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有一個商業地產圈的高峰會,作為乙方,我被邀請出席;早在一個星期前核對出席信息和是否晚宴時,我便委婉的拒絕了晚宴,據說晚宴極其難得,同座的都是CEO們。講真,我真的有些害怕這樣的場合,總是不知道說什么好;嚴重的時候,我害怕我的服飾、我的五官、我的身材、我的所有,都會出丑。我一直懷疑:我是否有輕微的社交恐懼癥。
于是乎,我百度了一下,何為社交恐懼癥:社交恐懼癥是恐懼癥的一種亞型,恐懼癥原稱恐怖性神經癥,是神經癥的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復出現,難以控制。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癥狀,患者極力回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常見的恐懼癥亞型包括廣場恐懼、社交恐懼和特殊恐懼癥三種。
在兒童心理學研究生的課上,我曾跟同學們分享了我的原生家庭,我有一個內心愛我卻又異常嚴厲的母親,我母親常因為我做了不令她滿意的事情當眾羞辱我,她會罵我:笨蛋、神經病、小婊子等等,你所能想到的罵人的語言,都能罵的出口;我媽不是個沒文化的農村婦女,我媽也是個大學生。剛開始,我覺得特別屈辱,到后來,也皮掉了。童年時,我常做一個夢,特別恐懼的一個夢,夢中都是各種社交場合,有上課的時候,集會的時候,朋友聚會的時候,考試的時候,而我都會莫名其妙了沒有穿衣服,全身赤裸在大家面前;當時那種感覺,就是非常非常想挖個洞鉆進去,但是沒有洞,也沒有遮羞布。
我當然知道我不能永遠背負著原生家庭前行,也知道所有的原罪不能推給我的母親,所以我決心一步步,慢慢的治愈自己,即便不能痊愈,也但求心安。所幸在近幾年工作和生活的修行中,我也愈加體會和發現到克服輕微社交恐懼癥的一些小技巧:
1、關注點的轉變。一對一或是社交場合,記得把關注點放在對方和大家身上,不要過分的關注自己,不要放大自己的感受與情緒;當你把焦點投入到別人的故事和需求時,情感和口才都會源源不斷的噴薄而出。這個我在公司做培訓和跟員工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得尤為明顯。
2、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巧舌如簧的人,那么請勤奮一些,多看些書,多做些筆記,多儲備些知識;
3、可以的話,如果你特別想突破的話,那就刻意去練習;去找人聊天,去找場合做演講;現在在心理學治療上已經不流行什么行為治療法,追溯童年法了,更有效果的是:去練習,去刻意的練習;
4、必要的時候,也請保持藥物治療;當然輕微的社交恐懼癥我覺得不需要。
晚一點,快下班的時候,會務方打來電話,說晚宴安排好了,還是希望我能夠出席,我想,去就去吧,也許有意外的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