有位置,在連排長面前說話夠不夠分量,一條重要的依據(jù)就是軍事素質(zhì)。有人說,新老兵的差距無異于小巫見大巫。偶有例外,也只是某個單項冒尖。這時老兵們常常會在合適的時機搞一次全面PK,“修理”有點“張狂”的新兵,直到百分百地“服帖”。PK多了,老兵們就開始瞅著新兵“不順眼”,抱怨新兵“太嫩”,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著急上火。于是在新兵下連后的前幾個月里,老兵連上下彌漫著似有若無的輕蔑。這反而激起了新兵“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犟勁!表面上向老兵學(xué)習(xí),暗地里卻一門心思琢磨起怎么趕超老兵——流汗了,掉皮了;流血了,掉淚了。周而復(fù)始,萬象更新。個個如猛虎下山,動若脫兔,某些方面就連老兵都望塵莫及。當(dāng)新兵覺得是時候向老兵大聲證明時,卻從老兵們堅毅的目光中讀懂了欣慰與激賞。
老兵連對于老兵來說,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解析。經(jīng)過一年的成長周期,新兵完成質(zhì)的變化,成為老兵。這時曾是新兵的老兵開始思考,想一些當(dāng)新兵時不曾想或沒有時間去想的東西,甚至想得更高、更遠。“有一種使命我們肩負(fù)著,有一種精神我們感動著。”老兵連是有魔力的,個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讓人無法平靜;平靜中的老兵像前人們一樣開始接手經(jīng)營、解析起平靜中的老兵連,老兵連正是在這一茬接一茬的兵的手中變得有滋有味起來。令初來乍到的新兵大為驚訝和欽佩的是,經(jīng)過經(jīng)營和解析后的老兵連生活,天高氣爽,舞臺廣袤,原來枯燥中蘊藏哲思,辛勞中飽含喜悅,隔閡中閃爍友情,緊張中充盈激情。這時,老兵連的五光十色、絢麗多彩讓人感動,從三點一線的彈道人生,到波瀾壯闊的海戀;從三大步伐的堅定與執(zhí)著,到兵演兵、兵贊兵的嬉笑怒罵;從分毫之差略有偏頗的內(nèi)務(wù)排名,到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失意與勝利……這難道就是奉獻?這不是很平常嗎?新老兵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思考了好半天,卻每次都很難得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但把每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這始終是老兵連一脈相承的信念!
老兵連不相信眼淚。然而離別卻是老兵連特有的音符,符動情起,楓葉紅遍,離別的瞬間卻總是熱淚盈眶,讓人不忍抑止。送戰(zhàn)友,總是歡送,兩三互擁,一一話別。然而,駝鈴愁人,鞭炮難燃,在隔窗相對中,列車慢慢遠離。年年相似,畫面簡潔,卻永遠定格在老兵永恒的心間,叫人心顫,叫人回念。
作為老兵連曾經(jīng)一分子,離開的日子久了,少了往日的平靜,倒多了些浮躁與焦慮。每每夜深人靜,老兵連的一切的一切顯得格外清晰。咀嚼老兵連,是一個返璞歸真的凈化過程。于是在正視和處理紛繁復(fù)雜的人事時,就不再存有非分之想和怨天尤人,感恩之心油然而生,迷失的從容與淡定再次被重拾。
如今,我再次置身于老兵連已有一年有余,現(xiàn)在或者將來一段時間內(nèi)將繼續(xù)著“痛并快樂著”的記憶回味。重聚并不諱言離別,也許連主官的履歷是我軍旅生活里,與老兵連最徹底、無間隙的親密溫存。這一天也許姍姍來遲,卻不可避免,無論你愿意不愿意,舍得不舍得,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咀嚼至此,味漸醇,情更濃。我不由想起美國那位著名的將軍在離任前留下的“老兵不死”的經(jīng)典演說。同樣,不知何時起,已熔鑄為我們生命組成部分的老兵連,他永遠是普通一兵的你我的一道港灣,一個驛站,一座豐碑。
老兵連不老,他只是悄然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