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老師在耶魯捐贈基金獨特的機構投資理念里,奠定了機構投資的基礎框架了,然后耶魯捐贈基金有以下4個顯著的特點
1.獨立嚴謹的投資分析框架。
首先充分考量投資目的,資產負債均衡,資產類別劃分及配置,資金預測,投資品種及金融工具選擇,風險控制等要素,然后進行基金管理人選擇,之后才做具體的個別投資標的的選擇。
2.清晰的資產分類及目標配置體系。
當股市過熱時,股票的大幅升值使實際的股票配置占比遠高于長期的目標,從而使系統自動產生賣出的信號,反之就是買入的信號,這種“資產再平衡”理論,在史文森的投資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且抓住投資的本質,避免擇時操作,從而實現合理的回報。
3.充分運用另類投資。
尤其是那些市場定價效率不高的資產類別,如風險投資,對沖基金等等。
4.近乎信仰的投資信念和極致的受托人精神
耶魯捐贈基金,把品格作為第1位的篩選標準,防止投資管理機構于與最終受益人的利益背離。
最后,張磊老師說。投資的目標是盈利還是實現某種社會理想,期間的平衡,必須把握,還有方法和策略能夠戰勝市場,但對長期主義的信仰卻能夠贏得未來。
《價值》第三章? 價值投資初試煉
張磊老師說的觀點都好喜歡,非常貼近現在的社會現象,比如這是一個無比沸騰的時代,無法失去,不能錯過,即使束縛也切莫沉寂,寧愿艱巨也不要無趣。
而且他再三說,與靠譜的人做有意思的事,是我一直以來非常享受工作的原因之一。
就這樣開啟了高瓴公司的創建,然后找了幾個創業伙伴,當時選擇創業伙伴張磊老師的三條標準是,第一人品好,第二愛學習,第三能吃苦,就這樣從“烏合之眾”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
然后接下來的這一段話呢,我覺得對于我們來說也是勉勵和建議;
第一,就是從來都不知道怎么賺錢,但擅長學習;
第二,從來都不覺得有什么東西是學不會的,在學習上非常愿意花時間,不斷的吐故納新;
第三,在實踐中學習,邊學邊干,邊干邊學;
第四,熱衷于開誠布公的分享,發表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意見,不去爭論誰是對的,而去爭論什么是對的,第五,酷愛讀書,遇到一本好書便彼此分享讀書心得,舉辦圍爐夜話和讀書沙龍。
嘗試可能只是意氣,但堅持卻是勇氣。
我覺得這句話不管是用在哪一個方面,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句值得我們記住的話,很多時候我們明知道這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因為我們的及時行樂主義,都沒有辦法好好去堅持做一件事情,我把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正在做某件有意義的事情的你,不要放棄,堅持會有勝利的。
邁克爾·波特提出國家競爭力的4個階段論,一是生產要素導向階段,就是依靠資產廉價的勞動力,二是投資導向階段,就是依靠政府主導的投資,三是創新導向階段,就是依靠科技創新,第四是財富導向階段,就是依靠資本的運營,在中國呢,產業和區域發展的多樣性這些階段,都是在同時的上演著。
然后從更長遠看了21世紀,很有可能是屬于中國的世界,尤其是在信息科技時代,中國是一個極佳的創新實驗場,中國的創新驅動戰略為創業者們構建了很好的政策環境,中國不缺乏卓越賞識力和戰略思維的投資人,中國的消費者有著天然的互聯網基因,中國的創業者有太多的可以試錯的機會,這些因素將促使中國的創新,以持續迭代的方式不斷的積蓄能量,從而創造重大突破,一個大國的崛起往往需要制度環境的改善,這其中也需要一些人站出來。
延伸內容:
三種競爭
1.總成本領先戰略
2.差別化戰略
3.專一化戰略
五力模型
1.同行業內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
2.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
3.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4.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
5.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其實這個競爭力的思維模型,對于一個新的事業的開展,做市場分析這一塊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