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真理推翻另一個真理,用一個故事完結前一個故事。
一
“周游,我走了。別找我。”幾個字連一張A4紙的第一行都沒有占滿,其余是大片的留白,像極了阮春曉的整個人,沒什么鋪墊和懸念,一眼就能看個透徹。圓幼的字體像是寫給幼兒園里她班上的孩子,分明不是訣別信應有的寒涼蕭索。紙張被角頂角的對折,壓在床頭柜的小夜燈下面,天一黑燈就會自動亮起,那張紙自然就會被看見。距離上次寫這樣的字條已是兩年前,不過末尾多出了三個字:別找我。
半個月前,阮春曉向園長遞上了辭職報告,內容很簡單,因個人原因怕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因是就在不久前的陶藝課上,一個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自己剛剛燒制好的人偶,孩子的反應倒是沒有很激烈,可是阮春曉,她在蹲下撿拾破碎四散的瓦片時不受控的哭了起來,周圍的孩子不明所以,接著哭成了一片。那天放學,阮春曉紅著眼睛挨個向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們道歉,直到送走最后一個,她收起地上的玩具,關了教室里的燈,抱著一個落單的娃娃蜷縮在地板上。
阮春曉睡著了,夢里,教室變成了孩子最怕的紅房子,整個幼兒園成了一所沒有秋千的孤兒院,她想逃出去卻找不到門上的把手,想喊“救命”卻只能發出尖利的哭聲。胃部一陣痙攣后她醒了過來,那只娃娃被冷汗或是眼淚浸濕了半邊,摸上去涼涼的。手機突然亮起響起消息聲,阮春曉揉了下眼睛連忙拿起來,然后盯著屏幕愣了好一會——只是后臺軟件的推送,再無其它。時間,凌晨一點。
馬路上除了三兩飛馳過往的車輛外罕見行人,白天的炎熱退卻,這座本沒有秋天的城市也在夜里悄悄地入了秋。阮春曉很久沒有被涼風吹出鼻涕的體驗了,可包里的紙巾都用完了她還是眼淚鼻涕一起流。多像幾年前的那個午夜啊,她被逆行的周游撞見的那晚。如今,她愿意跨過山和大海去到他曾途徑的對面,愿意再來一遍兩人一路走來的深深淺淺磕磕絆絆,可是,這天夜里卻沒能再度被拯救,她的英雄。
那天,周游比她回去的更晚,門外的密碼鎖發出解除聲的時候她就聞見了一股濃濃的酒氣。阮春曉躺在床上側身面朝里,她聽見身后的門被推開接著又被關上——他沒有進來而是去了隔壁書房。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們,一個不再拿著電話躺在沙發上等,一個用按密碼代替了按門鈴;一個不再上來就抱住、一個學會了裝睡;一個不再追問、一個省了口舌。從前也只是分開兩條被子,而現在,卻是分去了兩個房間。
二
阮春曉從來沒有和周游冷戰的意思,但她的實際行為卻總在靠向疏離。問他去哪了嗎,他去的地方她敢去找他嗎;問他和誰在一起嗎,他說出的名字她認識嗎;問他在忙什么嗎,他著手的東西她能了解多少。反過來,她又能和他講些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說為一個孩子舉辦了生日趴嗎,說她的姐們兒又換了第幾任的男友嗎,說趕上了超市里的活動搶到了買一送一的衛生棉嗎。若是這些問題和話題不再被拿來做同一屋檐下的男女聊天的內容,他們還能交流些什么呢?昨天的時政要聞,今天的股市行情,還是明天的臺風海嘯?還是說每天問他一次:你,到底愛不愛我?
“不愛,和不能愛的表現是天差地別的”,阮春曉無意間看到的一句話讓當時的她掉進了一個冰窟窿,通往外部世界唯一的洞緊接著合上,從此她待在冰冷生疼的水下,只能仰頭對著那一點點模糊的光。她好想像編手繩一樣理清這里的每一條絲線,像做十字繡一樣找到每一個可以橫豎分明的框框,可是她很快又將雙手遮住眼睛,任絲線纏繞成疙瘩,任針尖扎在手上。她不要知道。周游對她是哪一種,必定是其中一種。他佯裝歡愉的寡淡,他強忍煩躁的問候,他懸著敷衍的體諒,每一個狀態下的他都是兩只利箭雙向穿梭。他映在地上的影子不是一個,他的懷抱是不斷交替的冷熱,他的吻、他的身體是洪澇與干涸鏖戰般的撕扯。
阮春曉不知道自己能為他、為他們兩個做點什么。早早地下班回家,洗衣做飯收拾房間,等一個人或等一通電話,這樣的日子重復了一天又一天。空閑時,她會研究一下菜譜,做點小手工,或寫幾個適合講給孩子們的童話故事,她像是生活在周游的工業社會里的農牧人,而周游,他在天上叱咤風云奮戰浴血,他的世界里轟鳴著鋼鐵和機械、燃燒著欲望和權謀、翻滾著財富和地位。他的羅盤飛速旋轉,他的時空黑白倒錯,他馬不停蹄地繪制著自己的霸業宏圖,他狂熱地樹立自己的帥字旗幟。而小的像顆鉚釘、輕的像根羽毛的阮春曉,它找不到自己應該待著的位置。
周游曾送她一套精裝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總共沉甸甸的八冊,因為那段時間阮春曉正醉心歷史。她把它放在家里最顯眼的位置,隨時都會拿上一本摸摸翻翻聞聞,連睡覺都想當枕頭墊在腦袋下面。她如此毫不避諱,不只是因為周游對她喜好的支持,還因為這套書的意義,或說她自己理解的意義。從朝代伊始到最后的明清,翻開里面,文字、符號、地形、位置,那里完整地濃縮了華夏文明的萬古山河。這是周游送她的,是周游,送她。阮春曉覺得自己穿越了,那是一個架空歷史的時代,周游為她展開一冊畫卷,用手指給她看,說眼前的幅員萬里都是他們的家園。那時,她就站在、還在,他身邊。
可現世中的阮春曉卻每晚都做著一個類似的夢,她站在一座大山的夾縫,她能感受到日益狹窄的距離,明明她可以在被擠得粉碎之前逃出去但她卻偏偏不,她腳下像是生了根,離開那兒一樣是死路一條。她的失眠癥因為這個夢日益嚴重,她聽著周游平穩的呼吸背過身去整夜的流眼淚。周游不會棄她,所以結果可能是兩人慢慢被壓到窒息,也可能他會撈她出來,但卻再也找不到哪個地方來安置她…
電視劇里播著一段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名人聯姻,阮春曉看向窗外的天空,蒼穹之下兩朵并排高度的云朵正慢慢靠近。阮春曉站起身朝向它們,在它們融為一體的時候,一陣暈眩,眼睛被那一團相互疊加的亮白刺激地掉下淚來。她終于明白過來周游需要什么,也知道了自己能為他做點什么。
三
阮春曉曾對著周游的一張照片畫過一張油畫,照片上他背對著鏡頭面朝大海,她對他說過這是她最喜歡的一張他的照片,喜歡到要用色彩原原本本的拓下來。后來那張油畫就一直立在書房的矮柜上,和照片上一樣,上面的周游同樣背對著她像是要邁步遠走。他穿了一雙紅色的運動鞋,阮春曉記得當時她的顏料里并沒有相對的顏色,她是費了很大力氣才一點一點調出來卻依然不像原版。現在想來,那張油畫像極了一則預言,周游的生命需要加入一筆濃墨重彩,而清湯寡水的她怎能調的出來,而最喜歡的一張他的照片竟是一個離開的姿態…
在作畫的過程中,顏料沾到了阮春曉的裙子上,在領口的位置,像是印上去的一朵小小的章。阮春曉對著怎么都洗不掉的痕跡莞爾,又不只是這一處,她的世界早已經被周游的筆圈滿了對勾,連空氣都匯聚成他的名字。而對于周游來說,她只是他這匹烈馬馳騁原野時無意間經掠的一個小蒼耳,他噠噠的馬蹄還會占領高山、跨躍水溪,沿途隨時還會沾染無數的小花,還會有遠道而來的蒲公英主動找上他。而阮春曉這只小蒼耳,做不了他額上的翎羽也不能帶給他香氣,她的存在反而時常會讓他刺癢難耐。一個幼兒園的老師也是老師,她身上的消毒液味、她齊肩的短發、她系到頂的上衣扣子,無時無刻不在向周游傳達著健康、整潔、規矩。沒有馬駒愿意被套上韁繩,她無聲的說教只會讓他倍感壓抑,而那幅畫,剛好可以用來表現他在思考著如何回避、逃離。
她知道周游面對的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佳麗名媛們的出場像是走在紅毯,雅士商賈們的碰杯會促成一局雙贏,但同時,星光閃亮的背面,也有無數的腐化奢靡。高知高干、精英貴胄,他們的智力財力能力同樣會用在其它事情上。阮春曉很怕,怕他的周游以后也會進入那一個灰色地帶,怕摩天大樓的玻璃墻會模糊他的面目,怕飛行讓他忘了奔跑的感覺,怕高級餐廳吃不出味道、紅酒香檳解不了他的渴望、像丟行李一樣每晚把自己扔向酒店的大床。
阮春曉要被自己逗得笑出眼淚了,她還真是個感情極其細弱極其敏感的悲觀主義空想家。周游,他會在自己家的床上睡到天大亮醒來,會有人為他準備早餐、熨燙襯衫、為他用另外的方式打領帶,他會有像極了他的孩子、有與家人在一起的周末,會是一個發光發熱帶給他人正能量的活潑老男孩。想到此,阮春曉終于滿意,沒錯,這才是周游。
別人家的周游。
說了那么多,究竟可以為他做點什么呢?
離開。
四
阮春曉知道,那張字條會讓周游發很大的火,但只要平息下來,他反而會松口氣。作為和他同居的女人,她沒有任何的錯處可指摘,可這卻成了壓在周游心口上的山,他沒有理由把她趕走,這或許也能證明他需要她,僅此而已。所以,事態的最終發展就是,阮春曉應該主動去解除這層關系。她沒曾想,自己這樣一個一向被動接受的人竟然有一天會拿到感情上的主動權,可,個中滋味竟是那么的苦澀。
多余的話不需要講,更不用解釋是為什么,那幾個字,周游自然明了,也會照做。此時,拖著姓李的阮春曉又站在了路口。而這次,陽臺的衣服她收了,冰箱里的牛奶也存足了,廚房垃圾也順帶著丟了,沒有什么能困擾她了。
周游曾說要送她一個孩子,她伸手,不是摸向小腹,而是捂住胸口,已經在這里了,叫回憶。
街邊的咖啡館傳出一首很久以前的老歌,是劉若英干凈清澈的嗓音:
想為你做件事
讓你更快樂的事
……
很愛很愛你
所以愿意舍得讓你
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飛去
很愛很愛你
做不成你的情人
我仍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