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第一章|不忘初心!我為什么要購買保險?
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購買保險,買給對的人。
第二章|鎖定需求!保險那么多,如何才能買對?
分析風險需求,搞懂保險分類,鎖定保障型險種。
■■■
接下來,本章我要攻克的學習目標是:
如何來確定適合自己的保額?
我又該花多少錢來買保險呢?
一、計算保額的三種試算方法
網上搜羅了一下,了解到保額一般有三種試算方法:
1.倍數法
也叫“雙十原則”,其中保額部分推薦為自己 or 家庭年收入的10倍。
2.生命價值法
是以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作為依據,從收入的角度來考慮應該購買多少保額的保險。參考公式為退休剩余年限*(年收入-年支出)
比如25歲,60歲退休,退休前年均儲蓄額為10萬元左右。那么生命價值是(60歲-25歲)×10萬=350萬元。
3.家庭需求分析法
是從家庭支出的角度考慮的,就是計算當發生不幸時,會給家庭財務帶來多大缺口,根據這個實際缺口來制定保額。
這三種計算方法里,讓我認同感最高,同時也最貼近實際的便是需求分析法,畢竟我買保險的初心就是源于身上的家庭責任。
那么,具體到各險種又該如何來計算呢?
二、壽險—我需要多少保額?
厘清思路
之所以買壽險是為了轉移發生在我身上的極端風險,也就是一旦我去世,需要有筆錢替我來照顧家人,而這筆錢有多少就決定了壽險的保額。
根據需求分析法,保額應該以我自身家庭情況所需為宜,過度保障會造成不必要的保費支出,并不是越多越好。
推演公式:
壽險保額=我身上的家庭責任
家庭負債+所有貸款+小朋友教育費用+父母贍養費+預留生活費!
假設我是一位BB的爸比
列舉缺口如下:
1.家庭負債:并沒有需要償還親戚朋友等的債款。
現有負債金額:0
2.貸款余額:沒有車貸,尚余部分房貸。
房貸剩余金額:10w
3.兒子Star教育生活費:成年前的基礎教育費用。
估算最低金額:50w
4.贍養父母的費用:希望為父母準備部分。
估算基礎金額:20w
5.家人未來一段時間的生活費用:每月開支補償。
估算基礎金額:20w
我做了一個最基礎的估算,其中1-3是我覺得必須要轉移的風險缺口,4-5是希望能轉移的風險缺口,然后其中有些可以用現有的儲蓄來覆蓋。
因此,我的壽險基礎保額最少應保障60w,理想保額為100w,以此來保障我的家庭,不至于因為我的意外而導致兒子無法撫養、父母沒人照顧、房貸還不上等情況出現 。
為什么還分為了“最少保障金額”和“理想保障金額”?
這里就涉及到了預算的概念,保額上限大多會是一個理想狀態,最終保障的保額其實還是由我們的預算來決定的,下面會具體解釋。
三、重疾險—我需要多少保額?
厘清思路
首先,診治費用。我需要重疾險的保額能夠覆蓋大多數重疾的平均治療成本。為此,我做了一番學習,了解到一般光是重疾治療的整體費用大致在20萬-30萬左右。
其次,康復期費用。治療還只是第一步, 術后休養還需要個3-5年,為了不影響生活質量,除治療費用以外,還需準備休養期的生活費用。
最后,收入補償。身患重疾后,房貸要繼續供,兒子的學要繼續上,各種日常開支照舊。因患重疾導致的收入損失,也需要重疾險來彌補,這對于家庭經濟支柱,尤其重要。這也是你能經常看到說,重疾險也是“工作收入損失險”。
推演公式:
重疾險保額=治療費用+康復費用+收入補償
有錢看病,有錢療養!
所以,如果要購買重大疾病保險,30萬可以說是一個最最基本的保額,如果再把通貨膨脹等因素考慮進去,最理想的保額無疑是在50萬以上。(當然這后期可以逐步加保完善)
如果有代理人給你推薦類似10萬保額的投資型重疾險,現在看來完全就不適合,在發生重疾風險的時候,無法產生實際的用處。
四、 意外險—我需要多少保額?
意外險主要包括意外傷害保障和意外醫療保障,這里的保額指的是主險,也就是意外身故(殘疾)的保額。
首先,意外險的保額可以說是對壽險保額的一種補充,因為一旦發生意外身故,可以同時獲得意外險以及壽險的雙重賠償,保額是疊加的。
但是,我依然決定要買足意外險的額度,原因如下:
意外雖然發生概率很小,然而一旦遇到了,危害就特別大,對家庭來說是最突然的打擊。
意外險的保費很便宜,從保險杠桿的角度是最大的。
意外殘疾的保額是根據主險保額按比例賠付的,顯然不能買太少。
其中關于意外傷殘的部分,是我尤為在意的,因為除了航空意外,其他的意外事故“致殘”的概率遠大于“致死”。而殘疾不僅失去收入,還增加家庭負擔;可以說,致殘給家庭帶來的困難可能要遠遠大于死亡所帶來的困難。
根據2014年《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意外傷殘共分八大類,傷殘程度分為一至十級。相對應的,意外傷殘的保險金給付比例也分為10%至?100%不等。
所以,意外傷殘的保額一定要高,否則按比例賠付下來,杯水車薪。
綜上,我考慮按照1:1的比例,來安排壽險和意外險的保額,即最少50w,理想保額為100w。
■■■
保額總規劃
壽險:最少50w 理想100w
重疾:最少30w 理想50w+
意外:最少50w 理想100w
這下終于把保額給搞清楚了,
接下來就是制定家庭預算啦。
五、如何合理制定購買保險的預算?
2種常見建議
關于花多少錢買保險,一般我們會看到2種比較流行的建議。
第一種,如果是在網上查詢關于家庭保險預算知識的話,得到答案最多的便是我們所熟悉的“雙十定律”,它建議保費支出的適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第二種,如果是咨詢保險代理人的話,他們更多會把下面這張“標準普爾象限圖”給搬出來告訴你,“把家庭資產中的20%配置在保險上是非常科學的。”
那么,10%甚至20%年收入的保費支出,真的就合理嗎?
我個人覺得,“雙十定律”更多是給大家一個參考,任何事情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盲目地跟著定律走。比如保額的制定,我并不是按照10%去計算的,而是根據家庭需求去整體計算的。
同樣的,關于預算,我首先覺得標準普爾里的“20%”一定是太多了,養房、養車、養娃……家庭負擔是很重的,國外流行的這套,在國內未必就適合。 而即使是“10%”來說,對于家庭也是不小的負擔。
對于現階段我們家來說,將家庭年收入的5%-8%花在保險上就差不多了,保險是很重要,但也絕不能讓保費變為一種負擔。
綜上,預算確定!
我會用全家年收入的5%左右來給家人購置保險。
五、給小伙伴們的建議
關于保額
你是否看了一堆保險,卻沒思考過自己要多少保額?
你是否買了一些保險,但自己卻不知道有多少保額?
請記住,購買保險有三個基本點:
第一是買對人,第二是買對險種,第三就是一定要買足額!(第一看保險公司,第二看保險代理人,第三看保險產品配置)
沒錯,家庭風險管理程度就是通過保額體現的,保險保障的就是“風險缺口”。其實具體計算風險缺口(保額)是比較簡單的,你只需要逐一回答以下問題:
當我出現重大疾病后,需要多少錢治療,需要多少錢療養,需要多少錢才能安心治病?
當我身故后,需要多少錢才能讓父母、讓我愛的人生活無憂,才能解決我的那些債務?
萬一我殘疾了,我如何保證我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
考慮保險就要看你買的保險在風險來臨時理賠金夠不夠用,也就是保險金額是否足夠,這才是保障方案設計的基礎。
所以,對于已經有了保險的同學,是時候回去整理一下你現有的保單了。千萬不要每年交了一堆保費,以為自己有了保險,但其實保額遠遠不夠,根本不能覆蓋自己 or 家庭的風險。
最后,試算保額的過程,也是一個梳理自身家庭責任的過程。男同學會因此越來越成熟,而女同學會散發母性的光輝。雙方各自梳理一遍的話,彼此會更加恩愛,家庭和睦也妥妥的升級哦哈哈。
關于預算
你是否從來沒思考過要花多少錢買保險?
買了一堆產品,感覺滿意了,但保費支出卻成了負擔?
你需要知道的是,保險是能夠規避風險,但并不是說就要把家庭支出的重點放在保險購買上。
保險的本質是用當下的小錢購買保障,從而當小概率事件發生時獲得大額賠償的金融產品。使用得當可以轉移風險,使用不當則也是一種浪費。
所以呢,請在你開始看任何產品前,先想好自己準備花多少錢,不論買什么產品,都需要跟著預算走,而不是預算跟著產品走。
合理明確自己的保障需求,為未來做好充足但又合理的保障計劃,切忌一時沖動的投保行為,對自己和家庭的財務造成壓力。
還有,保險其實并不能做到一步到位,我們可以陸續增加,先在現有預算內規劃好就行,關于這點,我們之后會詳細來說,請先有一個概念吧^_^
保額&預算規劃簡表
小伙伴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下面的表格來估算自己的額度哦。
以上更多是從已有家庭的角度去分析的,那么其他人生階段的小伙伴又該如何來規劃呢?我們會第五章進行詳細分析哦。
寫在最后
互動
小伙伴們又到了填寫作業的時候咯。
快來寫下你的收獲吧!
你需要的保額是?
當下,你的預算是?
預告
接下去就要挑戰保險中的大魔王啦。
定期VS終身?
消費VS返還?
保險究竟是如何來定價的呢?
未完待續。
END.
我是潘錫恒。
做一個有趣、專業、創造價值的人。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轉發擴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