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在《瓦爾登湖》對潛鳥的有趣描述,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為此,我專門去百度,找潛鳥的圖片。潛鳥最明顯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嘴巴又尖又長,像尖銳的匕首;身上由黑色、白色和灰色三色羽毛構成。繁殖季節身披黑色羽毛,其余時間則呈現灰色。潛鳥擅長游泳和潛水,是捕魚的能手。
我在回憶,那天我在湖邊看到的時而浮游水面左顧右盼,時而潛入水中的鳥兒是不是潛鳥?它離我隔得那么遠,我無法通過百度來識別它。我意識到,盡管科技如此發達,大自然還是有很多生物,我不能準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可梭羅是怎么知道那么多的呢?
在梭羅的筆下,潛鳥被賦予了人的性格——守時、自由。當十月的秋風款款吹來的時候,潛鳥會如約而來換毛洗浴。“如約”讓我想起了情暖如初的老友,讓我知道了潛鳥是春來秋往的候鳥,不是四季常住的留鳥。“我在床上尚未起身的時候,它就會用無拘的朗笑為山林鳴響晨鐘”,在山間農村,四五點鳴響晨鐘、喚醒人們的往往是喔喔啼叫的公雞。住在湖邊,才知道,將人從夢中啼醒的往往是湖中的水鳥。那聲音,春夏之際起于凌晨4點左右,秋冬之時則晚至5點多。“無拘的朗笑”是享有充分自由的快樂表現。
“它們更會像乳草盈盈的細絨那樣輕輕降臨在湖上”,姿態之輕盈美好還讓人想起輕飄飄的羽毛、雪花……
潛鳥是智慧的,可以與人來一場機巧的弈局。寧靜的秋日午后,平滑的湖面上,一個男人,一只潛鳥。就在作者的尋找歸于徒勞的時候,潛鳥突然出現了。“我”加緊劃槳趕了上去,它又潛沒了。它的出現可以時而離“我”近,時而離“我”遠,可“我”總是搞錯它在水底游動的方向,讓潛鳥在自己的棋盤下方消失。“我”在努力揣度它的想法,可它的冷靜審度、機敏狡黠的部署,總是讓“我”處于下風,這樣對弈的結果是,“它又笑了起來,比上次聲音更大,時間更長,也更有理由。”以至于“我”后來認定,“它的笑既是自矜于足智多謀,也是對我百般努力的嘲弄”。
潛鳥這一形象出現在《禽獸比鄰》這一章節,描寫生動細膩,讀來趣味盎然,令人深思。我想,潛鳥可以看作一種寓意深遠的象征,代表著獨立和自由。“潛”也指適時隱藏自己,這也是生存之智慧。
潛鳥的獨立自由、適時隱藏,恰好是現代多數人的缺失。塵世喧囂,名利羈絆,欲念張揚……我們應該讀一讀潛鳥,讀它時而翱翔時而浮游時而潛入水底的姿態,在自然中去感悟、去獲得智慧,去尋找心靈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