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設計》[英]Andrew Haslam
1書籍的過去現狀及未來
2圖書出版
3書籍設計方法
4版式
5網格
6印刷調色板
字體
編輯結構
圖像交流
排版
封面和護封
前期制作
紙張
紙工程
印刷
16裝訂
2
出版業內的主要角色
作者
經紀人(著作、插圖、設計、攝影)
出版商
圖書包裝者
組稿編輯
編輯
校對
顧問
審稿人
藝術總監
設計者
圖片搜集者
版權經理
圖像制作者
法務經理
市場經理
印刷采購商、生產經理
印刷商
印刷后期
裝訂者
配送經理
銷售代表
經銷商
3
文獻法、分析法、概念法、表現主義手法
僅靠一種方法很難完成一部優秀的作品,實際操作中,每種方法比中不一,各有側重,大多數作品還是綜合應用了上述方法。
設計是理性和可被分析的感性認識的混合物。
文獻是圖書的起點。它保留了人類的思想,超越人類而存在。例如收藏的新聞報道圖片、拍攝的事件、情景和人物,這些照片是設計者插在書中的視覺文獻。
當一部作品通過分析法設計時,設計者通過順序和層次的運用使作品編輯結構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出來。
表現主義手法很難定義,通過色彩、符號、象征主義手法重塑讀者的感情。
概念法試圖找出可以概述總結圖書信息的“大思想”,即支撐全文的概念。即復雜的想法經過提煉而變為間接而精煉的視覺化的內容:明智的標題、雙關語、隱喻等。
4
三種版式:豎開本(portrait)、橫開本(landscape)、正方形(square)
黃金分割 1:1.61803斐波納契數列-從正方形中獲取具備黃金分割的長方形的方法、數列(每個數字是前面兩個數字之和)、鸚鵡螺的內部結構展示了斐波納契數列的對數螺旋。
有理矩形、無理矩形可以被正方形再分(算術基礎)、只能被長方形再分(幾何基礎)1:2、2:3、3:4的版式都是有理矩形,而黃金分割是無理矩形。
由內容決定的版式,如攝影畫冊的底片版式(長條)、曲線切口、南瓜的形狀、不規則的切割版式
5
網格決定了紙張的內部分割,頁面設置決定了不同要素的位置。網格的使用賦予圖書連貫性、使整體看上去更加和諧一致。
維拉爾.德.歐內庫爾圖表:9×9 單元(13世紀)
保羅.倫納和單元(1948年)
方根矩形
現代主義網格設計者在設計網格的時候,必須作出關于字體、字號、行間距的決定。
網格系統越復雜,版式可變化的數量就越大。
基于印刷要素的網格在設置具體的邊距寬度之前,先根據內容確定文本和圖片所需要的欄數。
沒有網格的圖書為了印刷的方便,今天字體的形式都是統一的,但是他們的排列既可以采取流線型,也可以嚴格遵從于網格結構。
6
欄高
結合欄寬、間隔、裝訂線、版式比例 一起考慮。
為了持續的閱讀,采用更高的欄高、更多的行數。《大英百科全書》72行。為了持續長時間的持續文本閱讀,添加適當的行間距會有利于閱讀,使閱讀體驗變得更加舒服。
縮排
今天設定任何值都是可以的。黃金分割、數列、基于單獨網格的縮排
懸行縮排
首行與下一行之間的關系,與版式、網格結構、字號相宜。
左對齊:連字符減少行長度不同造成的視覺上的不規則。
右對齊:要求眼睛在行與行之間搜索起點,產生閱讀困難。
居中對齊:很少在正文中使用,同右對齊一樣,閱讀障礙。
兩端對齊:詞間距變化,要求排版技術。
逐漸居中:今天很少使用
分散對齊:很少使用。
水平空間:
六個要素:行寬、每行字符數、詞間距、鉛字寬度、字距、字距調整
數字排版運用Quark XPress軟件,字體2磅—720磅
垂直空間
適當的行間距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在許多例子中,設計者選擇采用帶有不同行間距的幾種尺寸的字體,采用逐漸增加的基線,和諧的設計。如,10磅的字體和2磅行間距的基線是12磅賣;另外一欄采用7磅字體和1磅的行間距,就有8磅的基線。如果兩欄在頁面上以同樣的高度開始,每欄的第三行都要具有同樣基線。
7
三種字號系統:
狄多點制(Didot Points)--歐洲
英美點制(Anglo-American points)
Adobe Apple點制
數字排版軟件使設計者們可以使用任何一種度量單位。
如何決定字號?
讀者群、材料質地、圖書內容、目的和版式
成年讀者的小說字體一般在8.5磅到10磅。
網上可供選擇的字體的發展速度不斷在增加。許多字體設計者組成設計部落,跨越國家和地域之隔。
8
本書在101P提供了圖書從裝訂到結尾索引的基本結構圖解。(推薦)
在本章中,作者提供了眾多的樣品,闡釋了,設計沒有定律,但整齊、規律是和諧的基礎。
涉及到的要素包括:
目錄—條目與頁碼誰在先,效果不同
頁碼—不拘一格
章節序言—一般放在右頁
注釋—一圖一注、順時針標注數字的采用、左頁說明右頁圖、指引線視圖片標注情況選擇,不要線條毀了圖片。指引線用于連接標簽和具體內容,不需要箭頭。
腳注在頁面底部,肩注在頁面空白位置。
資料注釋 引用的是相關想法的來源,不是直接引用。一般在上角印刷,如果是數字,則按照每章重新編號。
原始參考資料可以作為尾注(放在頁面底部)、每章的最后、圖書的最后。
術語表通常在圖書最后出現。帶有大量術語的科學圖書采取按每章的相關性分組排列術語的方式。
索引 圖像按標題索引,許多索引值作者、設計者也將圖片索引,使讀者更快找到插圖位置。
9
柱圖(數字量比較)、餅圖(整體比例)、線圖(穿越時間的變化,可延展)、散點圖(密度和頻率)、
視覺化表現時間(P118的三張圖很有創意)
視覺化呈現區域在二維平面上作出三維圖像效果,需要運用投影(光源)。投影種類、投影圖繪制方法很多。
表示關系的圖表:
維恩圖(Venn)集與集—表達型號間共有特性和差異特性時候可使用
樹形圖—族譜、目錄菜單、闡述分析思維
線性圖—地鐵圖。表示節點關系,常使用彩色編碼
二維平面表示三維:
平剖圖—顯示正視圖、側視圖、平面圖
軸側投影—在一幅圖上呈現物體三個面。每個物體呈現一定角度的傾斜。
爆炸圖—分解顯示所有零件,要按軸線放置。提供標注。
透視圖—近大遠小。如運用在設備機架安裝時候,各角螺釘的入釘位置,雖然只有一個觀察角,但圖示你能看到所有背部的螺釘。
序列圖:解釋步驟經過仔細的設計和思考,即使沒有文字說明,圖標也可以作出清晰的解釋。尤其是銷售到不同國家的手冊來說非常有用,因為這樣就避免了翻譯的需要。
經典案例:HP打印機手冊
其余圖片案例點評:
所有圖片同一個視角、或精心挑選最佳視角、等比例
顏色純凈,手握(重點)部分呈現強調色彩,其余統一單色
圖注數字順序、或移動指示
揭示隱藏信息的圖表:剖面圖、示意圖
表格和矩陣設計者應該考慮圖表是怎樣閱讀的。網格支持數據來增強可讀性。如果兩個元素按照相同比重對待,通常會導致有很多線條的表格有失明確。有色背景可以用來加強行。
10
排版的兩個重要部分是文字和圖像,前者按照閱讀順序來安排,后者則結合制圖考慮。
準備排版內容:文本和圖像文件QuarkXPress、Indesign、Pagemaker
組織形式:內容序列顯示文圖位置放入模板,設置各模塊的頁碼用量。
腳本圖:適合的文字和圖片畫出臨時排版細節。
文字的排版設計隱形,順暢閱讀。
在這一章中,很多靈活的設計并不依靠獨立的理論,建議你仔細翻閱其中的排版案例,體會文字與圖像、思想的結合創意。
排版方法:以文字為主的書連續文字排版---小說參考書---強調視覺層次、入口清晰、兩欄圖像配合---圖像放在參考文字下、單頁多重敘述---邊注、同正文不同寬度的欄、在閱讀周圍的慣性位置在欄和行中使用圖像---欄中容易各欄圖像上下錯位,整體混亂,行中插圖更整齊,占據空間大多語言出版---完全新設計、一頁兩種語言、圖像在相同位置翻譯內容采用黑色印版)
排版方法:以圖為主的書現代主義網格---正式化規則)-文字襯托---寫真集,各圖片大小、剪裁、順序影響著視覺動態掛圖跨頁---不反映閱讀次序,掛圖從中間對折。白邊、基線、頁碼位置有嚴格限制連環漫畫和小說---排版有插圖畫者決定,對白框包含在圖像框內框的使用---全畫面設置,攝影類提供正規結構完全出血圖像---打破網格到達頁面邊緣的圖像--出血,如果占據整個頁面—完全出血。經常與有大量白色空白的頁面來形成對比。
排版方法:基于照片的頁面排版插頁、折疊插頁展示照片全景。按照你自己的規則工作。抽象派美術元素組合創造了層次,傳達出深度的概念。控制頁面明度,圖像和文字可以被覆蓋。如果采用透背,紙張必須足夠薄。
其它類型舉例:劇本、視覺文化圖書、兒童插圖圖書、攝影作品圖書
11
請查閱P161封面、書脊、封底、勒口、ISBN、條形碼的構成元素、印刷要求。
當我們通過書脊顏色、設計就能夠從書架中找到我們需要的圖書時,可以說是一種難言的喜悅。
封面、封底、書脊作為整體結合使用。封面 在問好,封底在道別。每本書后面的內容簡介可以吸引讀者購買,其作用僅次于圖書標題。具有提升品牌的營銷作用。
設計方法:寫實法—標題印刷、寫實攝影、書中一組典型圖片概念化—諷喻、雙關等實現圖像文字的有趣融合、對圖書標題進行抽象化設計、 對內容的視覺總結寫意化—結合標題制作制作藝術圖片,創造詩意朦朧,激起讀者好奇心,想象作片核心和本質。
12
現代色彩印刷術主要采用:單色、雙色、四色、六色印刷。
單色作品潘通(pantone)配色系統,中文名稱為彩通。1000種基色可用于單色、雙色作品,還可以和彩印顏色配色。該系統提供設計者輕淡柔和的真實色彩,而不只是淡色、金屬色、亮膜。由于易配色,是書籍設計者的好幫手。
雙色作品使設計者運用第二種色彩作為文字內容的一部分,或者提高插圖質量。大多數雙色作品還是采用黑色為主色,專色為輔色。
印刷效果普通印—不通過疊印、反顯直接印刷精印—使用淡色疊加文字時候,字體色要比背景色至少強30%反顯—文字或圖像是白色或比背景色要淺。有糊版危險。疊印—一種顏色印刷在另一種顏色之上。需要兩個以上的印版。簡單的疊印是在彩色背景下印刷黑色字體。色調之間存在30%以上的差別字體才可讀。疊印特別色—四色和一種選定顏色的疊加就形成了特別色,這個過程就在六色印刷中使用。(特別色由選定色、金屬色、局部印光油或封漆疊印而成)
全彩再現光原色:RGB加色法顏料原色:CMYK減色法(印刷術語,代表黑色的是k)
色彩全范圍人眼可以看到1000萬種顏色。RGB色彩范圍比CMYK范圍大很多。Pamtone配色系統以Quark XPress和InDesign程序為基礎,擴展了CMYK范圍。
網點增大—油墨越粘越有吸附性,易保持點。黑色最粘,黃色最不粘。銅版紙由于不易吸墨,擁有高清晰度值(175-200dpi)來提高鮮明度和清晰度。
稿樣濕稿樣(wet proof)--四色印刷在相應承印物上干稿樣(dry proof)--數字印刷機,通過數字復制紙張
只需要3—5套稿樣時候,干稿樣通常比濕稿樣便宜。如果需要多套,50,濕稿樣更經濟。
書貼正反面印刷了很多頁的一張紙,經過折疊后就有了正確的頁碼順序。除了每頁都分開的活頁書之外,多數書都是由書貼組成。
拼版每個書貼中間的跨頁成對出現,這樣就使得設計者可以跨越裝訂線對文本進行設計。
13
紙張有7個特性:尺寸、拈重、厚度、紋理、不透明度、紙面修飾、顏色
應當引起注意的特性還有:吸水性、ph 值、可回收部分比例
A0:841*1189、B0:1000*1414、C1:917*1297
當設計者有機會為所設計的圖書選擇紙張,紙張和樣本的大量積累是非常有用的。結合手感、主題、讀者群、印刷和裝訂流程、分析7特性,將更好的作出明智的選擇。
14
各形狀的制作講解
設計中主要是實線、虛線、粘貼點、插口位置的標示
你想玩手工嗎
15
印刷流程:
凸版印刷--油墨涂在印版或活字凸起的印文標表面,活版前身,已被平版取代。限量版圖書生產。
平版印刷—不同時期,在文、圖處理上不同。直接制版類似于打印。
凹版印刷—適合高質量要求的印刷品,如紙幣、票據。也適用于目錄、服裝雜志、包裝紙等便宜的大量產品的印刷。成本高,少采用。
絲網印刷—油墨含量高、色彩飽和度高。
16
直到19世紀,機器才成為裝訂流程的一部分。直到20世紀初,典型的圖書裝訂形式依然是手工縫制。
裝訂工序:折頁---集貼配頁---鎖線、穿孔、壓平---裁切(圓脊、起膊)---上膠----粘貼
切口設計精裝書的切口都是通過顏色、大理石紋、鑲金來修飾的。出血圖對邊緣色彩的影響是設計者考慮出血圖如何裁減。
裝飾凸浮壓印---在壓力機下形成紙張表面的圖像。素印不使用油墨。燙金---凸印技術與金箔、銀等金屬一起使用,熱度和壓力共同作用。
裝飾膜切---從紙張上切割想要的大小和洞。激光切割---成本高、速度慢,但能夠精細切割。打孔---留下很小的洞或者形狀,使其容易撕開。鉆孔---一次對很多張紙打孔。拇指索引---在工具書中使用。拇指切口是圖書切口處半圓形切口。切口貫穿全書,便于查找信息。
封面裝飾覆膜---提供避免磨損的保護。腰封和角期----腰封有時候充當內容或新版本說明,現在設計者將其作為呈現生產質量的表現手法。角期—裝訂后,也可以在封面上添加附加信息。護封---精裝書的一部分。保護封面,甚至保護天頭地腳。插頁---運輸之前,對圖書添加任何活頁信息。如,促銷資料、勘誤表。
黏插頁---手工粘貼附加插頁。如立體書,需要手工粘貼各種移動元素。
透鏡光柵圖像---變換移動的視覺效果。從不同角度繪畫和攝影,將連續的圖像分解成條,再組合成一個圖像。由塑料條三棱柱組成的透視鏡聚集在圖像表面。
裝訂材料皮質、布料、紙質紙質分為普通紙、強力紙(精裝書)、合成纖維(耐撕、較高的白度)
裝訂風格圖書館裝幀---手工完成。封面較厚。常有法式書籍槽。活面裝訂---精裝。膠裝—無線裝訂、膠粘裝訂,最快最便宜。手風琴圖書(無脊書)---封面封底的連貫性騎馬裝訂---為了防止書釘外露,通常封面會直接粘貼在最后一頁來修飾書脊。螺旋裝訂---(手冊中)書頁可以完全打開。書頁獨立,在裝訂區鉆一系列小孔,用塑料螺旋卷穿孔。活頁裝訂---(文具用品)活頁日記簿。可以隨意移動紙張,有方形或圓形孔。也用于法律文件。
塑膜采用聚乙烯或玻璃紙覆在圖書表面,將空氣擠出,進行熱封。如新書上架,為避免讀者把玩造成損害。通常書店拆開一本作為樣書來吸引讀者。